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春华

作品数:99 被引量:338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生物学
  • 18篇农业科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红豆杉
  • 25篇紫杉
  • 20篇紫杉醇
  • 13篇细胞
  • 13篇基因
  • 11篇植物
  • 11篇发酵
  • 9篇红豆杉细胞
  • 8篇发酵罐
  • 7篇脱胶
  • 7篇微生物
  • 6篇油菜
  • 6篇生物合成
  • 6篇发酵设备
  • 6篇甘草
  • 6篇甘蓝
  • 6篇甘蓝型
  • 6篇甘蓝型油菜
  • 5篇植物细胞
  • 5篇细胞培养

机构

  • 9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武汉轻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运城学院
  • 1篇陕西省杂交油...

作者

  • 99篇付春华
  • 89篇余龙江
  • 24篇栗茂腾
  • 15篇朱圆敏
  • 15篇赵春芳
  • 14篇杨英
  • 11篇金文闻
  • 11篇李丽琴
  • 7篇董艳山
  • 7篇敖明章
  • 7篇李雅丽
  • 6篇李锡文
  • 6篇张华
  • 6篇张鹏
  • 5篇李为
  • 5篇周蓬蓬
  • 4篇胡振华
  • 4篇甘露
  • 4篇刘婷婷
  • 3篇李书涛

