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晶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的短期红色美学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临床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 :比较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的短期红色美学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美学区单颗牙种植的患者共114例,分为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上部结构修复完成后随访1年,测量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修复完成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部结构修复完成1年后114颗种植体均稳固,即刻种植组在修复完成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36±0.39) mm,显著小于延期种植组(0.79±0.67mm)(P<0.001);2组在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PE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修复对2组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PES得分,以及修复完成1年后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翻瓣术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PES得分分别为9.58±1.67和11.58±1.57,修复完成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25±0.22) mm;而翻瓣术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PES得分分别为7.11±1.45和9.96±1.56,修复完成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0.43±0.47)mm,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A和DAE表面处理方法对PES和边缘骨吸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植骨手术对修复完成当天和1年后的PES均有不利影响(P<0.05)。结论:美学区即刻种植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速度小于延期种植,有利于延长种植体寿命。不翻瓣术提高了修复后的美观度,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不翻瓣即刻种植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谢艳婷江鹭鹭何晶邓春富赵宝红
- 关键词:延期种植
- 不同铜含量的钛铜合金对成骨细胞黏附与迁移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铜含量的钛铜合金对成骨细胞黏附与迁移的影响,找到有利于成骨细胞黏附与迁移的最优含铜质量分数。方法制备含铜质量分数分别为2%、5%和10%的钛铜合金样片,分别命名为Ti-2wt%Cu、Ti-5wt%Cu和Ti-10wt%Cu 3组,以不含铜的纯钛材料样片作为对照,命名为Ti组。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接种于置有各组样片的24孔培养板中进行培养。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观测与分析:(1)成骨细胞的形态学观察:表面形貌观察、细胞骨架观察。(2)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3)细胞划痕实验法分析细胞的迁移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细胞接种6 h与24 h后,Ti-5wt%Cu和Ti-10wt%Cu两组表现出更快速、更充分的细胞黏附与铺展,但Ti-5wt%Cu组表现更为明显;鬼笔环肽染色观察显示:细胞接种2 h后,仅Ti-10wt%Cu组可见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丝,4 h和24 h后Ti-5wt%Cu组细胞铺展面积最大。(2)MTT法结果显示: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增殖数量增多,即Ti-10wt%Cu组>Ti-5wt%Cu组>Ti-2wt%Cu组>Ti组,且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时,Ti-10wt%Cu与Ti-5wt%Cu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细胞划痕24及48 h后,划痕平均宽度为Ti组>Ti-2wt%Cu组>Ti-10wt%Cu组>Ti-5wt%Cu组,且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检测的铜含量范围内,含铜质量分数5%对成骨细胞的黏附、细胞骨架的形成与细胞迁移的促进作用最佳。
- 李悦张燕婷何晶马凯王敏雅李胜义邓春富张二林赵宝红
- 关键词:成骨细胞细胞形态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一种小鼠口腔手术的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口腔手术的固定装置,包括手术床和固定舱,手术床内部设置有轴承,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左侧转动安装有加热板,手术床底部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上端接触有加热板;手术...
- 何晶李振宁赵宝红赵奕楠何志义
- 文献传递
- 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术、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并同期种植手术方案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评价牙槽嵴唇(颊)鄂(舌)向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术及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并同期种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4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的患者24例,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术,植入54枚种植体后同期植入骨粉,行GBR技术,术后4~6个月内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将54枚种植体按不同植入部位分为上颌前牙区、上颌后牙区、下颌前牙区及下颌后牙区4组,通过临床检查、X线片及锥形束CT(CBCT)等观察比较4组种植体手术前后及术后半年牙槽骨宽度的变化,修复后6个月及1年的骨高度变化等。结果种植手术当天至修复后1年的临床随访检查显示,无种植体松动,全部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存留率100%。种植术后牙槽骨宽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宽度在术后与术后半年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比较4组植入部位的骨宽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个月及1年,比较4组植入部位的骨高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槽嵴唇(颊)鄂(舌)向宽度不足的患者,联合应用骨劈开、骨挤压术和GBR技术并同期种植,可增加骨量,达到牙槽嵴宽度的水平扩增。不同种植部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
- 李悦张燕婷何晶江鹭鹭邓春富张翀尚德浩王丹宁赵宝红
- 关键词:骨劈开引导骨组织再生
- 上颌窦术后填塞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颌窦术后填塞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体以及气囊;其中,气囊设置在引流主体的外壁上;引流主体内开设有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口与气囊相连通,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口用于连...
