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勇

作品数:9 被引量:21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社会
  • 2篇政府
  • 2篇政府信任
  • 1篇代际流动
  • 1篇多水平模型
  • 1篇意蕴
  • 1篇议题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精英
  • 1篇中国情境
  • 1篇社会参与
  • 1篇社会公平
  • 1篇社会流动
  • 1篇社会平等
  • 1篇社会认知
  • 1篇社会身份
  • 1篇社会态度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社会组织
  • 1篇身份

机构

  • 8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8篇高勇
  • 1篇吴莹

传媒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文化纵横
  • 1篇社会发展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当代阶层意识的流变被引量:1
2012年
不同精英路径之间不再如此泾渭分明,无论从代内流动还是代际流动上,政治精英、技术精英、经济精英之间的流动加大了,甚至产生了孙立平先生所言的“总体性精英”。
高勇
关键词:阶层意识政治精英代际流动经济精英总体性
“强国”与“新民”:中国情境中的国家-社会议题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主张将国家与社会的议题置于中国百年来的近代史发展视野当中,研究国家力量增强和社会活力激发这两个进程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内在张力,而不是仅仅将国家与社会视为业已形成的两个实体。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过程,包括了在实践中密不可分、彼此支撑的三个方面:塑造民众的身份认同,以这种身份认同来勾连国家与民众;调整社会的组织体系,以此促进国家动员能力,建立社会激励体系;确立国家与社会互动的主导策略和手段,以此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本研究从以上三个方面认真梳理了中国近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建设现代国家与激发民众活力的曲折进程中展现出来的逻辑脉络。
高勇吴莹
关键词:历史情境
代际收入关系中的社会公平:测量与解释被引量:1
2012年
收入代际关联是对于社会中经济机会配置公平度的一种测量,在国外的研究中已经有了大量文献积累。本文首先利用调查数据估计了城镇代际收入弹性,发现中国城市中代际收入弹性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曲率大于其它国家,高收入者的代际继承性更强。结合中国的制度变迁背景,文章认为影响收入代际关联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是:贫困家庭中人力资本投资不充分和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阻碍。如果要增强经济机会的开放度和流动性,那么公共开支就应当加大对贫困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破除劳动力市场中的种种阻碍。
高勇
关键词:社会公平社会平等社会流动
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被引量:74
2013年
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是一个在学理上和政策上都非常重要的现象。本文发现,地位层级的主要认同基础已由对具体社会单元的归属感转变为对收入等市场要素的占有,这是地位认同"参照系"的重大转变。要真正理解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就必须理解社会地位"参照系"的变动,而不仅仅是个体地位"参照点"的变动。建立在收入等市场要素占有基础上的地位参照系具有缺乏稳定性、没有具体边界等特点,因此导致原先的"中层认同"趋向于瓦解,新的"中层认同"又难以建立,地位层级认同出现整体性下移。要想建立起新的"中层认同",不仅需要提升个体收入和福利,而且要在社会生活层面上通过种种制度方式建立起社会归属和公民认同。
高勇
参与行为与政府信任的关系模式研究被引量:78
2014年
本文辨析了两种不同的参与驱动机制:吸纳式参与和关切式参与。前者以吸纳积极分子、动员现有的高政府信任者为特征;后者以参与者的公共关切驱动为特征,参与者未必对于政府持有高信任态度。在个体层面的数据分析中,两种驱动机制可能都会呈现出政府信任与参与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但是看似相同的相关模式背后隐藏着截然不同的内在动力机制。对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引入个体与集体两个分析层次。本文用多层次分析方法初步揭示了社区参与、社会组织参与两种参与形式和政府信任之间的因果机制差异。
高勇
关键词:政府信任社会参与社会资本
权益受损对政府信任的影响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权益受损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性影响、传播性影响与归因性影响。权益受损的经历会使当事人的政府信任度明显下降,这是其"直接性影响"。除此之外,它还会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对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影响到其他权益受损者对于自身经历的归因,从而对政府信任度产生"传播性影响"与"归因性影响"。基于"中国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问卷调查(2015)"数据,利用多水平模型统计方法,上述判断得到了验证与支持。
高勇
关键词:政府信任权益受损社会态度社会认知多水平模型
治理主体的改变与治理方式的改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内在逻辑被引量:25
2013年
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是"仿单位制"的庇护—依赖关系,它只是治理方式匮乏之际的无奈之举,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战略。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改变治理主体来改进治理方式;但是治理主体的改变,必须以治理方式的改进作为配套。
高勇
关键词:社会组织
教育获得、户籍差异与户籍的意蕴被引量:14
2015年
不同的教育阶段有着不同的功能,相应的升学决策也有着不同的考量因素。户籍差异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意蕴有着质的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变动趋势也有所不同。对CFPS2010数据的模型统计分析显示,教育获得的户籍差异在不同教育转换阶段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义务教育阶段户口差异在缩小;初中升高中阶段户口差异一直很大;高中升大学阶段的户口差异从无到有。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上学决策中,户籍主要意味着家庭资源和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在初中升高中阶段,则意味着不同的自我身份认定与发展期望;在高中升大学阶段,则意味着渗透到学校制度设置与个体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身份差异。
高勇
关键词:教育获得教育不平等社会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