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鹤卿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炎
  • 5篇风湿
  • 4篇类风湿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风湿关节炎
  • 3篇细胞
  • 2篇脊柱
  • 2篇关节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IL-3
  • 1篇大细胞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沉
  • 1篇血清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厦门医学高等...

作者

  • 8篇黄鹤卿
  • 3篇李忆农
  • 2篇林庆衍
  • 2篇石桂秀
  • 2篇林常红
  • 1篇穆荣
  • 1篇陈莉莹
  • 1篇刘霞
  • 1篇段利华
  • 1篇陈娟
  • 1篇王世瑶
  • 1篇栗占国
  • 1篇李燕
  • 1篇张胜利
  • 1篇王秀琴
  • 1篇刘源
  • 1篇钱红燕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骨量减少在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现及其预测因素
2019年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量减少的风险明显增加增加。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AS和RA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及其相关预测因素,以优化高危人群的骨密度监测和治疗。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114例患者,其中AS 57例,RA 57例。相关检测指标包括25-OHD、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以及骨密度。其中骨密度采用双能X线法测定股骨颈骨密度。采用组间比较以及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骨密度减少的预测因素。结果在所有患者中,骨量减少36.8%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33.3%有增加。骨量减少发生率为在36.8%,其中AS患者43.8%,RA患者29.8%。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33.3%,其中AS患者47.3%,RA患者19.2%。其中在AS患者中尤其明显。25-OHD和体重指数与骨量减少成明显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AS、低体重指数、和维生素D截止缺乏是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预测因素。结论AS患者比RA患者更容易发生骨量减少,低体重指数、和维生素D缺乏可以作为骨量减少的预测因素。因此,AS和RA患者均应积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尤其AS患者。
林庆衍黄鹤卿陈莉莹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骨密度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联合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 conjugated with 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Tc-MDP)联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9月—2021年5月89例RA患者的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s,ESR)进行测定,对照组为同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57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其中^(99)Tc-MDP组45例,99Tc-MDP联合GC组44例,在基线期和^(99)Tc-MDP治疗10 d后,对各RA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HC相比,RA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proteinA-1,Apo-A1)水平显著降低,Apo-B/Apo-A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Tc-MDP治疗后,两治疗组炎症指标均明显改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与Apo-A1均较治疗前升高,Apo-B/Apo-A比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9)Tc-MDP联合GC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较治疗前升高,而载脂蛋白B(apoproteinB,Apo-B)、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index,A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Tc-MDP联合GC组治疗后^(99)Tc-MDP组治疗后对血脂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存在不良的血脂异常,^(99)Tc-MDP治疗可以改善炎症反应,改善血脂水平。^(99)Tc-MDP联合GC对血脂水平改善有协同作用,这有可能降低RA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黄鹤卿林常红刘源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IL-33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蚀性滑膜炎为特点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导致骨和软骨的破坏,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对称性多个周围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下降。众多的细胞因子都参与了RA的发病过程。在CIA模型中,通过腹腔注射重组IL-33可以...
黄鹤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细胞介素-33ELISA滑膜成纤维细胞滑液
文献传递
血清铁蛋白在痛风与脊柱关节炎鉴别中的预判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gout)与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itis,SpA)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e)水平,分析其在痛风与SpA之间鉴别的预判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1年5月活动期痛风患者95例,活动期SpA患者65例。比较痛风与SpA组之间的SFe水平,并对痛风患者的SFe进行组内比较。痛风患者的SFe水平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尿酸(uric acid,UA)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比SFe、ESR、CRP在痛风疾病活动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痛风患者的SFe水平显著高于S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痛风患者的SFe与ESR、CRP呈正相关,但与UA无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提示,在痛风的活动性指标中,SFe比ESR、CRP的特异性、敏感性更高。结论痛风患者的SFe比SpA显著升高,且其作为痛风的活动性指标,其特异性、敏感性优于ESR及CRP。在血尿酸正常时,其仍显著增高,因此在痛风与脊柱关节炎的鉴别中有预判价值。
黄鹤卿林常红钱红燕石桂秀
关键词:痛风脊柱关节炎血清铁蛋白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
表现为结节性红斑的瘤型麻风病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患者女,34岁。反复面部、四肢结节性红斑3年入院。缘于2005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远端散在少量暗红色痛性结节,消退后留有褐色斑块,未予重视。2007年5月18日再次因四肢远端暗红色结节,伴疼痛,就诊于某院,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结节活检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结节性红斑”。2008年2月11日四肢远端、双侧脸颊散在暗红色结节再次出现,量较多,疼痛剧烈,伴畏寒、低热。2008年2月21日就诊我院,以“结节性红斑”收住院。
黄鹤卿张胜利李忆农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瘤型麻风病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痛性结节四肢远端
白细胞介素-33的测定及其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分析其与早期R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病程〈1年的早期RA患者100例,骨关节炎(OA)患者4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70名。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IL-33水平,并分析血清IL-33水平与RA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矿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IL-33水平为(282±871)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38)pg/ml,P〈0.01]和OA患者[(8±35)pg/ml,P〈0.01]。血清IL-33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V)、隐性类风湿因子IgG(HRF—IgG)、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呈正相关(r分别为:0.312,0.277,0.213,0.302,P〈0.01或P〈0.05)。IL-33阳性组患者的RF阳性率、HRF—IgG阳性率、抗CCP抗体阳性率、抗MCV抗体阳性率(86%、31%、86%、94%)较IL-33阴性组患者(54%、11%、42%、72%)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IL-33在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并与多种自身抗体(包括RF、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HRF—IgG)显著相关。可能是RA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黄鹤卿穆荣刘霞王世瑶李忆农栗占国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白细胞介素类自身抗体
IL-33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白细胞介素33(IL-33)是IL-1家族的一个新的细胞因子,并通过磺基转氨酶2受体介导它的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表明,IL-33具有很强的促炎作用,且其致损伤作用有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干扰素γ的存在,IL-33在许多炎性疾病中大量表达,这里主要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大量表达IL-33,IL-33通过肥大细胞依赖途径促进疾病从急性到慢性的转化,从而导致疾病的迁延难愈。由于可溶性ST2有助于减轻IL-33引起的炎性效应,从而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看到了曙光。
黄鹤卿李忆农
关键词:免疫调节作用肥大细胞类风湿关节炎
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研究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通过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风湿性疾病就诊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年龄≥50岁者占38%(18/48),职业为农民者占35%(17/48),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者占60%(29/48),月收入<3 000元者占46% (22/4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4%(46/72),58%(42/72),79%(57/72),65%(4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058,P=0.005; x2=6.025,P=0.014;x2=4.986,P=0.226;x2=4.456,P=0.035).以初次就诊科室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4,95%CI:1.084~7.236)、职业(OR=1.871,95%CI:1.054~7.243)、教育程度(OR=1.982,95%CI:1.157~6.256)、月收入(OR=1.363,95%CI:1.012~8.227)均为影响风湿性疾病就诊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风湿性疾病患者就诊的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注老年、低教育水平、低收入群体患者.
林庆衍王秀琴段利华李燕黄鹤卿陈娟石桂秀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LOGISTIC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