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卓红
-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思路被引量:8
- 2007年
- 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结合现代医学实验研究和临床体会,提出辨证辨病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魏卓红何剑荣
- 关键词:辨证论治高脂血症中医药治疗
- 潮州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初步了解潮州地区人群体质特点与分布状况。方法:使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对10200例一般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9331份。分析9种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结果:被调查者中平和质2191例(23.48%)、气虚质1159例(12.42%)、阳虚质2140例(22.93%)、阴虚质641例(6.87%)、痰湿质622例(6.67%)、湿热质1075例(11.52%)、瘀血质424例(4.54%)、气郁质813例(8.71%)、特禀质266例(2.85%)。其中男性4212例,女性5119例,2组体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人5814例,中年人2660例,老年人817例,青年与中年、老年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与老年体质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调查中,有慢性疾病患者5853人,无慢性疾病者3478人,除阴虚质、痰湿质外,其余体质构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潮州地区一般人群中体质具有偏颇性,且不同性别、年龄及患病情况在9种体质的分布上均有一定的差异性。
- 何剑荣陈少玲黄少妮魏卓红卢绛芳蔡丹庄国贤张雄卫黄淡叶陈泽钊
- 关键词:中医体质
- 加味温胆汤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痰浊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浊积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中医医院呼吸科痰浊积肺型AECOPD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消炎平喘、止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咳嗽、咳痰、喘憋症状的缓解时间、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咯痰、喘憋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70、8.635、16.762,P<0.05)。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3.64%(21/33)、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治愈率为39.39%(13/33)、总有效率为90.91%(30/33)。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4,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③两组肺功能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FEV1、FVC及FEV1/FVC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分别为(1.41±0.46)L、(2.18±0.63)L、(66.41±6.33)%,治疗后分别为(2.21±0.55)L、(2.83±0.53)L、(77.37±7.64)%;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1.43±0.43)L、(2.19±0.62)L、(66.52±6.25)%,治疗后分别为(1.86±0.52)L、(2.55±0.57)L、(73.72±6.59)%, P<0.01],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常规疗法可改善痰浊积肺型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咳喘痰多症状。
- 陈凯生刘铭魏卓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味温胆汤
- 和胃调肝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200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观察和胃调肝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采用和胃调肝胶囊(组成:柴胡、桂枝、法半夏、黄芩、白芍、党参、佛手、厚朴、延胡索、蒲公英、白及、救必应、海螵蛸、茵陈、鸡内金、甘草)治疗;对照组50例用三九胃泰冲剂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症积分值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在改善饱胀、嗳气、烧灼感等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和胃调肝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 何剑荣魏卓红
- 关键词:胃炎慢性病
- 软肝煎加减方联合药膳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营养不良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煎联合药膳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合并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软肝煎联合药膳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观察记录腹胀、黄疸、无力、下肢浮肿、少尿、纳呆等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MI、TSF及A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b、PA、PT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3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黄疸、无力、下肢浮肿、少尿、纳呆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煎联合药膳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营养不良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肝脏合成功能,虽未能明显提高人体测量指标,但改善了能够反映人体营养状态的指标。
- 陈凯生刘铭魏卓红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脾肾阳虚型软肝煎药膳
- 潮州地区绝经综合征妇女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潮州地区绝经综合征妇女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200例观察组(绝经综合征组)和198例对照组(围绝经期健康体检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9种体质构成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偏颇体质中43~48岁年龄段的气虚质,49~55岁年龄段的血瘀质分布高于对照组相应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是潮州地区绝经综合征妇女偏颇体质中的主要体质,调质防病、改善偏颇体质对治疗和预防绝经综合征妇女有重要意义。
- 黄少妮陈少玲魏卓红黄淡叶何剑荣
- 关键词:绝经综合征中医体质
- 益肾固元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益肾固元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益肾固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双嘧达莫、辛伐他汀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固元汤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魏卓红何剑荣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疗效
- 结直肠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预后因子水平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并初步观察预后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早期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观察其预后标志物水平,包括肿瘤TNM分期、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抗转移癌基因(nm2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直肠癌抑癌基因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分析重点证型结直肠癌预后因子的差异,推断常见证型的预后。结果:气血虚衰型、湿瘀毒热型、脾肾阳虚型是最常见的3个证型,其中TNM分期、ER、nm23、p53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血虚衰型的MMP-9、VEGF阳性率最低(P<0.05);湿瘀毒热型的MMP-9、VEGF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早期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不同中医证型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存在一定差异。
- 陈凯生刘铭魏卓红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中医证候预后因子
- 加味柴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
- 2006年
- 目的:观察加味柴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加味柴桂汤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洛赛克治疗。结果:治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复发率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柴桂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 何剑荣魏卓红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螺杆菌感染
- 和胃调肝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和胃调肝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和胃调肝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常规三联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胃镜下胃黏膜黏液情况和胃黏膜切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除嗳气症状外,其余症状也有明显好转(P<0.05);胃脘疼痛、胀闷灼热症状积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泛酸或吐苦水、嗳气症状积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反流、腺体萎缩、黏膜增生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Hp转阴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6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本次临床试验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未处理或加用抗过敏药后缓解。结论:和胃调肝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魏卓红何剑荣
-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