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裴琦
- 作品数:28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动脉化疗栓塞术预防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建立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性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模型。方法 140例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分为TACE组和非TACE组(即门诊随访组),收集两组治疗方案直接医疗成本和治疗效果(复发率及无瘤生存时间),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结果 (1)40例非TACE组患者门诊总平均费用为7 121.44元/人;100例TACE组患者复发前总费用为2 8250.45元/人。(2)非TACE组和TACE组的1、2、3、4、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3)非TACE组的成本效果比为389.15元/月,TACE组为1 278.30元/月,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 560.27元/月。(4)敏感度分析中非TACE组的成本度效果比为350.84元/月,TACE组为1 215.81元/月,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 381.35元/月。结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预防肝癌术后复发,预防性TACE并不是最优方案,至少不是每个患者都应该或都适合做,在相同的效果下(复发率、无瘤生存时间)门诊随访治疗可能更经济。
- 李仕来万裴琦彭涛肖开银苏铭尚丽明徐邦浩苏智雄叶新平彭宁黎乐群
-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卫生经济学
- TNF-α -857C/T及-863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广西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857和-863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果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4例(CHB组)、HBV感染自愈者64例(SR组)、健康对照组48例,应用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检测SR和CHB患者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和-863C/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结果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857CC在CHB组、SR组、健康对照中分别为54.1%、53.1%、52.1%,-857CT分别为39.2%、40.6%、41.6%,-857TT分别为6.7%、6.3%、6.3%,各组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3CC在CHB组、SR组、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67.6%、59.4%、60.4%,-863C/A分别为20.3%、37.5%、37.5%,-863AA分别为12.2%、3.1%、2.1%,各组间分布频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健康对照组分别和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857C/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广西人群HBV感染后的结果没有关系,-863C/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西人群HBV感染后的转归有关,其中TNF-α -863AA可能不利于HBV感染的清除。
- 万裴琦吴继周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癌患者中的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和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分析,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7月-2012年7月住院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与51例家族聚集性肝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定量检测法,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对两组患者血清中HBsAg与HBV-DNA、二者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BsAg定量值分别为(2290.9±122.5)、(592.1±56.8)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中,其血清中HBsAg定量值在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值分别为(3321.3±268.9)、(777.6±93.4)IU/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阴性患者中,其血清中HBsAg定量值在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值分别为(1723.8±145.5)、(566.9±72.1)IU/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中的HBsAg定量水平在不同患者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定量值在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值分别为(5.42±1.22)、(1.09±0.42)log10拷贝/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与HBV-DNA在观察组与对照组,其均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522、0.615,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sAg定量水平要明显高于肝癌患者,且HBsAg定量水平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性。
- 万裴琦李仕来黄力毅玉艳红吴健林韦颖华吴继周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 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2009年11月、12月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主要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9%,平均年龄(18.2±9.6)岁,职业以学生为主(86.9%),汉族与壮族人口比为1.03∶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91.0%),血钾偏低(13.5%),影像学检查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70例(57.4%)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2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年龄分布在青少年,以学生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影像学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病例多为轻症,而重症病例有较高病死率。
- 郭群秀李国坚吴继周吴健林陈务卿韦颖华万裴琦宁秋悦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
- 不明原因发热10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疾病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FUO病因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FUO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确诊方法、热型、热程及病因等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FUO病例病因确诊95例(88.79%)。其病因主要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为伤寒/副伤寒16例,占确诊病例16.84%。结论感染性疾病是FUO主要病因,伤寒/副伤寒是主要的感染性疾病,大部分FUO经详细临床检查可确诊。
- 韦永孜吴继周吴健林韦颖华万裴琦
-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
- 细胞因子IL-5、IL-6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IL-6水平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广西肝癌高发区101对经配对设计的肝癌高发家族中无癌成员和无癌家族成员血清中IL-5、IL-6含量.结果:肝癌高发家族中无癌成员血清IL-5水平显著高于无癌家族成员(Z=-3.315,P=0.001),肝癌高发家族中无癌成员血清IL-6水平与无癌家族成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8,P=0.557).结论:IL-5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推测肝癌高发家族中无癌成员其免疫系统已发生微弱变化.IL-6可能在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无明显关系.
- 唐自珍吴继周吴健林韦颖华张鹭宁秋悦胡蝶飞万裴琦
- 关键词:白介素-6
- IL-18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8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08对经配对设计的肝癌高发家族和无癌家族成员外周血清IL-18的水平.结果:肝癌高发家族组中不论从总体上比较还是从性别、HBsAg感染情况、年龄上分层比较,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无癌家族成员组(P<0.05);在肝癌高发家族组中,一级亲属与二级亲属成员之间血清IL-18的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t=-2.713,P=0.032);肝癌高发家族组中随着家族中肝癌患病人数的增加,IL-18的表达水平下降(Z=-2.09,P=0.037).结论:细胞因子IL-18与肝癌家族聚集性密切相关,IL-18可能是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一个保护性因子.
- 莫金英吴继周吴健林韦颖华张鹭宁秋悦胡蝶飞万裴琦
- 关键词:细胞因子白介素-18家族聚集性肝细胞肝癌
-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热点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的相关性。方法:从广西肝癌高发及无癌家族中配对选取HBs Ag阳性成员各10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P区并测序分析。结果:BCP区突变发生在前5位的热点位点为T1762、A1764、G1775、V1753、G1803。单因素分析:HBV DNA≥105copies/m L、T1762、A1764和V1753突变均与肝癌高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HBV DNA≥105copies/m L和A1764突变是肝癌高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BV DNA水平、BCP区突变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存在相关性。
- 石仁芳吴继周万裴琦吴健林宁秋悦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基本核心启动子突变家族聚集性
- HLA—DRB1*12及相应位点下I-L4及IFN-γ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群HLA—DRB1*12基因及相应位点下IL-4及IFN-γ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取74名对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广西籍健康大学生及条件相近的64名中、强应答者,采用PCR-SSP技术检测受试者的HLA—DRB1*12等位基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1水平及IL4因子水平。结果(1)无、弱应答组的HLA-DRB1*12等位基因表达频率为10.8%,低于中、强应答组的32.8%(P=0.002);(2)无、弱应答组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7.21±7.92)ng/ml,显著低于中、强应答组(16.36±11.00)mg/ml(P=0.000);(3)无、弱应答组中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3.18±4.45)ng/ml,显著低于中、强应答组(7.76±5.71)ng/ml(P=0.ooo);(4)HLA—DRB1*12阳性组IFN-γ平均表达水平为(13.18±11.24)ng/ml,阴性组平均表达水平为(11.00±10.29)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5)HLA—DRBl}12阳性组IL4平均表达水平为(5.947±4.530)nr/ml,阴性组平均表达水平为(5.132±5.800)n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HLA-DRB1*12基因可能是促进广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相关基因;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机体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 梁惠萍吴继周吴健林韦颖华万裴琦吴霜龚星光孟艳丽罗双艳虞艳琦
- 关键词:IL4IFN-Γ乙肝疫苗
- IL-10-592A/C及-1082A/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
- 目的:探讨以IL-10基因启动子-592和-1082基因多态性与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及HBeAg的关系。
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并...
- 万裴琦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