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映琼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酮类
  • 3篇聚类分析
  • 3篇黄酮
  • 3篇黄酮类
  • 2篇黄酮类成分
  • 1篇带教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性
  • 1篇药学
  • 1篇药学部
  • 1篇药学专业
  • 1篇一测多评
  • 1篇异黄酮
  • 1篇异黄酮类
  • 1篇异黄酮类成分
  • 1篇桑叶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食材

机构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黎映琼
  • 4篇蓝天梅
  • 3篇蔡庆群
  • 3篇苏志强
  • 1篇罗球珠
  • 1篇陈伟兰

传媒

  • 2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康复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比较及聚类分析
2020年
[目的]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荭草苷、牡荆苷、木犀草素、染料木素、球松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bax Eclipse XDB-C 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为30℃;通过IBM SPSS 22.0对不同产地木豆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种对照品在相应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均在90%~110%;不同产地木豆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基于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的木豆叶聚类结果表明,木豆叶可分为2组,其中一组5种黄酮总量基本都大于0.5%,另一组则基本小于0.5%,但是并无明显产地聚类特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木豆叶5种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木豆叶中5种黄酮成分的含量测定;根据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木豆叶质量参差不齐,可以优选黄酮含量高的品种进行选育,从而保证药材来源的质量稳定性以及用药安全性。
黎映琼蔡庆群苏志强陈标妹
关键词:木豆叶黄酮聚类分析
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HS-SPME-GC-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在白芷挥发油中的应用。方法对白芷块茎、根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组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予以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以获得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从选择白芷样本的块茎、根茎部位挥发油获得率分别为6.1%以及7.5%。选择的块茎、块根部位内挥发油在种类以及含量上存在差异性,并鉴定出68种化合物,其中块茎获得化合物共51个,占总量75.00%,从根茎中鉴定5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86.76%,白芷块茎、根茎2个不同部位化合物占比不同,其中以十二(烷)醇、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六碳酸含量最大,α-蒎烯、α-新丁香三环烯、杜松三烯、月桂醇醋酸酯、τ-木罗醇、环十二碳烷、5,8,1-十七碳三烯醇、十八(烷)醇、十六(烷)醇、十六碳酸、十四碳醛、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十八碳二烯酸甘油三酯、十二(烷)醇等均存在较大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结论白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种类及所占比均存在差异,可为白芷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陈伟兰黎映琼罗球珠
关键词:白芷挥发油
川穹嗪在神经系统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川穹嗪(TMP)是中药川穹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成分。本文将从TMP对神经系统的药效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以及对各种神经系统病理损伤保护作用等方面,药物的发展和其临床效果的评价加以综述,为人们提供综合的神经系统药物信息。
黎映琼蓝天梅
关键词:川穹嗪神经系统药代动力学
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寒热药性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在中药麻黄汤(对照组)与麻杏石甘汤(观察组)的寒热药性不同浓度水煎液作用,采用微量量热学方法,评价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的热谱图,计算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同时结合中药药性理论,全面评价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的不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可以被麻黄汤与麻杏石甘汤所抑制,而且其抑菌作用的强度会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相对于寒凉型的麻杏石甘汤,属温热型的麻黄汤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弱,从热动力学参数中也可以看出,麻杏石甘汤释放的热量比麻黄汤低,两者药性的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麻黄汤和麻杏石甘汤的寒热药性比较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蓝天梅黎映琼
关键词:麻黄汤麻杏石甘汤
紫苏,秋食虾蟹的最佳伴侣
2017年
又到虾蟹肥美时,金秋,一盘美味的虾蟹已经成为款待客人的首选。但是,你知道吗?虾蟹性寒,耍加辛温的食材一起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腹痛、吐泻。紫苏就是与虾蟹为伍的最佳食材之一。紫苏性味温辛,能解鱼蟹毒,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进食鱼蟹后的腹痛、吐泻,往往与生姜合用。
黎映琼
关键词:紫苏伴侣食材腹痛吐泻
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类成分的比较及其聚类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为该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芪中4种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异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IBM SPSS 19.0和R语言Pheatmap包对不同产地黄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根、茎、叶中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基于SPSS和R语言的聚类分析均支持20批次不同产地样品被分为2类,其中甘肃和陕西样品聚为一类,山西、黑龙江和内蒙古黄芪聚为另一类。结论所建立黄芪4种异黄酮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方法可为黄芪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为黄芪各个部位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黎映琼蔡庆群苏志强陈标妹
关键词:异黄酮聚类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学实习的带教探讨被引量:2
2022年
提高药学部药学实习带教质量,使药学实习生能够在其中获益,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每一位带教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此文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学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职业道德培养、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实习生带教工作过程中的体会进行探讨,以期在以后更好地开展实习生带教工作,培养出优秀的药学工作者,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力量。
蓝天梅黎映琼
关键词:药学部带教药学专业
一测多评法测定不同产地桑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同时测定桑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其他成分与参照物异槲皮苷的相对校正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及聚类热图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相对校正因子具有良好的耐用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均小于3%;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RSD值均小于3.5%);不同产地桑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芦丁含量测定结果为0.0104%~0.0529%,异槲皮苷为0.0747%~0.1594%,紫云英苷为0.0196%~0.0537%,槲皮素为0.0004%~0.0009%,山奈酚为0.0002%~0.0005%,且无明显产地聚类特性。结论一测多评法适用于桑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桑叶需规范化种植以保证质量的可靠性,确保其功效的稳定及安全。
蓝天梅蔡庆群苏志强黎映琼
关键词:桑叶黄酮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