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碧竹

作品数:66 被引量:76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6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盆地
  • 28篇塔里木盆地
  • 11篇油气
  • 7篇勘探
  • 7篇不整合
  • 6篇新元古代
  • 6篇元古代
  • 6篇结构构造
  • 6篇古地理
  • 5篇地质
  • 5篇早古生代
  • 5篇共和盆地
  • 5篇古生代
  • 5篇干热岩
  • 5篇奥陶系
  • 5篇沉积物
  • 5篇储层
  • 4篇地层
  • 4篇新生代
  • 4篇油气勘探

机构

  • 56篇中国地质科学...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9篇中国石油化工...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原石油勘探...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66篇何碧竹
  • 30篇蔡志慧
  • 15篇许志琴
  • 8篇郑孟林
  • 7篇李海兵
  • 6篇张淼
  • 5篇陈希节
  • 5篇乔秀夫
  • 5篇焦存礼
  • 4篇崔军文
  • 4篇雷敏
  • 4篇汪功怀
  • 4篇张建新
  • 4篇陈威威
  • 3篇张英利
  • 3篇曹自成
  • 3篇陈辉明
  • 3篇彭阳
  • 3篇吕延仓
  • 3篇郭宪璞

传媒

  • 20篇岩石学报
  • 7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地球学报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第五届构造地...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当代石油石化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5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诸城断陷白垩系古地震记录及其对恐龙化石埋藏的约束
在中国东部胶莱盆地诸城断陷白垩系发现了多种类型的、脆性或塑性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下白垩统中发现的软沉积变形构造主要为波状褶皱、卷曲变形和震积不整合、底劈、液化角砾岩等,多为浅湖相的细粒沉积物在挤压构造作用下形成;而上白垩统...
何碧竹乔秀夫田洪水
关键词:恐龙化石二叠纪
也门石油工业及勘探开发前景被引量:6
2001年
介绍了也门的地质概况 ;认为也门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 ,石油工业起步晚、发展快 ,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低 ,勘探领域广 ;提出在也门政府采取的对外开放的石油政策下 ,中国石油。
吕延仓何碧竹张孝义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石油工业能源结构
塔中地区奥陶系加里东中期Ⅰ幕古岩溶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塔里木盆地加里东中期I幕构造运动形成了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古岩溶。该期古岩溶形成于中奥陶世,岩溶发育强度相对较小,岩石物性较差,而分布范围较大;岩溶具有垂向分带、横向似层状分布特征。加里东中期的古地貌、古气候、沉积相带、层序界面、古断裂是控制该期古岩溶发育的主要因素;利用上述指标预测了塔中奥陶系加里东中期Ⅰ幕古岩溶发育的有利区带。
焦存礼何碧竹邢秀娟刘士林
关键词:风化壳岩溶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原探区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分析
塔里木盆地中原探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中部,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古生界是主要勘探目的层,继承性圈闭、油源断层、古岩溶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探区勘探潜力较大,具有古岩溶、异常体和低幅度构造三大勘探领域。
焦存礼何碧竹王保才李洪波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成藏期
西藏安多地区早古生代及中生代造山记录:来自安多微陆块-南羌塘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安多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为拉萨地体、羌塘地体及安多微陆块的结合部位,是研究拉萨地体、羌塘地体起源以及特提斯造山过程的关键位置。我们对采自安多地区的前中生代基底岩石及侏罗系沉积岩样品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多花岗片麻岩中锆石同时记录了510~505Ma岩浆年龄以及187Ma变质年龄;187Ma的变质锆石与510~505Ma的岩浆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1.7~1.5Ga),表明寒武纪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古老地壳重熔。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安多微陆块石英岩具有498~484Ma、800~1000Ma和1800~1950Ma的年龄峰值,与南羌塘地体及特提斯喜马拉雅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相似,表明其在早古生代时位于冈瓦纳大陆北部印度陆块边缘。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中侏罗世砂岩及钙质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182~171Ma、450~600Ma、800~1000Ma、1800~1950Ma及2400~2600Ma的年龄峰值,这种年龄分布特征与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相似,而与拉萨地体不同,说明南羌塘坳陷东南部下-中侏罗统物源主要来自安多微陆块及南羌塘地体,在早-中侏罗世时安多微陆块与南羌塘地体已经发生了碰撞造山。
