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小川

作品数:49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下颌
  • 13篇颌骨
  • 13篇下颌骨
  • 11篇电穿孔
  • 11篇基因
  • 11篇骨生成
  • 11篇穿孔
  • 10篇烧伤
  • 9篇疗法
  • 9篇基因疗法
  • 8篇下颌骨牵引
  • 7篇牵张
  • 7篇细胞
  • 6篇乳头
  • 6篇内陷
  • 6篇细胞生长
  • 6篇细胞生长因子
  • 5篇乳头内陷
  • 5篇皮瓣
  • 5篇牵引成骨

机构

  • 49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9篇何小川
  • 43篇郭力
  • 36篇吴国平
  • 16篇廖毅
  • 15篇胡纯兵
  • 13篇熊爱兵
  • 9篇夏德林
  • 8篇李越钢
  • 7篇李绍兰
  • 6篇丁尔英
  • 5篇滕利
  • 5篇尹康
  • 5篇谢兴乾
  • 5篇黎德平
  • 4篇兰永树
  • 4篇周滨
  • 4篇郭杏
  • 4篇蒋晓丽
  • 4篇高志丹
  • 4篇刘震

传媒

  • 11篇中华医学美学...
  • 7篇泸州医学院学...
  • 6篇中华整形外科...
  • 4篇中国烧伤创疡...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整形再造外科...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兔下颌骨牵引区新生骨骨密度与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颌骨DO过程中牵引间隙新生骨密度与强度的影响,从而为促进下颌骨DO新骨生成,缩短牵引周期,减少并发症提供新思路.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A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O.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hBMP2;B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BMP2;C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重组质粒pIRES-hVEGF165;D组:在牵引区注射2 μg(0.1μg/μl)空质粒pIRES;E组:在牵引区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5组实验动物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1、2、4、8周行X线及QCT检查.选整个牵张间隙新生骨痂部分为兴趣区,测定骨密度.然后处死动物.取材测量牵引区新生骨的三点抗压强度.结果 A、B、C组新生骨痂密度各时相点新生骨痂密度明显高于D、E组(P〈0.01).固定2周,A组明显高于各组,但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定4周,A、B组明显高于C、D、E组(P〈0.01).固定8周A组明显高于B、c、D、E组(P〈0.01).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D、E组(P〈0.01).固定4周,A组新生骨的三点抗压强度明显高于B、C、D、E组(P〈0.01).固定8周,A组仍明显高于各组(P〈0.01),且B组也明显高于c、D、E组(P〈0.05).结论 电脉冲介导的pIRES-hVEGF165-hBMP2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使牵引区获得较满意的骨再生和骨化成熟进程,其新骨骨化、改建过程均超过对照组.提示联合应用BMP与VEGF,可能会实现成骨与血供的联合重建,并且使单一生长因子的效应放大,使骨愈合的速度加快.
吴国平黎德平胡纯兵何小川兰永树郭力
关键词:电穿孔基因疗法
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在面部凹陷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03年
熊爱兵郭力何小川
关键词: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医学美容修复外科
不同时期转染基因对牵引区新骨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电穿孔介导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能促进牵引区早期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新骨形成。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引区新骨生成的影响,探索基因导入的最佳转染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截骨及牵引器植入后,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4组,分别于造模后即刻、牵引开始时、牵引结束时在双侧牵引区注射2μg(0.1 g/L)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3组均予电穿孔刺激;单纯牵引组单纯牵引不行基因转染。各组于造模后3 d开始以0.8 mm/d、1次/d的速率进行牵引,连续牵引10 d;各组分别于固定期1,2,4,8周处死3只兔子,切取下颌牵引区新生组织行组织学检测和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和形态计量学分析发现,牵引期转染组与即刻转染组、固定期转染组、单纯牵引组比较间隙内有更多的新生血管、成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成分,各时点新生骨量与新生骨小梁宽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表明在牵引开始时(牵引期)进行基因转染较其他时间转染促进新骨生成作用明显,能够获得最佳的促进新骨生成的效果,提示牵引期是下颌骨基因治疗的最佳时机。
胡纯兵吴国平刘希兰永树何小川郭力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电穿孔基因疗法牵引成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新骨生成
陈旧性眶颧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的治疗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眶颧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整复治疗。方法: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了解眶颧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所有病例眼球内陷均得以明显改善或矫正,颧部外形明显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得以恢复,CT显示眶结构恢复良好,内直肌及下直肌位置及形态正常,视神经无受压。结论:陈旧性眶颧骨折所致晚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截骨复位、植入自体或人工材料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获得有效矫正。
