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保娇

作品数:400 被引量:1,56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82篇期刊文章
  • 11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6篇理学
  • 66篇化学工程
  • 8篇医药卫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气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3篇乙烯
  • 87篇接枝
  • 85篇苯乙烯
  • 82篇甲基
  • 81篇丙烯
  • 62篇接枝聚合
  • 58篇分子
  • 53篇聚苯
  • 53篇聚苯乙烯
  • 53篇固载
  • 53篇丙烯酸
  • 51篇甲基丙烯
  • 51篇甲基丙烯酸
  • 50篇离子
  • 48篇催化
  • 45篇微球
  • 41篇硅胶
  • 35篇固载化
  • 33篇配合物
  • 28篇卟啉

机构

  • 350篇中北大学
  • 46篇华北工学院
  • 6篇北京有色金属...
  • 4篇太原机械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2篇潍坊市产品质...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矿业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太原市环境科...
  • 1篇陕西嘉禾植物...

作者

  • 400篇高保娇
  • 87篇王蕊欣
  • 67篇安富强
  • 55篇李延斌
  • 52篇门吉英
  • 48篇杜瑞奎
  • 23篇张正国
  • 22篇雷青娟
  • 17篇陈涛
  • 13篇史楠
  • 12篇焦纬洲
  • 12篇谢美娜
  • 12篇喻龙
  • 11篇郭建峰
  • 10篇陈志萍
  • 9篇顾来沅
  • 8篇徐锐
  • 8篇申艳玲
  • 8篇余依玲
  • 8篇李刚

