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俊涛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电信号
  • 5篇臂丛
  • 4篇生物电信号
  • 4篇外骨骼
  • 4篇健侧
  • 4篇辅助装置
  • 3篇上肢
  • 3篇神经根
  • 3篇神经移位
  • 3篇手套
  • 3篇人机
  • 3篇人机交互
  • 3篇人机交互技术
  • 3篇肌电信号
  • 3篇交互技术
  • 3篇臂丛神经
  • 2篇电生理
  • 2篇动物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传输线

机构

  • 18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23篇冯俊涛
  • 12篇沈云东
  • 11篇邱彦群
  • 11篇徐文东
  • 9篇蒋苏
  • 9篇尹华伟
  • 8篇于爱萍
  • 5篇顾玉东
  • 4篇俞仲翔
  • 4篇王涛
  • 4篇史萌
  • 3篇徐建光
  • 3篇周琳
  • 2篇王辉昊
  • 2篇张磊
  • 2篇匡勇
  • 2篇罗鹏波
  • 2篇房雷
  • 1篇华续赟
  • 1篇黄仕荣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种模式与单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体次全切术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多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与单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护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5~73岁,中位数59岁;病程6~72个月,中位数39个月。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疼痛、无力,下肢脚踩棉花感,站立行走不稳,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进行多种模式的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模式监测。结果:术中8例体感诱发电位波幅监测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出血,放置止血棉过多,导致脊髓受压而出现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异常,及时去除止血棉后恢复正常;3例因收缩压下降导致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出现异常,由收缩压升高纠正。12例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波幅出现异常,9例因术中误触神经根引起,及时调整位置后恢复正常;3例因术中吸入肌松剂干扰引起。11例肌电图波形异常,其中9例经调整手术操作后能恢复正常波形,2例经短暂观察后自行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术后运动诱发电位波形好转(P<0.05)。术后2例出现脑脊液漏,术后7 d后自行愈合,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神经并发症。结论:在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行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内固定术中进行多种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实时了解脊髓和神经功能状态,明显降低术中损伤脊髓、神经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周琳张浩张磊冯俊涛蔡雨卫匡勇
关键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神经电生理监测肌电描记术
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修复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大鼠在体实验,观察健侧颈,神经根移位修复下干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三组:A组,健侧颈。神经根移位修复下干组;B组,对照组;C组,未修复组。术后通过电生理检查、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查、肌肉横截面积、肌肉湿重和运动终板形态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术后24周,在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神经纤维的平均直径、N率(N Ratio),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尺神经,神经纤维总数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正中神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电生理检测提示,尺侧腕屈肌波幅及潜伏期,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浅屈肌波幅A组小于B组,潜伏期A组长于B组(P〈0.05)。肌肉湿重,尺侧腕屈肌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重于C组;指浅屈肌A组轻于B组(P〈0.05),但重于C组(P〈0.05)。尺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的横截面积,A组均小于B组(P〈0.05),大于C组(P〈0.05)。光镜下A、B组的尺侧腕屈肌及指浅屈肌的肌节和肌丝排列整齐,未见断裂、崩解现象。结论健侧颈,神经根移位修复下干是可行的,就神经和肌肉的组织学、电生理的恢复而言是有效的。
冯俊涛王涛
关键词:臂丛神经移位健侧颈7
四肢冰袋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肢冰袋固定套,包括:第一弹性套和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与所述第二弹性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套小于所述第二弹性套,所述第一弹性套及所述第二弹性套上均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冰袋插槽。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于...
陈羽匡勇郑昱新徐盛明顾新丰张磊俞仲翔房雷周琳冯俊涛沈孜良蔡雨卫王聪王树强史萌
文献传递
健侧颈7移位术治疗中枢性偏瘫患者感觉皮层重塑分析
[目的]分析健侧颈7 移位术治疗中枢性偏瘫患者感觉皮层重塑规律。[方法]通过功能磁共振任务态方法,分析在健侧颈7 移位术后,中枢损伤后上肢偏瘫患者的感觉皮层发生的功能重塑模式。[结果]健侧颈7 移位术后,移位的颈7 神经...
冯俊涛
关键词:脑功能重塑中枢性偏瘫
基于脑可塑的动作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基于脑可塑的动作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将信号传感器布置在使用者身体上,利用所述信号传输线将生物电信号传输到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对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产生的驱动力传输到手部外骨骼...
尹华伟于爱萍吴洋春徐文东沈云东邱彦群蒋苏冯俊涛李铁
腰痛穴动留针一针灵对重症急性腰扭伤的即时疗效——基于800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重症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门诊确诊急性腰扭伤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腰痛穴动留针强刺激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为(1.6±1.4)分低于治疗前的(8.8±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痊愈536例(67%),显效160例(20%),有效72例(9%),无效32例(4%),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腰痛穴动留针法强刺激治疗可即时解除患者腰部疼痛症状,并随之恢复腰椎活动功能,疗效确切显著,且具有简便可靠、成本低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仕荣陈羽王聪冯俊涛史萌蔡雨卫房磊王辉昊俞仲翔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腰痛穴强刺激中医药适宜技术
尖顶距与股距尖顶距对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Asian type proximal femoral nail,A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不同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和股距尖顶距(calcar referenced tip-apex distance,Cal-TAD)患者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上述两种概念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APFN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8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即刻X线片测量TAD和Cal-TAD,并根据测量结果将其分别分为<25 mm及≥25 mm两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及AO分型;患者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螺旋刀片轴向移动、股骨颈内翻塌陷或螺旋刀片向上切出、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患者中TAD<25 mm 119例、≥25 mm 69例,Cal-TAD<25 mm 142例、≥25 mm 46例。TAD<25 mm、≥25 mm组间以及Cal-TAD<25 mm、≥25 mm组间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及AO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TAD<25 mm组6例(5.04%)、≥25 mm组10例(14.49%)发生并发症,Cal-TAD<25 mm组1例(0.70%)、≥25 mm组15例(32.61%)发生并发症;不同TAD患者间、不同Cal-TAD患者间,以及TAD<25 mm与Cal-TAD<25 mm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TAD或Cal-TAD控制在25 mm以内均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Cal-TAD对于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更大。
蔡雨卫冯俊涛陈羽史萌俞仲翔房雷周琳徐盛明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基于脑可塑的外骨骼手部动作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基于脑可塑的外骨骼手部动作辅助装置,将信号传感器布置在使用者身体上,利用所述信号传输线将生物电信号传输到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对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产生的驱动力传输到手部外骨...
尹华伟于爱萍吴洋春徐文东沈云东邱彦群蒋苏冯俊涛李铁
文献传递
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大脑重塑规律及新技术转化研发和应用
徐文东顾玉东徐建光董震徐雷沈云东郑谋雄华续赟邱彦群冯俊涛
臂丛神经损伤可造成一侧上肢完全瘫痪,是致残率最高的周围神经损伤之 一。目前的治疗水平重建了“会动的手”,但要重建“灵巧有用的手”仍是世界难题。原有对臂丛损伤修复的研究是基于“脊髓→神经干→靶器官”的体系,忽略了对这一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基于脑可塑的动作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基于脑可塑的动作辅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将信号传感器布置在使用者身体上,利用所述信号传输线将生物电信号传输到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对生物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产生的驱动力传输到手部外骨骼...
尹华伟于爱萍吴洋春徐文东沈云东邱彦群蒋苏冯俊涛李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