吴国平何小川滕利郭力李越钢廖毅熊爱兵
关键词:眶颧骨折眼球内陷手术治疗
持续弹性外牵引对雌性小型猪乳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β1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持续弹性外牵引过程中雌性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持续弹性外牵引矫治乳头内陷的机制。方法选用3只雌性小型猪,每只各12个乳头;随机选取4个乳头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乳头安置自制弹性可调式牵拉矫治器进行持续外牵引。于牵引后第2、4、8、12周分别各切取1个空白对照组乳头和2个被牵引乳头,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不同时期bFGF和TC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牵引后各时期bFGF及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GF的阳性表达在牵引4周时达到最高水平,与12周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OF-β1的阳性表达在牵引2周时达到最高水平,同8周、12周牵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和TGF-β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持续弹性外牵引可刺激小型猪乳头组织中bFGF和TGF-β1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周滨吴国平胡纯兵何小川
关键词:乳头内陷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上睑下垂的术前评估及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提上睑肌缩短术[此改良术式与常规术式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分离提上睑肌腱膜的长度(22mm)和宽度(16mm),腱膜在睑板上固4对缝线,以增加其牢固度],共治疗上睑下垂57例68眼,其中轻度13例13眼,中度38例47眼,重度6例8眼。结果术后4~36个月随访,治愈48例59眼,欠矫9例9眼,无过矫病例。结论该提上睑肌缩短术与常规手术比较有改进,术后的睑缘高度易保持在上方角膜缘,弧度与健侧对称,不易形成眼角畸形,能较好提高矫治效果。
蒋晓丽吴国平郭力何小川徐倩
关键词:上睑下垂
四君子汤加味在防治烧伤肠源性感染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郭力刘正玉丁正郭勇熊爱兵杨燕玲蔡苗刘承荣何小川林斌廖毅李越刚
本研究用烫伤动物模型管饲中药煎剂后得出如下结论:用电镜观察发现可明显减轻烫伤对肠粘膜屏障的损害;用免疫组化等技术发现可降低血浆和肠料膜中TNF.MDA和ND含量;提高肠粘膜细胞TAP酶活性;用放射免疫技术发现可提高肠粘膜...
关键词:
关键词:四君子汤烧伤肠源性感染
手背深度烧伤早期修复与其功能效果的评价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价手背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后的疗效。方法:于1984-01/2005-12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手背深度烧伤患者307例586只手为观察对象,诊断明确后立即行焦痂切开减张术,油纱或抗生素纱布填塞包扎,其余创面行暴露疗法,并进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治疗,分析伤后手术时间(≤10d和>10d)与术后近期疗效关系、烧伤面积(≤30%,31%~70%,≥71%)与术后近期疗效关系、术后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的对比。结果:纳入患者30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10d内手术者优良率高于伤后>10d手术者(分别为94.6%,80.4%,P<0.05)。②烧伤面积≤30%患者术后近期优良率显著高于烧伤面积31%~70%和烧伤面积≥71%患者(分别为96.1%,90%,83.8%,P<0.001);烧伤面积31%~70%患者术后近期优良率也显著高于烧伤面积≥71%患者(P<0.05)。③术后近期疗效与随访远期疗效均优者占76.5%(140只手),均良者为60.7%(17只手),均差者为73.3%(11只手),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结论:手背深度烧伤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有助于患手功能恢复和重建,烧伤面积越大术后指导性功能锻炼对手功能恢复更重要。
熊爱兵郭力廖毅李越钢何小川郭杏夏德林吴国平
关键词:烧伤修复外科手术
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和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在小腿后外侧设计岛状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 12例足与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其中创伤所致单纯软组织缺损 4例 ,慢性溃疡 5例 ,不稳定瘢痕切除创面 2例 ,电击伤创面 1例。结果 :除 1例皮瓣远端坏死外 ,其余全部成活 ,随访 6月~ 4年效果满意。结论 :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丰富 ,不损伤主要动静脉 ,供皮面积大 ,蒂长转移方便 ,操作简便易行 ,成功率高 。
吴国平滕利夏德林何小川郭力熊爱兵
关键词:岛状筋膜皮瓣缺损
改良真皮帽双环法巨乳缩小整形术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能够保持乳房功能和形成良好外观,并发症较少的乳房缩小整形术。方法采用以乳晕头中心的双环切口,去除表皮,采用内上腺体蒂技术,切除以外上象限为主的乳腺组织,将保留的乳腺组织重新塑形。结果采用此法手术治疗13例26侧,乳房术后形态良好,无并发症,乳头乳晕感觉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获得持久的塑形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皮肤切口可以适用于各种程度乳房肥大的矫治。
蒋晓丽何小川吴国平熊爱兵李越刚廖毅郭力
关键词:巨乳巨乳缩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