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德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榫卯
  • 1篇硬木
  • 1篇折叠
  • 1篇知识图
  • 1篇知识图谱
  • 1篇中国传统家具
  • 1篇色彩心理
  • 1篇色彩心理学
  • 1篇内饰
  • 1篇内饰设计
  • 1篇漆器
  • 1篇清宫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 1篇组合结构
  • 1篇文献计量学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明式家具
  • 1篇军用

机构

  • 6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作者

  • 6篇于德华
  • 1篇乔宇
  • 1篇姚健
  • 1篇江湘芸
  • 1篇孙远波
  • 1篇乔宇

传媒

  • 2篇艺术与设计(...
  • 1篇紫禁城
  • 1篇家具与室内装...
  • 1篇收藏家
  • 1篇兵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清宫折叠、活腿桌案研究
2024年
折叠、活腿桌案,是指桌案的腿足或桌案面可折叠、活拆的活动家具。其通过独特、多变的榫卯和榫卯组合结构,可实现造型改变、尺度变换、功能转换,在清宫获得广泛的应用。在清宫统治阶级的加持之下,折叠、活腿桌案不断创新发展,演变出更多更为复杂精妙的榫卯组合,生发出更多、更有趣的新品种、新造型和新结构,承载着熠熠生辉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成果。
于德华
关键词:组合结构榫卯可折叠清宫
课程制背景下的课题制产品设计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介绍了基于"产品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群体系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的课程制背景下的课题制产品设计教学实践。针对学校课程制教学体系给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将一个学期中的一些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进行组合作为一门课,在保证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展开课程教学。
孙远波李汝偲于德华江湘芸徐悬
关键词:产品设计教学课题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明式家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明式家具设计研究的全局特征,认知当前研究热点并探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明式家具设计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以科学文献计量的方法综合运用Cite Space和VOSviewer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梳理研究脉络,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以及设计趋势进行对比论证、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明清家具、现代家具设计、榫卯结构、审美意趣、传统文化、造型、装饰纹样以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研究现状较为成熟,形成了以传统与文化、器型与工艺、传承与创新三大聚类为主的研究方向。新中式家具、审美特征、传承创新、融合、改良设计、装饰纹样以及设计美学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强调设计中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明式家具以新的活力。
姚健刘郅政易欣玥于德华
关键词:明式家具知识图谱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被引量:11
2007年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华,是中国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在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如同汉字的发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家具受力时,木制构件通过榫卯传力,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面面俱到,将板面受到的力均衡地分配给家具其它部件,使得家具保持稳定、结实。其工艺之精确,扣合之严密,间不容发,使人有天衣无缝之感。中国传统家具能够保持几百年而依然牢固,皆归功于设计巧妙的榫卯结构。
于德华
关键词: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硬木
军用车辆内饰设计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军用车辆内饰设计是军用车辆总体设计的组成部分,内饰设计的合理性、便利性和良好人机交互性有利于作战人员快捷反应、准确操控以及军用车辆的整体作战效能发挥。针对军用车辆内饰设计的特殊使用和环境要求,系统地分析了车内空间布局、色彩使用以及人机交互等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运用人因工学、色彩心理学、人机交互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方法,完成了实例设计,并分析了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针对军用车辆内饰设计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值得其他相关研究借鉴和参考。
乔宇乔宇
关键词:军用车辆内饰设计色彩心理学人机交互
明清时期中日螺钿漆器鉴别考
2023年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螺钿工艺也传播到了日本,至宋代日本螺钿工艺已相当精湛。明清时期,中日螺钿各有发展,又互相影响,以致于这一时期的不少螺钿漆器在鉴别上出现中日产地的混淆。笔者通过史料研究和实物对比研究,从胎骨、漆色漆层、构图、纹饰、锦地、功能、尺度比例、嵌铜线、撒螺钿和“千里”款识等十二个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中日螺钿漆器的异同以及相互的影响,以理清明清时期中国螺钿和日本螺钿各自的工艺和艺术特色。
于德华
关键词:明清漆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