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卫国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经管系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儒道人学思想辨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其所不同的是,孔子儒家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性的自由自觉,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以礼乐文化的合理性为基础,以“仁”为价值中心,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途径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以“返璞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二者之间的异质互补,为实现人性自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 余卫国
- 关键词:克己复礼返璞归真人学
- 西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建构和路径选择被引量:4
- 2003年
- 跨越式发展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在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和生产力的跨越、管理和制度的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速度和效益的并进 ,不平衡推进和超常规增长 ,最终实现经济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努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的必然选择。积极推进区域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 ,构建西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动力系统 ,既是西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西部地区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在路径选择上必须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发挥后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得益彰 ,从而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 余卫国
- 关键词:西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 先秦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被引量:6
- 2004年
- 自然和人为的关系问题,既是先秦儒家和道家讨论的中心论题,也是现代生态哲学的首要问题。儒家以仁为本,推己及人、成己成物,明确提出了仁民爱物、厚德载物,取物以时、取物不尽和养备动时、强本节用的生态伦理思想。而道家则师法自然,主张返朴归真,不为物役,明确提出了主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和知常曰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生态伦理思想。相比之下,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更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 余卫国
- 关键词:儒家道家生态伦理
- 自然、人文和科学的统一——论中国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和精神特质被引量:2
- 2004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学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统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 余卫国
- 关键词:文化模式精神特质
- 自然、人文和科学的统一——论中国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和精神特质
- 2004年
-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家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承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 余卫国
- 关键词:文化模式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