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春义

作品数:22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金融
  • 11篇金融化
  • 6篇资本
  • 4篇经济学
  • 3篇演化博弈
  • 3篇收入分配
  • 3篇凯恩斯
  • 3篇博弈
  • 2篇主流经济
  • 2篇主流经济学
  • 2篇资本流动
  • 2篇垄断
  • 2篇金融转型
  • 2篇经济关系
  • 2篇经济金融
  • 2篇经济金融化
  • 2篇经济思想
  • 2篇货币
  • 2篇国际资本
  • 2篇非主流经济学

机构

  • 10篇上海财经大学
  • 6篇上海立信会计...
  • 4篇浙江越秀外国...
  • 3篇河南大学
  • 2篇哈佛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21篇鲁春义
  • 3篇丁晓钦
  • 1篇王楚明

传媒

  • 2篇征信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经济经纬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天津市财贸管...
  • 1篇河南金融管理...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财经高等...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内蒙古金融研...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海派经济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金融化及其影响功能收入分配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金融化对功能收入分配的影响:理论上,根据中国国情,修正了非主流经济学金融化理论,实现了从微观主体行为到宏观收入分配的逻辑一致性,分析了中国金融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机制;实证上,结合资金流量表,构建了中国金融化指标,有效地反映了金融化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当前状况下金融化能够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
鲁春义
关键词:非主流经济学金融化功能收入分配
国际资本流入对中国货币体系的冲击被引量:14
2006年
在三重套利的利益诱导下,外资借助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机,持续大量地涌入中国,对中国货币体系造成较大冲击,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其中,以非FDI流入的冲击最为典型,它是造成中国宏观经济及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种易变性很强的新资本流入方式,对中国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冲击的程度和后果都是巨大的,需要更为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和引导,长期中应从要素价值重估、产业结构优化等实质经济层面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扭曲。
鲁春义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入货币体系经济扭曲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金融化、垄断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笔者通过机制分析与指标设计,从金融化视角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总体来看我国金融化对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具有缓解作用,而不是加剧作用,垄断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具有加剧作用。
鲁春义
关键词:金融化垄断收入分配
SPT理念下国际贸易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初探被引量:7
2008年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应用型教育所追求的办学理念。本文指出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当在以能力为本位的SPT教学理念下,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同时结合"越秀"的改革经验,提出SPT理念下的订单式培养策略。
鲁春义
关键词:SPT订单式国际贸易专业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微观阐释——一个演化博弈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分析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首先,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给资本家带来的新利润以及给劳资双方带来的新成本,决定其是否能够最终建立起来。其次,资本家的资本势力决定利益分配结果。当资本势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利益分配矛盾激化,资本家可通过再次提高其分配系数迅速达到更利于其积累的新的社会结构,此时工人就再也无力改变利益分配格局。但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导致突变,这也是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形成的一种方式。
丁晓钦鲁春义
关键词:演化博弈
次贷阴影下的中国金融危机被引量:4
2008年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客观分析以及与美国次贷危机的比较,指出货币信贷政策紧缩和政府房地产政策调整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由于中国房地产业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将导致银行呆坏账大量增加,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甚至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长期来看需要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加强相关部门制度建设,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鲁春义
关键词: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
基于中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郑州区域金融信用中心建设被引量:2
2009年
形成我国中部地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既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配合实施国家中部崛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中,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有自己的优势,但受自身条件的制约,郑州构建区域金融信用中心,还需要在产业支持、金融环境、金融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采取有效支持措施。
王楚明鲁春义
关键词:区域金融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思想比较研究
2014年
逻辑起点与理论推导的比较 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理论都有较严密的逻辑体系,其分析问题逻辑起点的截然不同决定了其结论具有本质区别。
鲁春义
关键词:经济理论凯恩斯逻辑体系问题逻辑
经济金融化行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一个演化博弈框架被引量:29
2016年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经济金融化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指出了金融化的本质在于资本积累演变为资本脱离剩余价值的生产与交换而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增殖的过程,进而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主体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非金融主体与金融主体之间从普通经济关系到金融关系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经济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演变表现为非金融企业主要通过金融活动获取利润,金融企业则关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并将普通家庭纳入其体系使之成为新的利润源泉,而普通家庭则被迫接受强势经济主体的二次分利,这些关系的变化将导致一国经济的金融化乃至金融危机。(2)经济发展状态取决于金融主体与非金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非金融主体行为起主导性作用。在既定假设下,当非金融主体仅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既可以促使一国经济走向新的稳定状态也可促使其走向崩溃;当非金融主体通过其资源保护行为和分利技术影响金融主体的分利技术时,经济可以实现演化稳定状态。(3)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有三个层面的影响:一是经济主体的金融化行为促进经济主体自身在短期内实现高额资本积累;二是金融主体的分利行为与非金融主体的生产行为经常呈现对立的经济关系并容易被激化;三是没有政府介入的自由市场必然导致矛盾激化而陷入危机。因此,深入理解经济金融化问题的本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对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鲁春义丁晓钦
关键词:金融化演化博弈政治经济学演化稳定策略
资本的金融化转移:特征、机制与经济关系——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本文结合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及其衍生理论(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的时空修复理论等)分析资本的金融化1转移现象、机制及其带来的问题。文章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中分析金融化问题的重要性,并从中西经济理论比较中找到切入点。本文发...
鲁春义
关键词:资本积累社会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