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江南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湘东北
  • 1篇岩带
  • 1篇岩石
  • 1篇岩石化学
  • 1篇岩套
  • 1篇岩体
  • 1篇应变速率
  • 1篇杂岩
  • 1篇造山作用
  • 1篇蛇绿混杂岩
  • 1篇蛇绿混杂岩带
  • 1篇蛇绿岩
  • 1篇蛇绿岩套
  • 1篇前寒武纪
  • 1篇前寒武纪地质
  • 1篇前寒武纪基底
  • 1篇流变学
  • 1篇绿岩
  • 1篇矿物
  • 1篇矿物成分

机构

  • 4篇湖南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湖南省地质矿...

作者

  • 4篇贾宝华
  • 4篇何江南
  • 3篇唐晓珊
  • 3篇彭和求
  • 2篇郭乐群
  • 1篇陈俊
  • 1篇陈辉明
  • 1篇郑基俭
  • 1篇伍光英
  • 1篇李金冬

传媒

  • 2篇现代地质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湘东北前寒武纪地质与成矿
贾宝华彭和求唐晓珊何江南郑基俭
该项目首次发现并确认了湖南存在的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提高了该区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研究程度,揭示了造山带核部复杂的地壳结构,在华南基底构造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而且首次发现了浏阳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使扬子与华夏两地块...
关键词:
关键词:湘东北前寒武纪基底成矿系统
湘东北连云山杂岩流变学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出露于湘东北九岭—幕阜山岭之中的连云山杂岩属于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岩系。利用野外构造解析、岩组、石英分形理论等手段, 对湘东北连云山杂岩的变形表象和变形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 连云山杂岩至少遭受了早期韧性剪切和晚期韧性再造两个阶段, 石英塑性流变以菱面滑移系的作用为主; 从早期构造片(麻) 岩到晚期韧性再造形成条纹条带状混合岩, 其应变速率从早期的中应变速率(10-8. 8s-1 ) 到晚期的低应变速率(10-12s-1 ) 是逐渐降低的; 岩石的塑性流动变形机制不仅反映了角闪岩相的中、上地壳形成环境, 而且表明“雪峰古陆”基底中更深层次的物质尚未抬升出来。
李金冬彭和求贾宝华陈俊郭乐群何江南唐晓珊
关键词:流变学应变速率湘东北
湘东北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0
2004年
在湘东北文家市首次识别出蛇绿岩套残片 ,它由变沉积岩、变玄武岩、变辉绿岩、变辉长岩、变辉石岩类及变硅质岩组成。综合其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 ,提出文家市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有限小洋盆的构造环境。文家市蛇绿混杂岩带、前陆盆地、磨拉石建造和“S”型花岗岩等构造岩石组合记录了碰撞造山的全过程 ,证实了江南雪峰古陆属元古宙造山带。这一发现为华南前寒武纪的大地构造格架和地壳演化提供了依据 ,同时该地区也将成为研究早期华南大陆地壳演化———武陵运动的关键地带。
贾宝华彭和求唐晓珊何江南郭乐群
关键词:湘东北蛇绿岩套
湘东北长三背花岗岩体成因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长三背花岗岩的矿物成分、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等特征表明其源岩属壳源型 ;其侵位构造环境属于大陆碰撞亚型 ,是陆陆碰撞造山作用造就的陆壳改造系列花岗岩类。岩浆的演变机制主要是残余体分离作用 ;其侵位方式是沿右行剪切带强烈楔入式侵位。
伍光英陈辉明贾宝华何江南
关键词:花岗岩矿物成分岩石化学造山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