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万红

作品数:127 被引量:801H指数:1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生物学
  • 24篇农业科学
  • 21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鼠兔
  • 33篇高原鼠兔
  • 18篇教学
  • 14篇捕食
  • 11篇种群
  • 10篇捕食风险
  • 9篇植物
  • 9篇田鼠
  • 9篇布氏田鼠
  • 8篇实验教学
  • 8篇繁殖
  • 7篇动物
  • 7篇气味
  • 7篇青藏
  • 7篇螯虾
  • 7篇鼢鼠
  • 7篇克氏原螯虾
  • 7篇高原鼢鼠
  • 6篇单宁酸
  • 6篇铁路

机构

  • 101篇扬州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浙江师范大学
  • 6篇临沂大学
  • 4篇江苏省淡水水...
  • 4篇扬州教育学院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2篇江苏省生态农...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山东省临沂市...
  • 1篇扬州市广陵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6篇魏万红
  • 51篇殷宝法
  • 30篇杨生妹
  • 19篇周文扬
  • 17篇樊乃昌
  • 15篇张堰铭
  • 14篇曹伊凡
  • 13篇张彪
  • 13篇淮虎银
  • 11篇吕慎金
  • 11篇杜坤
  • 10篇王金龙
  • 9篇张镱锂
  • 8篇周乐
  • 8篇李世平
  • 7篇刘宇庆
  • 7篇戴鑫
  • 7篇周福才
  • 6篇梁建生
  • 5篇杨燕

