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我院1993至2004年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可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70例同时期中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患者的病理分期高于中老年组(P<0.05);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为70%,58%,低于中老年肾癌组(P<0.05)。结论:青年肾癌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确诊时临床分期较晚,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不良。提高对青年肾癌认识,早发现、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 崔岩陈辉丁德鑫赵丕显
- 关键词:肾肿瘤青年预后
- 长链非编码RNA UCA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 UCA1(lncRNA UCA1)和microRNA-506(miR-506)在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lncRNA UCA1和miR-506在膀胱癌细胞(HT-1376,T24,5637)和正常膀胱细胞SV-HUC-1中的表达;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ZH2的表达情况;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miR-506对靶基因EZH2的调控作用。结果在膀胱癌细胞系(HT-1376,T24,5637)中,lncRNA UCA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细胞SV-HUC-1(P<0.05);此外,在膀胱癌细胞系(HT-1376,T24,5637)中miR-506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其中在T24膀胱癌细胞系中lncRNA UCA1和miR-506变化最明显;转染lncRNA UCA1 siRNA明显增加了降低膀胱癌T24细胞系中lncRNA UCA1水平,同时上调miR-506的含量;下调lncRNA UCA1后EZH2基因表达量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下调lncRNA UCA1明显抑制了膀胱癌T24细胞增殖(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结果表明miR-506可靶向调控EZH2的表达。结论抑制lncRNA UCA1可通过上调miR-506的含量,从而下调EZH2的表达,最终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能力。
- 丁德鑫乔忠杰刘国斌李强曹沐阳陈辉
- 关键词:膀胱癌EZH2增殖
- 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进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3个疗程后,开始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每次30 mg,每周1次共12次,以后每2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第2年重复;第3年,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定期随访。结果23例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访24~48个月,肿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13%。术后不良反应为尿路刺激症状和膀胱容量小。结论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配合术中黏膜注射IL-2、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治疗非肌层浸润、多发、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明确,疗效满意。
- 丁德鑫陈辉乔忠杰赵丕显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膀胱灌注
- 腺性膀胱炎及膀胱癌中livin和caspase-9的表达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在腺行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以及膀胱癌(bladder carcinoma,BC)中livin和caspase-9的表达,探讨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患者60例组织石蜡标本,应用SP(streptavidin-perosidase)法检测livin和caspase-9在腺性膀胱炎组织(30例)、膀胱癌组织(30例)和正常组织(30例)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膀胱、CG和BC组织中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0,9/30(30%)和14/30(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9在正常膀胱、CG和B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20/30(66.67%),15/30(50%),3/3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可能是正常膀胱组织向膀胱腺癌发展的一个中间阶段,在CG向BC发展过程中livin和caspase-9的异常表达具有普遍性,临床上应积极治疗并密切随访,并可将livin和caspase-9作为诊断早期膀胱癌的检测指标。
- 丁德鑫陈辉王志杨巍乔忠杰
- 关键词:LIVINCASPASE-9腺性膀胱炎膀胱癌
- 不同预防性膀胱内化疗方案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肾输尿管切除术后膀胱癌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方案对UTUC患者的OS、CSS、IVRF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20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RNU手术的387例UTU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术后随访10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选择Cox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7岁[四分位数范围(IQR):33~90岁],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四分位数范围(IQR):3~140月]。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Kaplan-Meier曲线显示,灌注组与未灌注组间,未灌注组、单次灌注组、多次灌注组三组间的总体生存率(OS)均有显著差异(P<0.0001),三组间的肿瘤特异性存活率(CSS)有显著差异(P<0.0001),同样三组间的膀胱内无复发生存率(IVRFS)也有显著差异(P=0.005)。未灌注组、单次灌注组与多次灌注组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OS分别为85.3%、70.2%和61%vs 96.1%、84.1%和73.5%vs 96.8%、88.5%和84.3%。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CSS分别为86.6%、73.6%和66.6%vs 97.4%、85.2%和74.4%vs 97.8%、89.4%和87%。三组患者的1年,3年和5年的IVRFS分别为95.2%、86.7%和74.1%vs 98.5%、89.4%和81.1%vs 98.9%、94.7%和88%。结论:术后膀胱内化疗可以明显降低UTUC患者的膀胱内复发率,尤其是侵袭性或高度恶性的UTUC。此外,我们认为多次膀胱灌注的疗效可能优于单次灌注。
- 高佳宁李浩刘静雅丁德鑫
- 关键词:肾输尿管切除术尿路上皮癌膀胱癌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肥胖型早期肾癌患者的应用研究及预后分析
- 2023年
-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ANSS)与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LNSS)治疗肥胖型早期肾癌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5年4月~2021年1月收治的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103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RANSS组(49例)与RLNSS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状况及费用、术后并发症、肾功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生存预后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与随访。结果RANSS组的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c time,WIT)、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RLNSS组,RANS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尿量、费用均大于RLNSS组(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周两组的sCr、eGF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周两组的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的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NSS组的术后复发转移率和肿瘤相关死亡率(4.1%,2.0%)均低于RLNSS组(9.3%,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NSS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95.2%,95.2%)高于RLNSS组(84.8%,85.7%),两组的总生存曲线、无病生存曲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NSS是治疗肥胖型早期肾癌安全、可靠的术式。
- 高佳宁刘静雅丁德鑫
- 关键词:肾癌肥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
- 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的预后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后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不同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35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RNU后病理证实为高级别且淋巴结阴性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355例患者中77例(21.7%)出现转移,93例(26.1%)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中位年龄为67岁。肝脏、骨骼和多部位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6和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膀胱内复发(intravesical recurrence,IVR)、肿瘤大小≥2 cm、肿瘤病理分期>T2期是患者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UTUC患者出现肝脏转移、骨转移和多部位转移相对较快,预后较差,而出现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预后相对较好。发生转移的晚期UTUC患者行同步放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优于未治疗、单独放疗和单独化疗者。
- 高佳宁刘静雅王欢马克如丁德鑫
- 关键词:肿瘤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膀胱预后
- 阴囊Paget病5例报告
- 2007年
- 目的探讨阴囊Paget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对阴囊Paget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例阴茎阴囊Paget病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活检结果可早期诊断,对非侵袭型不伴内脏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术后随访4个月-2年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关键,局部广泛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 丁德鑫李翼飞
- 关键词:PAGET病阴囊
- 肾癌患者凝血指标的临床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异常增高的凝血指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分析肾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335例住院的肾癌患者Fib、D-D、BPC水平进行检测并筛查发生VTE的患者。结果:335例肾癌患者中,异常Fib、D-D、BPC的发生率分别为20.6%、9.9%、6.6%,且随着肾癌分期的增加,凝血指标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各分期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TE的发生率为2.2%,Ⅳ期肾癌患者最高为1.2%,且各分期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临床分期晚、伴有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血液高凝的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临床分期早、不伴有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P<0.05)。结论: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10 cm、临床分期晚、伴有远处转移可能是肾癌患者发生血液高凝状态和VTE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 王志超戴洪双丁德鑫王文涛乔忠杰
- 关键词:肾癌高凝状态静脉血栓栓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