贠晓瑞蔡志慧何碧竹郑孟林焦存礼彭阳刘若涵
关键词:U-PB定年HF同位素
中非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被引量:15
2001年
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是一个在中非走滑断裂带控制下发育而成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湖盆。自早白垩世至第四纪发育了 3个各具特点的沉积旋回 ,早白垩世沉积的AG组湖相富含有机质的泥岩、页岩分布广泛 ,评价为好—极好烃源岩 ;早白垩世后期至晚白垩世发育了多套储盖组合 ;该凹陷构造格局简明 ,自南而北表现出“东断西超”→“不对称地堑”→“西断东超”的变化特点 ,发育有 5个二级构造带 (南部断阶带、南部次凹、中部构造带、北部次凹及北部断阶带 ) ;构造圈闭发育 ,以滚动背斜及断鼻为主 ,且成带分布 ,形成了 4个主要的成藏模式 ;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背景及良好的勘探前景 ,预测 3~ 5a内在福拉凹陷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1 .1× 1 0 8~ 1 .7× 1 0 8t,可建成年产原油 3 0 0×10 4~ 5 0 0× 1 0 4t的生产能力。图 5参
吕延仓何碧竹王秀林汪望泉
关键词:油气勘探前景石油地质特征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早中志留世震积岩--高分辨构造事件的记录被引量:6
2016年
在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与满加尔坳陷结合部——顺托果勒地区的深钻井岩心中,发现了大量早中志留世软沉积变形构造。其中主要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触变底劈构造、触变楔、负载构造、球-枕构造和复合混插构造等。通过系统地观察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岩石组成、构造形貌及样式、垂向分布的循环性、横向分布的延展性、沉积环境及与古活动断裂的关系,确定其为震积岩。结合该区断裂早中志留世的发育特征,推测发震断裂主要可能是塔中隆起与满加尔坳陷结合部的北东向走滑逆冲断裂以及北西向剪切拉张断裂。在早志留世柯坪塔格组沉积时约4 Ma中最少发生了26次古地震事件(震级M>5)。这些古地震记录不仅反映了研究区志留纪构造的活动性,也是弥补主构造运动中高频次构造事件脉动性、循环性的重要证据,为重建中古生代的古构造提供新的线索。
余卓颖何碧竹乔秀夫焦存礼曹自成王珍陈威威刘士林邱华标岳信东
关键词:震积岩塔里木盆地
共和盆地东北部新生代沉积物源及其地质意义
2023年
共和盆地处于秦岭、祁连、昆仑造山系相互叠置的关键区域,盆地及周缘造山带记录的构造、岩浆、变质、沉积作用事件复杂多样,是研究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沉积演化的关键位置。本文以多口钻井的岩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共和盆地东北部进行了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砂岩组分和重矿物分析,明确了共和凹陷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地层发育格架、沉积相类型、沉积物源及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共和凹陷新生代砂岩具有200~300Ma、400~500Ma、750~1000Ma、1800~2000Ma以及2400~2550Ma的年龄峰值,且主要集中在200~300Ma和400~500Ma,表明三叠纪的侵入岩及浅变质岩是其主要物源。砂岩组分和重矿物分析结果记录到共和盆地东北部在咸水河组和临夏组沉积之间发生过一次构造环境转变,其时共和凹陷的沉积物源发生变化,来自青海南山的物质供给增加。共和盆地东北部共和凹陷新生代沉积物在西宁组-咸水河组沉积时物源方向为NEE方向,而在临夏组沉积时物源方向为NNE方向。青海南山的隆起主要发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分隔了青海湖盆地与共和盆地。
贠晓瑞何碧竹蔡志慧蔡志慧张盛生刘若涵郑孟林郑孟林
关键词:共和盆地锆石U-PB物源分析构造-沉积演化新生代
中原─Ⅰ型综合地震解释系统的推广应用
1995年
中原-Ⅰ型综合地震解释系统能满足复杂断块油藏中地震、测井资料的精细解释,可发现识别小断层、小断块、小幅度构造,能预测油层横向变化、控制构造面积、确定钻井部署、提高勘探开发效果。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功能齐全、准确和操作方便、灵活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程秀申何碧竹杨建礼
关键词:地震解释人机联作数据管理测井解释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古地震事件与恐龙化石埋藏被引量:19
2011年
在山东诸城库沟、龙骨涧、西见屯集群恐龙化石埋藏层——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与红土崖组中,发现存在脆性、塑性及液化等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挤入构造(火焰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脉状构造、混插沉积构造及地震断裂等典型的粗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古地震记录。多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未变形沉积层间互出现,反映晚白垩世诸城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具有多期性、间歇性及活动能量强—弱转换的脉动性。泥石流、洪泛平原沉积层中埋藏了大规模、顺层分布的恐龙(鸭嘴龙)骨骼化石,其中砂砾岩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缘下白垩统的莱阳组和青山组。多层的古地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之间夹持着恐龙化石埋藏层,可能与盆地南缘诱发泥石流、埋藏大规模恐龙骨骼的突发性、强能量地震事件有关。
何碧竹乔秀夫田洪水陈树清张艳霞
关键词:上白垩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