传媒

  • 29篇兽类学报
  • 9篇生态学报
  • 6篇Curren...
  • 5篇扬州大学学报...
  • 4篇生态科学
  • 4篇实验室研究与...
  • 4篇中国科教创新...
  • 3篇Zoolog...
  • 3篇高校生物学教...
  • 3篇第七届全国野...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 2篇实验科学与技...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第八届全国野...
  • 2篇第九届全国野...
  • 1篇青海环境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动物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散放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的初步研究
2009年
2007年4月至8月,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茱萸湾公园梅花鹿(Cervus nippon)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Scansampling)和全事件记录方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研究了28只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梅花鹿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行为频次依次减少,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80%。昼活动节律中,取食和反刍行为频次有两个高峰期,分别在7:30和17:30左右。而卧息行为频次高峰期在11:00~14:00之间。对公鹿、母鹿和幼鹿群体取食和卧息行为频次分析表明,在9:30~11:30时间段和12: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及母鹿取食频次与幼鹿取食频次差异显著,在7:30~8:30和9:30~10:30及12:30~17:30连续时间段内,公鹿的卧息行为频次与母鹿和幼鹿卧息行为频次差异显著。本结论可为梅花鹿饲养管理和遗传保护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吕慎金杨林杨燕魏万红
关键词:圈养梅花鹿行为节律
小康时代:中国斗鸡的研发方向
2006年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休闲的品位与种类。进入新世纪,斗鸡正日益成为一些人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斗鸡历史,斗鸡品种繁多,享誉全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根据消费市场需求,深入研究斗鸡生理特点、训练技巧与方法、饲养管理特点与规律,培育适销对路的斗鸡品种,开发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是未来中国斗鸡的发展方向。
吕慎金杨燕魏万红王金玉
关键词:斗鸡小康娱乐项目鸡种珍禽
环境因素对秉氏环毛蚓(Pheretima pingi)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以秉氏环毛蚓(Pheretima pingi)为实验动物,通过比较秉氏环毛蚓在不同的密度、含水量、温度及酸碱度梯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状况,分析蚯蚓繁殖所需的最佳条件,探讨蚯蚓人工养殖的最优方法.结果表明:蚯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宜条件是饲养密度为106条/m2、温度为24℃、土壤含水量为20.00%和pH值为6.6.因此,蚯蚓的人工养殖需要提供合适的生长密度、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于智勇魏万红薛庆於王君
关键词:繁殖温度含水量酸碱度
不同pH对克氏原螯虾食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克氏原螯虾7天内在5个pH梯度下对不同饲料(玉米、配合饲料和鱼肉)的摄食变化。结果表明:pH6.5和pH8.0两组的玉米摄食率要低于配合饲料,其它pH处理组则相反;克氏原螯虾在5组pH条件下对鱼肉的摄食率均高于饲料和玉米,并且pH 6.7(对照组)的摄食率高于其它pH处理组。pH8.0在一周内都存在死亡现象,并且随着pH的增加,死亡率呈现先下降后增加趋势。考虑到摄食和死亡这2个因素,在以后的养殖中,结合pH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饲料投喂,从而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倪静静魏万红郑友李佳佳唐建清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H摄食饲料死亡率
布氏田鼠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及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讨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水平的性别差异,观测雌雄布氏田鼠在旷场、明暗箱和反捕食箱中的行为差异,及其HPA轴参与调控的促肾上腺激素(adrenalotropic hormone, 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布氏田鼠在旷场中移动的总距离和平均速度均显著高于雌性,而静止时间显著低于雌性布氏田鼠。雄性布氏田鼠进入明箱的次数与雌性布氏田鼠无显著差异,但在明箱中停留时间显著高于雌性布氏田鼠。暴露于捕食者猫气味时,雌性布氏田鼠仅移动行为的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雌性布氏田鼠血浆中ACTH和CORT浓度显著高于雄性布氏田鼠。综上,布氏田鼠的活动性、焦虑样行为、反捕食行为及HPA轴水平均存在性别差异,提示野生布氏田鼠受其自身内分泌水平的影响,雌雄个体采取截然不同的行为策略以适应当前环境,从而有利于其种群的稳定。
顾晨陈琳徐则栋吴涌珍杨生妹殷宝法魏万红
关键词:布氏田鼠HPA轴
繁殖期高原鼠兔的攻击行为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室内配对实验对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繁殖期的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动物的攻击水平基本相同 ,同性个体间的攻击性明显高于异性个体间。雌雄动物具有不同的攻击模式 ,雌性个体遇到陌生个体首先以攻击中的进攻和追逐为主 ,然后通过相互接触确定个体的性别 ,若为同性个体 ,以防御为主 ,若为异性个体 ,则有防御和亲昵两种选择 ;雄性动物遇到陌生个体同样首先以攻击为主 ,相互接触后 ,若为异性个体 ,表现出高的亲昵行为 ,若为同性个体 ,仍然以攻击为主 ,其攻击行为方式中的进攻、追逐和进攻姿态一直维持在高的水平。这表明高原鼠兔在配偶选择中雌雄个体均具有主动性 ,攻击行为是自然种群内存在多种婚配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雌雄攻击模式的不同使种群内一夫多妻制占有较多的比例 ,而一妻多夫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魏万红樊乃昌周文扬杨生妹曹伊凡
关键词:高原鼠兔婚配制度
运输应激对小尾寒羊行为及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讨运输应激对舍饲小尾寒羊行为及生理的影响,选取体况相近的8只健康成年小尾寒羊公羊,对运输前后24h内日常行为(运输前6月13日11:00至6月14日11:00,运输后6月15日11:00至6月16H11:00)按6个时段进行观察,各时段分别为11:10?11:30(1时段),15:10~15:30(2时段),19:10-19:30(3时段),23:10-23:30(4时段)、03,10-03=30〈5时段),07:10-07,30(6时段);利用目标动物取样法观察各时段内静立等行为;分别于运输前Id、运输途中、运输后Id及运输后3d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离子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运输明显改变小尾寒羊行为。运输后小尾寒羊静立、移动、采食、探究和观望等行为1、2、3时段增加,而4、5、6时段降低;卧息行为3时段极显著低于运输前,而5、6时段则极显著高于运输前;反刍行为1、2、3、5时段显著低于运输前;修饰行为则运输后变少且1、3、4、5、6时段极显著低于运输前。运输也显著影响小尾寒羊的生理指标,与运输前相比,运输后1d小尾寒羊血液生长激素显著增加;血糖在运输途中显著降低,其他血液代谢物无显著变化。总体而言,运输应激明显影响小尾寒羊行为和生理内分泌,且显著改变小尾寒羊行为日节律。
李富宽胡斐王慧王振南魏明吉杨燕吕慎金魏万红
关键词:小尾寒羊运输应激生理指标
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概念与特征,在分析研究性学习能力构成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其培养的主要途径:完善体制机制、配备专业导师、重视专业竞赛、加强创新训练、建设学生团队、建设创新文化、注重因材施考。简要谈及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工作体会。
王汉林魏万红周福才
关键词:生物类专业研究性学习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鼠兔的繁殖特征被引量:31
2004年
2002年4月至8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高原鼠兔的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高原鼠兔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4月下旬和5月为繁殖高峰期,雄性的睾丸重而饱满,雌性的怀孕率最大。雄性成体的体重和睾丸重在繁殖期的不同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在4月11日至5月10日、6月11日至7月10日体重和睾丸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雌性怀孕早期胚胎数与临产前胚胎数没有显著差异,未发现胚胎吸收现象;同时,胚胎数在繁殖期的不同时段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种群统计学中同生群的划分方法,将5~8月份出生的幼体依次记为L1、L2、L3、L4。在出生后20天内L1、L2幼体存活率明显高于L3、L4;在从出生50天至80天期间L1的存活率显著高于L2。当年出生的雌雄幼体在发育上存在不同步现象,当年出生的雌性幼体性成熟早,有的可以直接参加繁殖,但当年出生的雄性幼体却无此现象。结果表明:在海北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后,高原鼠兔的生境发生改变,其繁殖策略也随之发生改变,即,减少每次繁殖活动的投入,增加繁殖次数,延长繁殖时间。
殷宝法王金龙魏万红张堰铭曹伊凡
关键词:草甸高原鼠兔繁殖特征繁殖策略生境
芡实提取物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为探究芡实(Euryale ferox)提取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免疫的影响,本实验按照饲喂饲料芡实提取物的添加浓度分为对照组(0 g/kg)、0.5%芡实组(5 g/kg)、1%芡实组(10 g/kg)和2%芡实组(20 g/kg),连续投喂克氏原螯虾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参数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存活率,并分析了抗氧化酶活、免疫相关酶活和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芡实提取物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的存活率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5%芡实饲喂显著增加了克氏原螯虾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而1%和2%芡实血清中的ACP活性显著降低,2%芡实组克氏原螯虾血清中的SOD活性显著增加。在肝胰腺中,0.5%芡实组克氏原螯虾的ACP活性也显著增加,但其它酶活没有显著变化。荧光定量PCR的结果显示,2%芡实显著增加了克氏原螯虾CypA和GPxs mRNA的表达,而Astacidin mRNA的表达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综上结果表明,芡实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而不影响其生长。
闫戈顾晨王承鑫李世平魏万红
关键词:药用植物免疫增强剂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