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丽莎

作品数:71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会议论文
  • 1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4篇素性
  • 14篇皮肤
  • 12篇药物
  • 12篇扁平苔藓
  • 7篇痤疮
  • 7篇细胞
  • 7篇马拉色菌
  • 6篇色素性
  • 6篇球菌
  • 5篇原卟啉
  • 5篇烫伤
  • 5篇烫伤样
  • 5篇烫伤样皮肤综...
  • 5篇皮肤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5篇卟啉病
  • 5篇红细胞生成
  • 5篇红细胞生成性
  • 5篇红细胞生成性...
  • 4篇掌跖

机构

  • 59篇成都市第二人...
  • 12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71篇何丽莎
  • 62篇路永红
  • 23篇高诗燕
  • 13篇王珊珊
  • 13篇陈前明
  • 12篇章培
  • 8篇蒋存火
  • 7篇周培媚
  • 7篇吴波
  • 6篇保勇
  • 6篇卞彩云
  • 5篇尹亚非
  • 5篇蔡琦
  • 5篇李芬
  • 4篇瓦庆彪
  • 4篇吕艳
  • 2篇涂媛
  • 2篇陆玲
  • 1篇李钒
  • 1篇朱颜俊

传媒

  • 11篇中国皮肤性病...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2014全国...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2015全国...
  • 3篇2018全国...
  • 3篇2017全国...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8篇2014
  • 20篇2013
  • 6篇201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掌跖银屑病1例
报告一例发生于双掌的掌跖银屑病。患者,男,42岁。双手掌、双手虎口处及甲周反复角化性斑块、鳞屑、皲裂伴痒2年余。皮损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片,其上覆较厚的角化性鳞屑,部分剥脱,可见鲜红基底面,并有数条与皮纹方向相同的皲裂...
王珊珊高诗燕路永红何丽莎章培
文献传递
儿童寻常型天疱疮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13岁。全身反复水疱、破溃2月余。间接免疫荧光(IIF):抗天疱疮抗体强阳性(1∶1280)。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基底层上水疱形成,疱内见大量棘层松解细胞及炎性渗出,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
蒋存火何丽莎
关键词:儿童天疱疮寻常型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1例
患者女,7岁。面部、双手背褐色样瘢痕2年余。皮损组织病理面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棘层肥厚伴大量炎性渗出、结痂,部分棘细胞层空泡化变性,真皮炎症不明显,浅层水肿、变性导致部分表皮与真皮浅层分离,裂隙形成,小血管管壁明显增厚、...
何丽莎路永红蔡琦瓦庆彪
寻常痤疮与正常人皮肤微生物的对比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寻常痤疮与正常人皮肤表面微生物的差异及细菌耐药性问题,为痤疮的病原学研究及痤疮的抗生素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寻常痤疮面部皮损内容物及正常人面部皮肤表面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对培养出细菌分别进行体外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37例寻常痤疮面部皮损中细菌总检出率高于89例正常人面部皮肤。144例寻常痤疮中有137例面部皮损中分离出细菌306株(阳性率95.14%)。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102株(33.33%)、表皮葡萄球菌95株(31.05%)。96例正常人中有89例面部皮肤表面分离出223株细菌(阳性率92.71%)。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67株(30.04%)、表皮葡萄球菌44株(19.73%)。寻常痤疮及正常人皮肤表面均未分离出念珠菌;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寻常痤疮患者高于正常人,耐药率前2位为:甲硝唑,克林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寻常痤疮患者高于正常人。耐药率前5位依次为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结论寻常痤疮皮损中主要细菌是以痤疮丙酸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常见。治疗寻常痤疮时应避免使用甲硝唑、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可选择米诺环素、喹奴普汀、万古霉素、呋喃妥因。
何丽莎路永红高诗燕周培媚卞彩云蒋存火吴波陈前明王珊珊保勇吕艳尹亚非陆玲
关键词:寻常痤疮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试验
药物致色素性扁平苔藓1例
患者女,44 岁.躯干、四肢出现棕褐色斑片8 月余.8 月前患者自诉因"胃病"于外院治疗,给予"兰索拉唑、硫糖铝"等药物治疗后,先四肢近端出现红斑、风团样皮损,伴有剧烈瘙痒,无渗出糜烂,外院治疗后(具体不详)后痒感消失,...
何丽莎路永红
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较广泛、取材相对简单等优势,相关研究较多。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皮肤移植、组织修复、表皮分化、免疫调节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何丽莎路永红拓江高诗燕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分化免疫调节
单发型浅表脂肪瘤样痣1例
2013年
患者男,44岁。因右腰背部丘疹逐渐增大1年余于2012年6月12日就诊。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腰背部出现一米粒大丘疹,为肤色,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任何治疗。皮损逐渐增大,因衣物常摩擦成淡红色。既往体健,家庭成员中无类似疾病及其他遗传性疾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
陈前明何丽莎李芬李红
关键词:浅表脂肪瘤样痣
皮肤再生不良1例
报告1例皮肤再生不良,患儿女,8月。出生后即被发现左下肢皮肤缺损,分娩时无外伤史。诊断:皮肤再生不良,给予复方黄柏液、莫匹罗星软膏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外用,15天后缺损处被新生组织填充,表面光滑,略凹陷,颜色较周围正...
何丽莎路永红
文献传递
可变性红斑角化病1例
2013年
1临床资料 患者 女,11岁。全身角化性红斑、脱屑8年余。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地图状角化性红斑,
陈前明何丽莎章培李芬
关键词:地图状全身
皮肤再生不良1例
报告1例皮肤再生不良,患儿女,8月。出生后即被发现左下肢皮肤缺损,分娩时无外伤史。诊断:皮肤再生不良,给予复方黄柏液、莫匹罗星软膏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软膏外用,15天后缺损处被新生组织填充,表面光滑,略凹陷,颜色较周围正...
何丽莎路永红
关键词:皮肤再生不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