传媒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高校生物学教...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山地农业生物...
  • 3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株芽孢杆菌在苎麻纤维复合脱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苎麻纤维细长、强韧、洁白、有光泽,被誉为"天然纤维之王",应用广泛。但其被以半纤维素和果胶为主要成分的胶质所包裹,脱胶是生产精干麻工艺的核心工序。利用单一菌株脱胶,往往因其脱胶酶系不全,存在胶质去除率低的问题,导致后期仍需要大量的碱和漂白剂处理。【目的】丰富苎麻脱胶过程中关键酶系,从而提高苎麻胶质去除率,并降低脱胶后期化学试剂的用量,推进苎麻生物脱胶的工艺应用。【方法】选用2株芽孢杆菌HG-9(高果胶酶和甘露聚糖酶)和HG-25(高木聚糖酶)建立了复合微生物脱胶技术,并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当2株菌接种量均为6%,水料比16:1,初始pH值5.9,在温度37.6°C下脱胶处理14 h时脱胶效果最佳,与菌株HG-9单独脱胶相比,脱胶时间减少2 h,胶质去除率、半纤维素去除率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提高9.32%、21.24%和17.93%,次氯酸钠用量减少20%。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形貌特征发现,混合脱胶获得的纤维表面更加平滑,无明显扭曲和损伤且纤维分散度较高。【结论】通过复合微生物协同作用,丰富脱胶过程中关键酶系,提高了苎麻纤维胶质去除率,缩短了脱胶时间,而且减少了脱胶后期漂白剂的用量,为苎麻生物脱胶工业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
王慧慧张非舒潼李攀登吴亚余天意付春华余龙江
关键词:苎麻纤维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一种芽孢杆菌及其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清洁生产天然产物领域,解决现有富含木质纤维素的天然产物生产过程中提取收率低、成本高、大量使用化学溶剂和环境污染难以治理的问题。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芽孢杆菌及其降解天然产物...
余龙江魏蜜敖明章金文闻赵春芳付春华
文献传递
AA和EPA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对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研究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ω-6系列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合成人体前列腺素、凝血噁烷以及白三烯等的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为人母乳的天然成分之一,AA对于婴儿的神经及生理的发育必不...
付春华刘建民李运涛李红甘露余龙江栗茂腾
文献传递
红豆杉离体细胞四倍体的诱导被引量:5
2008年
细胞大规模培养被认为是目前生产紫杉醇最有希望的替代途径之一,获得更高产的细胞系,可降低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紫杉醇的成本,加速其产业化进程。药用植物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具有根,茎,叶和花果的巨型性,抗逆性强,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等特性。本研究通过同步化培养和秋水仙素诱导处理,成功建立了红豆杉四倍体细胞系并且经过7个周期的继代证明了该细胞系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用浓度为750mg/L的秋水仙素处理3d可以得到稳定传代的四倍体细胞系,其四倍体细胞比例稳定在62.5%。进一步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的检测显示该四倍体细胞比对照二倍体细胞具有更高的合成紫杉醇的能力。
李丽琴付春华王圣栗茂腾余龙江
关键词:红豆杉细胞秋水仙素四倍体紫杉醇
红豆杉细胞稳定生产紫杉醇中的同步化协同诱导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同步化协同诱导可以稳定提高曼地亚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紫杉醇含量。细胞培养周期第8d的低温同步化处理可促使细胞达到最高同步化率(20.4%),而茉莉酸甲酯(MJ)的协同诱导可提高紫杉醇产量,使紫杉醇产量最高值达到54.7mg·L-1。在细胞生长周期第8d,未经低温同步化的红豆杉细胞中的关键酶基因DXR、HMGR、GGPPS和DBAT的表达量在MJ诱导24h后均迅速下降,但在低温同步化的细胞中紫杉醇表达量下降缓慢,60h后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低温同步化和MJ协同诱导的红豆杉细胞中,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高效稳定的表达可能是引起紫杉醇产量稳定提高的原因之一。
李丽琴付春华赵春芳王圣余龙江
关键词:同步化曼地亚红豆杉紫杉醇
一种生物法转化蔗渣制备的吸附重金属材料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法转化蔗渣制备的吸附重金属材料及应用,其中的生物法转化蔗渣形成的重金属吸附材料,是将甘蔗渣经微生物转化后制备得到,所述微生物用于转化甘蔗渣使其具备疏松的结构、暴露蔗渣吸附重金属基团、或增加蔗渣表面吸附...
余龙江白云杨再旺余天意付春华付芳语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被引量:39
2010年
选用油菜品种08127,采用TCA-丙酮提取方法,pH4~7胶条和改进的IEF聚焦程序,得到较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建立了一种适合甘蓝型油菜的双向电泳体系。利用其他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幼苗、叶片和茎中的蛋白检验该实验体系,都能得到较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利用该实验体系比较甘蓝型油菜幼苗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双向电泳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差异点,选取部分点成功进行了质谱分析。
甘露李殿荣臧新付春华余龙江栗茂腾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双向电泳
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系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红豆杉(Taxus)细胞内紫杉醇的含量低且不稳定,限制了利用细胞培养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产业化进程。以紫杉醇含量较高的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为试材,诱导得到了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在添加抗坏血酸(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的改良B5培养基上,15次反复继代培养后获得了高产紫杉醇的细胞系。对新建立的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系(MC)与同期诱导的东北红豆杉细胞系(NC)及实验室继代多年的中国红豆杉细胞系(SC)在细胞生长周期、紫杉醇含量和细胞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C的生长量达5.9倍,高于MC和NC的3.6和4.2倍。在初始接种量相近的情况下,MC的悬浮培养细胞在一个周期内紫杉醇产量可达9.5 mg/L,经过茉莉酸甲酯(M J)诱导后可达到41 mg/L。
杨秦李丽琴付春华余龙江
关键词:红豆杉细胞培养紫杉醇
芸薹属中几个物种碳酸酐酶活性的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检测芸薹属中几种植物的碳酸酐酶在根、茎、叶中的分布和活性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和锌元素含量的结果表明:碳酸酐酶在甘蓝型油菜的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叶中的碳酸酐酶活性最大,茎中的次之,根中的最小。不同芸薹属植物中碳酸酐酶活性的大小依序为: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芜菁>埃塞俄比亚芥。以甘蓝型油菜为例,碳酸酐酶活性的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抽薹期间的碳酸酐酶活性最高。碳酸酐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以及与锌元素含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邓秋红甘露付春华栗茂腾余龙江
关键词:芸薹属甘蓝型油菜碳酸酐酶活性净光合速率锌含量
中国红豆杉羟化酶基因TcCYP725A22的亚细胞定位及过表达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抗癌药物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羟化酶的发现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文中利用前期分析得到的1个新的中国红豆杉羟化酶基因TcCYP725A22(GenBank登录号:MF448646.1),构建了亚细胞定位载体pCAMIBA1303-TcCYP725A22-EGFP,瞬时侵染洋葱表皮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在细胞膜。进一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TcCYP725A22,经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介导转化到中国红豆杉细胞中过表达后,利用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液质联用(LC-MS)分析TcCYP725A22过表达对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瞬时转化pBI121-TcCYP725A22的红豆杉细胞中TcCYP725A22基因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pBI121空载体对照组。随着TcCYP725A22基因过表达,几个已知的紫杉醇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且细胞中各紫杉烷的含量普遍提高。这些结果说明羟化酶基因TcCYP725A22极有可能参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路径。
廖卫芳付春华刘志国缪礼鸿余龙江
关键词: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国红豆杉羟化酶亚细胞定位过表达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