传媒

  • 37篇高分子学报
  • 33篇功能高分子学...
  • 24篇应用化学
  • 18篇物理化学学报
  • 16篇化学通报
  • 13篇过程工程学报
  • 12篇化学研究与应...
  • 1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0篇化学学报
  • 10篇中北大学学报...
  • 9篇高分子材料科...
  • 9篇华北工学院学...
  • 8篇分子催化
  • 8篇Chines...
  • 7篇合成化学
  • 7篇胶体与聚合物
  • 5篇功能材料
  • 5篇山西化工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19篇2016
  • 33篇2015
  • 33篇2014
  • 40篇2013
  • 43篇2012
  • 20篇2011
  • 32篇2010
  • 18篇2009
  • 30篇2008
  • 28篇2007
  • 21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非水介质中用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接枝微粒PHEMA-SiO_2及其对槲皮素的氢键吸附性能被引量:4
2015年
首先,将偶联剂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上的巯基(—SH)键合在微米级硅胶(SiO2)微粒表面,得到了改性微粒MPMS-SiO2。在非水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使溶液中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与改性微粒MPMS-SiO2表面的巯基构成表面引发体系(—SH/BPO),于非水介质中在硅胶微粒表面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的接枝聚合,成功制备出接枝微粒PHEMA-SiO2,接枝度高达28g/100g。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PHEMA-SiO2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主要因素对HEMA表面引发接枝聚合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了PHEMA-SiO2对槲皮素(Quercetin)的氢键吸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H/BPO引发体系可以顺利地引发HEMA在非水介质中的接枝聚合,适宜的温度为65°C,适宜的BPO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0%。PHEMA-SiO2与槲皮素分子之间会产生多位点普通氢键与π型氢键两种氢键相互作用,使PHEMA-SiO2对槲皮素具有强吸附能力。溶剂分子对槲皮素的竞争吸附以及温度的升高均可使槲皮素在极性溶剂或质子性溶剂中吸附容量下降。
陈璐璐孟建李延斌高保娇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氢键相互作用槲皮素
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催化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催化剂的化学式为IAA-PEI/SiO<Sub>2</Sub>-Cu(Ⅱ),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催化氧氧化乙苯制备苯乙酮。
李延斌高保娇李丽荣王瑞欣安富强杜瑞奎
文献传递
一种聚乙烯基咪唑功能化的聚砜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高分子膜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多孔膜对铬酸根和砷酸根的离子滤除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聚乙烯基咪唑功能化的聚砜微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聚砜膜为基膜,氯甲基化改性后表面键合上芳叔胺基团;置于含乙烯基咪唑单体及...
王蕊欣刘叶峰左鹏陈南王飞高保娇
文献传递
一种茶碱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碱分子表面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包括以下步骤:硅胶微粒的活化;硅胶微粒表面化学键连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硅胶微粒表面化学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氨基水杨酸修饰;硅胶微粒表面分子印...
安富强杜瑞奎高保娇李延斌
文献传递
接枝微粒PGMA/SiO_2固载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的制备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接枝"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合到硅胶微粒表面,通过环氧键与羟基的开环成醚反应,进而将小分子的对羟基苯基卟啉化学键合在接枝微粒PGMA/SiO2表面,再与金属锰配位,从而制得了PGMA/SiO2固载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剂(MnP-PGMA/SiO2);并用红外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对羟基苯基卟啉在接枝微粒PGMA/SiO2表面键合反应的规律;初步考察了MnP-PGMA/SiO2对分子氧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键合反应中以4.5mL三乙胺为催化剂,在70℃下反应8h,可制得卟啉键合量为69.36μmol/g的键合微粒HPP-PGMA/SiO2;HPP-PGMA/SiO2与锰配位时,在64℃下反应8h,得到锰有效配位程度为92.34%的固体催化剂MnP-PGMA/SiO2。在催化分子氧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过程中,固体催化剂MnP-PGMA/SiO2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章艳王蕊欣高保娇
关键词:金属卟啉接枝聚合
一种高效吸附黄酮类物质的羟肟酸功能化聚合物/无机复合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有机/无机功能性复合吸附剂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提取纯化黄酮类物质所用材料提取率低、纯度不高,可重复使用性差等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吸附黄酮类物质的羟肟酸功能化聚合物/无机复合吸附剂及制备方法。由微米级二氧化硅和对黄酮...
王蕊欣谢美娜王晓刚门吉英高保娇曾俊成
文献传递
相转移催化法制备侧链带有醛基的聚苯乙烯交联微球被引量:3
2009年
首先使氯甲基聚苯乙烯交联微球(CCMPSt)在有机相中充分溶脹,然后通过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盐)的作用,将水相中对羟基苯甲醛所产生的负氧离子转移至有机相,使之与CCMPSt微球表面的苄氯基团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将CCMPSt微球转变为侧链带有醛基的聚苯乙烯交联微球(Aldehyde-CPSt).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液-液-固三相体系中相转移催化过程及取代反应的影响规律,较深入地探讨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可将亲核取代试剂对羟基苯甲醛负氧离子不断地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在有机相与交联微球CCMPSt的界面发生取代反应,从而将CCMPSt微球顺利地转变为功能微球Aldehyde-CPSt.有机溶剂的极性越强,对CCMPSt微球的溶脹性能越好,取代反应速率越快;相转移催化剂季铵离子上的碳链对称性越好及碳链越长,相转移催化的效果越好;有机相与水相的比例对相转移催化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张国海高保娇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醛相转移催化亲核取代反应
一种镉离子表面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体系中金属离子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镉离子表面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功能接枝微粒HQ-PHEMA/SiO<Sub>2</Sub>置于浓度为0.01mol/L的Cd<Sup>2+</Sup>离子...
门吉英王蕊欣高保娇李延斌雷青娟
文献传递
在共聚物P(GMA-co-MMA)侧链实现卟啉化合物的同步合成与键合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线型共聚物P(GMA-co-MMA);然后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成醚反应,将对羟基苯甲醛(HBA)键合于共聚物的侧链上,形成键合有苯甲醛(BA)的聚合物BA-P(GMA-co-MMA);最后采用Adler方法,以BA-P(GMA-co-MMA)、苯甲醛及吡咯为反应物,在均相反应体系中,成功地实现了苯基卟啉(PP)在共聚物P(GMA-co-MMA)侧链的同步合成与键合,制得了卟啉功能化的线型大分子PP-P(GMA-co-MMA).通过FTIR及1H-NMR对功能大分子PP-P(GMA-co-MM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谱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其光物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大分子PP-P(GMA-co-MMA)具有与四苯基卟啉(TPP)相同的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随着侧链上PP键合量的增大,大分子PP-P(GMA-co-MMA)的Soret与Q吸收带的峰强均不断增强,而Q发射带的强度则呈现先增大后有所减弱的规律,这是由大分子内的能量转移所致.
王飞宇高保娇王蕊欣
关键词:苯基卟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光谱性能
N-取代丙烯酰胺温敏凝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过硫酸钾-四甲基乙二胺为氧化还原引发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了不同N-取代丙烯酰胺凝胶。研究了这些凝胶在DMF-H_2O混合溶剂中的溶胀性质。表明随取代基增大,凝胶的溶胀比减小。还研究了不同负离子单体、不同正离子单体以及正负离子单体同时存在时,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凝胶的溶胀性质。结果表明,正负离子单体对凝胶的溶胀性质影响极大,加入离子单体,NIPA凝胶在水中的溶胀比明显增大,对正负离子同时存在时的凝胶溶胀比亦进行了初步研究。
高保娇王昌华曹维孝
关键词:N-取代丙烯酰胺温敏凝胶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