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升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5
- 供职机构:醴陵市农业局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吨粮种植模式养分循环状态的稻田梯度差异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本文揭示了目前耕作条件和技术水平下,各类吨粮种植模式全年粮食产量从中高产生产水平(11.25-14.25t/hm^2)上升到吨粮生产水平(14.25-17.25t/hm^2)时农田养分产投比和投N效益递增,而全年粮食产量超过17.25t/hm^2以上时则农田养分产投比和投N效益递减的规律。探明了各类吨粮种植模式农田实际养分归还率偏低而养分循环通量偏大的基本特征。
- 李建国青先国李一平黄升平
- 关键词:吨粮田养分循环稻田
- 醴陵市双季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表现及栽培管理技术被引量:2
- 2010年
- 2007—2009年在醴陵市白兔潭、大障、泗汾等3个乡镇实施双季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3a共示范种植超级杂交稻3018.4hm2,比当地前5a水稻平均单产增产33.3%~47.8%,实现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目标。阐述了示范基地采用的主要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 丁秋凡彭既明帅海洪黄国龙李红霞王根明黄升平
-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
- 双季稻旺壮重栽培法的理论与技术被引量:8
- 2000年
- 提出并论述了适合于中国南方双季稻区推广应用的旺壮重栽培法的理论与技术 ,指出中秆大穗品种比矮秆多穗品种更具有高产潜力 。
- 邹应斌屠乃美李合松黄见良黄升平张杨珠肖铁光
- 关键词:双季稻高产栽培
- 杂交晚稻后期耐冷性调查与分析
- 1997年
- 报道了1996年杂交晚稻结实期间(10月6~8日)低温(11.4~14.6℃)冷害的调查结果。指出目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杂交晚稻叶片均表现出很强的耐冷性,但不同组合间的穗轴和枝梗表现出很大的耐冷性差异。低温冷害后,穗轴和枝梗表现为由绿转深黑色或褐黑色,5~7d后枝梗干枯,青粒籽粒滞育至成熟期仍不转黄。
- 黄升平
- 关键词:杂交晚稻耐冷性叶片冷害
- 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的施钾效应被引量:5
- 1998年
- 为研究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不同施钾水平的效应,以肥力水平高,供钾能力较好的冲积性水稻土为供试土壤,以杂交水稻V402(早稻)和V46(晚稻)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生育期间土壤供钾能力比晚稻生育期间强,施钾对早稻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分干物质总量均无正效应;而晚稻施钾对稻谷产量和地上部分干物质总量均有良好效果,二者均随施钾量提高而提高.但在施钾显著增产的范围内,施钾的效应系数仍不大,这是供钾能力较好的高产水稻土上双季稻施钾效应特性之一.各施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均是晚稻高于早稻,在过高的施钾量条件下,早稻成熟期体内钾素有严重的淋失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杨珠黄运湘邹应斌邹应斌肖铁光黄升平
- 关键词:水稻土施钾双季稻
- 高产土壤条件下双季杂交稻施磷效应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为完善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以湖南省醴陵市高产稻田土壤——河沙泥为供试土壤 ,杂交早稻V40 2和杂交晚稻 V6 44为供试作物 ,对不同施磷水平的杂交稻和土壤效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高产土壤条件下 ,施磷仍能促进水稻提早分蘖 ,增大水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 ,但对水稻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的吸收无促进作用 .施磷处理水稻一生中地上部干物质总量和稻谷产量与不施磷处理无明显差异 .施磷的增产效应系数低是高产稻田土壤的重要肥力特性之一 .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水稻施磷量不应依据施磷效应曲线来确定 ,而应依据水稻生产的目标产量和生产单位重量稻谷的需磷量来确定 .依据本试验结果 ,早、晚稻生产 1 0 0 kg稻谷平均吸磷量分别为 0 .32 6 kg和 0 .35 5 kg.比照早、晚稻稻谷产量分别为 7991 .5 kg/hm2 和775 3.9kg/hm2 ,则早、晚稻施磷量应分别为 2 6 .0 5 kg/hm2和 2 7.5 2 kg/hm2 .
- 张杨珠黄运湘周清黄升平黄见良李合松邹应斌
- 关键词:双季稻杂交水稻高产水稻土磷肥
-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2
- 1998年
- 1996年醴陵基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效化控栽培法处理,前期生长稳健、个体发育好,中期群体适中、稻穗发育好,最大叶面积指数约7.5,光合产物积累多,孕穗期占成熟期的50%~55%,群体内部透光率高。后期功能叶光合能力强,光合产物运转率高,籽粒充实度好,经济系数高。早晚稻产量分别达到8101.5kg/hm2和8731.5kg/hm2,早晚稻子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分蘖期气温偏低,干物质生产量小(为成熟期的13.3%),养分吸收总量少,抽穗后光合产物生产量大,高产潜力大。晚稻分蘖期气温高,干物质生产量大(为成熟期的18.8%),养分吸收总量多,抽穗后期光合能力弱,但晚稻灌浆结实的时间长,对高产形成有利。
- 邹应斌黄见良李合松张杨珠肖应辉黄升平宋春芳程正良易建平
- 关键词:双季稻高产栽培干物质生产
-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7
- 2001年
- 1996~ 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 ( N2 7°2 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 ( 6.67hm2 )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 1)早稻 V4 0 2单产 7981.5~ 84 94 .5kg/ hm2 ,晚稻 V198为 84 81.5~ 8980 .5kg/ hm2 ,分别比传统栽培增产 11.7%和 13.3% ;( 2 )高产水稻群体成穗率高 ( 71.3%~ 76.8% ) ,群体内透光好 ,净同化率高 ,干物质生产量大 ( 4年平均 V4 0 2为 13973.1kg/ hm2 ,V198为 15560 .6kg/ hm2 ) ,前期干物质生产量大的早发群体与中后期干物质生产量的比例顺调 ,但早稻前期干物质生产年间因气温不同有差异 (分蘖期占成熟期总干重的 10 .6%~ 17.5% ) ;( 3)根系生长量和吸收表面积随地上部植株生长迅速增加 ,齐穗期早稻接近最大值 ,晚稻仍缓慢增加 ,但在“旺壮重”栽培条件下 ,抽穗后仍具有较强的根系活力与吸收能力 ,吸收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 5%的 P素和约 10 %的 N素。
- 邹应斌黄见良屠乃美李合松黄升平张杨珠
- 关键词:干物质根系活力净同化率双季杂交稻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配套物化产品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配套物化产品应用是以物化栽培为核心的水稻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与物化技术产品的配套应用。在“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和“湖南科技报”多次进行了专题报道。
- 邹应斌熊远福唐启源石季成周桂庆黄见良冯跃华黄升平
-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节水灌溉
- 双季稻旺壮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1997~ 1999年 ,在国家水稻科技工程醴陵基点大面积应用双季稻旺根壮秆重穗高产栽培技术 ,每 6 6 7m2早、晚两季投入物化成本共 430元 ,产稻谷 110 1 2~ 1130 .6kg ,比当地习惯栽培法增产 14%~ 17% ,增收节支效益 15 4元。
- 黄升平宋春芳易建平程正良
- 关键词:双季稻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