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建洋

作品数:32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教育
  • 4篇学生社团
  • 4篇社团
  • 4篇诺贝尔
  • 4篇诺贝尔奖
  • 4篇历史演进
  • 4篇逻辑
  • 3篇导师
  • 3篇学术
  • 3篇历史建构
  • 3篇交往理性
  • 3篇合作导师
  • 3篇博士后
  • 2篇大学制度
  • 2篇学科
  • 2篇学制
  • 2篇演进
  • 2篇运行逻辑
  • 2篇知识
  • 2篇知识本位

机构

  • 16篇盐城工学院
  • 11篇南京大学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同志社大学
  • 2篇明达职业技术...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 1篇中共射阳县委...

作者

  • 32篇丁建洋
  • 2篇王运来
  • 1篇戴敏
  • 1篇洪林
  • 1篇田联进
  • 1篇杨军

传媒

  • 3篇清华大学教育...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高教探索
  • 2篇复旦教育论坛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理论界
  • 1篇山西教育学院...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景德镇高专学...
  • 1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云南教育(小...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 1篇阅江学刊
  • 1篇中国博士后
  • 1篇2010年高...
  • 1篇2011江苏...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大学生社团核心发展能力的培育
2010年
大学生社团的核心发展能力是社团组织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对社团核心发展能力的结构性探究进行"横切式"分析可以发现,主要由专业发展能力、管理能力、形成富有个性的组织文化能力三部分构成,集中表现为团体思维能力。社团的核心发展能力从其形成角度,即对"事实成因"进行"纵剖式"考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培植、营造、开发、利用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对促进社团核心发展能力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杨军丁建洋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无形学院”的教育功能:以社团为例——一个人类学方法的研究
2010年
"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对科学发现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这种影响往往超越大学的教学等显性的影响。本研究运用人类学方法探索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学院"——社团的教育功能,研究表明,专业认知发展需要、大学的社团文化理念、家庭及同学等因素对他们加入社团具有重要影响,专业认知水平的飞跃、深化对自我人格的认识和学会评判他人人格等是社团生活给他们带来的主要价值。
丁建洋
关键词:学生社团教育功能
制度建构与精神酿制:东京大学成立初20年的改革
2014年
作为日本第一所大学,东京大学的创建对日本大学早期的制度探索和精神酿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东京大学在创建初期探索建立的治理机制、分科大学制度、讲座制、研究生院制度等成为日本大学制度的历史原点。这些具有本土化特色大学制度的成功建构,其背后蕴藏着的诸如追求卓越的品格、多元化大学职能观、嫁接与自主的文化发展逻辑等精神特质,影响了日本大学系统的历史发展,使得创办之初的东京大学成为日本大学精神的播火者。
丁建洋
日本大学学分制变迁:外部博弈与内部调适被引量:1
2009年
日本大学学分制经历了发轫、借鉴、规制、弹性化到相对稳定的变迁历程。从这一变迁历程来看,学分制发展在外部受到政府政策、大学办学理念、教师教的自由权和学生学的自由权等因素之间相互博弈的影响,在内部是单位学分、总学分数、学分分配、履修选择、成绩考核等要素相互调适的过程,外部和内部要素共同演化过程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
丁建洋
大学战略管理的创新之道:跨学科案例的启示
2014年
战略管理源起于军事领域,在复杂性理论的观照下军事与教育两种理论具有可通约性,军事上的战略创新对大学战略管理转型具有参照性意义。以"新四军"为案例,其发展历程中战略转型所彰显的"创新精神"对大学战略管理的重要借鉴价值在于:大学要因时而变,引领时代发展;要权宜应变,不断回归大学本质;要适时善变,采取个性化的治校之术。
丁建洋
关键词:大学战略管理
导向原始创新的交往理性:博士后与合作导师的关系范式及其优化
2017年
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本质上是交往理性的生成过程,原始创新导向的理性发展是其关系范式的核心价值取向。当前博士后与合作导师关系范式的优化需要重点围绕主体间关系生成模式的重构、环境支持系统的完善、主体间交往理念和方式的改进等方面进行。
丁建洋
关键词:博士后合作导师交往理性关系范式
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交往理性的生成、发展及优化被引量:4
2019年
人类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形成不同指向的理性,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本质上是交往理性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主体间交往理性的发展是提升博士后科学创新能力、促进博士后取得重要科学发现的重要因素。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理性的发展以未知状态高深知识的生产为主要旨趣,原始创新成为主体间交往理性发展取向的价值准则与交往范式发展水平的评判标准。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主体间交往范式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需要重点围绕合作关系生成模式的重构、环境支持系统的完善、交往理念与方式的改进等方面展开。
丁建洋
关键词: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体间性交往理性交往范式
作为历史的转折: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六年述评被引量:7
2010年
2004年的法人化改革开启了日本国立大学制度建设的新纪元,改革六年来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理念从"自在"逐步走向"自为",文部科学省与大学关系从"直接控制"转变为"间接控制",大学内部决策程序从"自下而上"革变为"自上而下",教师身份从"公务员"突变为"雇员"。这些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大学制度外部关系建设的核心是健全法人制度,内部关系建设的重点是完善运行机制,协调内外部关系的中介是构建社会评价与监督机制。
丁建洋
关键词:法人化改革
学术权力的凝视:日本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与运行逻辑——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一个视角被引量:11
2016年
日本大学治理结构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运行逻辑,成为日本大学高层次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运用米歇尔·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解读日本大学治理结构,发现日本大学治理结构的本质是全景敞视式的权力设计,权力运行和知识生产两者之间有机统一,学术权力成为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逻辑起点。日本大学治理结构改革的经验对中国的重要借鉴价值在于,应当彰显法治主义,使国家权力与大学权力之间保持一定的边界;大学内部应当突出学术权力的支配性地位,建构内聚型的学术权力运行体系。
丁建洋
关键词:学术权力
校长竞争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一种解释及其改进——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2014年
解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系统运行的制度本质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可以发现,校长竞争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承包责任合约最为重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质之一。校长竞争制度主要体现在大学内部竞争、大学间竞争以及大学与社会组织间竞争等方面。校长竞争制度的完善需要进一步促进公平与效率、自由与控制等之间的平衡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
丁建洋田联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