- 李振宁何晶孙长伏李俊林何志义
- 文献传递
- 种植体失败位点再种植的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评估种植体失败位点再种植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间就诊的失败位点再种植的患者共12例(15颗种植体),统计再植人种植体的存留情况,收集并分析影响再植入种植体存留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首次失败位点再植入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33.5±15.4)个月]。再种植时选择的平均种植体直径为(4.5±0.6)mm,大于首次种植时的(4.1±0.7)mm(P<0.05)。首次植入种植体的平均存留时间为(12.9±15.9)个月,从种植体脱落到再种植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8±4.4)个月。患者自身因素、种植体因素以及手术、修复治疗因素并未对失败位点再植入种植体的存留产生影响。结论:种植失败位点可考虑再种植治疗的修复方案,种植医师对取得满意的种植体存留率应具有足够信心。
- 何晶商亚微邓春富尚德浩张翀王丹宁赵宝红
- 关键词:种植义齿
- 应用不翻瓣技术行口腔种植短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并评价微创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手术中的短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不翻瓣种植手术的患者25例(31枚种植体)作为未翻瓣组,同期接受经典翻瓣种植手术的患者25例(4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记录并分析两组病例在手术当天及复诊时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肿痛不适时间、种植体脱落情况、种植体周围炎与骨吸收水平、牙龈乳头高度等。结果未翻瓣组中有1枚种植体脱落,对照组中无种植体脱落;未翻瓣组病例术后1年的骨吸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牙龈乳头指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翻瓣组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肿痛不适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不翻瓣手术可大大节省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反应,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 何晶商亚微陈楚雯邓春富尚德浩张翀王丹宁赵宝红
- 关键词:口腔种植微创外科
- 骨密度影响种植体存留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骨密度是影响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通过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骨结合过程而影响着种植体的远期存留率。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骨密度位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种植体存留率。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围绕骨密度影响种植体存留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 何晶赵宝红
- 关键词:种植义齿骨密度
-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法制备不同锌含量的钙磷活性涂层与抗菌性能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不同锌含量的钙磷活性涂层,比较纯钛表面不同锌含量活性涂层的理化性能差异及其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Pg)及伴放线放线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Aa)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的电解液中,每组各加入0.08 mol/L钙和0.06 mol/L磷,再分别向各组加入0.01、0.03、0.05 mol/L锌处理纯钛片,制成低、中、高3种不同锌含量的钙磷活性涂层,以不加锌组作为对照组。利用电子万能测试机检测涂层与钛基底的结合力,扫描电镜(SEM)观察钛片表面形貌,X线衍射(XRD)分析材料表面晶相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材料表面化学组成及元素成分。材料表面培养Pg和Aa后,应用扫描电镜和贴膜法评价锌含量与抗菌性能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锌含量的提高,涂层的孔径及粗糙度随之增加;低锌组结晶优于高锌组;低锌组HA和Zn3P2含量较多,高锌组ZnO含量多。扫描电镜观察,随着锌含量的提高,材料表面Pg和Aa细菌数量逐渐减少,高锌组部分细菌出现裂解、坏死。通过贴膜法观察,随着锌含量的提高,材料表面Pg和Aa细菌数量逐渐减少,且4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锌含量的变化会改变涂层的理化性能。高含量锌的钙磷涂层,抗菌性能最佳。
- 王丹宁江鹭鹭张伟何晶商亚微赵宝红
- 关键词:等离子体电解氧化理化性能抗菌性
- 纯钛表面涂层(Ca+Zn)/P比值与成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纯钛表面不同(Ca+Zn)/P比值对成骨细胞(MC3T3-E1)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确定纯钛表面生物活性最佳的Ca、P、Zn含量。方法:在微弧氧化的电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a、P和5种不同浓度的Zn(0、0.01、0.03、0.04和0.06 mol/L),使Ca、P元素的摩尔比值接近羟基磷灰石的比值。在纯钛材料表面制备5种不同(Ca+Zn)/P比值的生物活性涂层,分别记为S0、S1、S2、S3和S4组。应用XPS和SEM分析样品表面的元素组成、存在形式、(Ca+Zn)/P比值以及表面形貌;应用SEM、MTT法和ALP活性测定法分析材料表面培养的MC3T3-E1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电解液中Zn浓度的增加,S0~S4组(Ca+Zn)/P比值分别为2.94、2.64、2.71、2.87和2.72,其中,在S3组时达到最大,S4组时降低。MC3T3-E1细胞在5组材料表面黏附、增殖和分化能力,依次为S3〉S4〉S2〉S1〉S0,各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的不同含量Ca、P、Zn涂层,随着(Ca+Zn)/P比值的增大,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能力随之增强。其中,(Ca+Zn)/P比值为2.87时,细胞的生物活性最佳。
- 商亚微张伟何晶王丹宁钟鸣赵宝红
- 关键词:微弧氧化钙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