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锦标

作品数:33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脑出血
  • 14篇出血
  • 10篇高血压
  • 8篇高血压脑出血
  • 7篇手术
  • 7篇救治
  • 6篇动脉
  • 6篇梗死
  • 5篇引流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4篇置管
  • 4篇颅内
  • 4篇大脑
  • 3篇动脉梗死
  • 3篇血管
  • 3篇置管治疗
  • 3篇中动脉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切除

机构

  • 29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徐州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徐汇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骆锦标
  • 15篇曹志恺
  • 14篇全伟
  • 14篇吕建平
  • 8篇肖国才
  • 6篇彭彪
  • 5篇钟文军
  • 5篇张昊
  • 5篇孙树杰
  • 3篇陈凡帆
  • 2篇曹志凯
  • 2篇谢伟
  • 2篇魏正怀
  • 2篇嘉志雄
  • 2篇全伟
  • 2篇罗东东
  • 1篇刘健康
  • 1篇朱颖洁
  • 1篇魏新华
  • 1篇庄京文

传媒

  • 6篇广州医药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3
  • 3篇2001
  • 1篇199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1994年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外科(510180)骆锦标,魏正怀外伤性脑室内出血较少见,我科1985年4月至1994年1月收治13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3例中男8例,女5例。1~4岁4例,10岁2例,13~28岁4例,61~73...
骆锦标魏正怀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病例报告
方体定向钻颅引流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附206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定向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2月应用定向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清除术技术治疗20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标...
骆锦标孙树杰曹志恺全伟吕建平
微创抽吸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微创抽吸坏死脑组织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60~80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46例年龄60~80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将其中采用微创抽吸联合侧脑室引流治疗的21例设为抽吸组,将采用保守治疗的25例设为保守组。比较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保守组和抽吸组1个月的病死率分别为68.0%(17/25)、9.5%(2/21),1周内早期脑疝发生率分别为68.0%(17/25)、14.3%(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和抽吸组6个月的死亡率分别为76.0%(19/25)、14.3%(3/21),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0~4分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2.0%(3/25)、61.9%(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保守组和抽吸组6个月的mRS 0~3分的比率分别为4.0%(1/25),23.8%(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抽吸坏死脑组织联合侧脑室引流可以降低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且具有安全性。
徐杭董成龙骆锦标王治瑜孙树杰陈茂刚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微创老年
脑出血定向置管治疗中吸引管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简化式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救治脑出血中吸引管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以了解所有类似手术方法的科学性、安全性。方法对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简化式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或血肿引流干净后,拔管前行CT脑血管造影重建(CTA、CTV),了解吸引管血肿穿刺路径、吸引管与颅脑相关血管构筑的关系。结果对所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置管术后CTA、CTV分析发现,吸引管在穿刺血肿靶点路径中均可安全滑过相关颅脑动脉及静脉,吸引管位置准确,引流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未见置管及引流过程中引流管明显损伤重要相关颅脑血管。结论简化式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中所选用的一次性软性引流管设计科学、合理,该手术是定向准确、微创、安全有效、廉价简便的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方法。
骆锦标孙树杰全伟曹志凯彭彪谢琦魏新华吕建平肖国才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脑血管造影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手术治疗与评价
2003年
目的 总结了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了8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了文献加以分析探讨。结果 8例中6例为儿童,男女之比为3:1,囊肿位于颈段3例,胸段例,颈胸交界2例,腰骶段1例。囊肿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椎管肠源性囊肿是先天性良性病变,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最好的选择。
全伟肖国才张昊骆锦标钟文军
关键词: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椎管外科治疗
11例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
2001年
目的 :总结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 11例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脑肿瘤 ,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则预后较差。结论 :对于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患者应及时诊断、及早治疗。
骆锦标肖国材全伟魏正怀
关键词:原发性淋巴瘤发病机制
早期定向置管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定向置管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06月至2019年01月采用方体定向抽吸术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16例。结果30 d的病死率为3/16(18.75%)。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立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老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疗效。16例手术患者中,3分6例(37.5%)(定义为中度残疾),4分6例(37.5%)(定义为中度至重度残疾),5分1例(6.25%)(定义为重度残疾),6分3例(18.75%)。以6个月mRS≤3定义为的预后良好率,为6/16(37.5%),6个月病死率为3/16(18.75%)。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方体定向抽吸坏死脑组织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可能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需要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陈茂刚于文素董成龙邓义军朱素文骆锦标王汉东孙树杰
关键词: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去骨瓣减压术老年MRS
神经导航引导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黄朝阳全伟骆锦标吕建平张昊钟文军曹志恺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的保留率,达到最大程度的功能康复。方法42例均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88%),次全切除5例(12%)。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4例(81%),面神经功能H—B分级Ⅰ、Ⅱ级14例(41%),Ⅲ、Ⅳ级12例(35%),Ⅴ、Ⅵ级8例(24%);听神经解剖保留16例(38%),功能保留8例(19%)。无手术死亡。结论应用显微镜外科技术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率及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
全伟肖国才彭彪骆锦标张昊谢伟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切除
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通过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的体积以及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变化,结合临床神经功能分级予以分析。结果本组24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19例(29.2%),48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42例(64.6%)术后1月GOS4.5分48例(73.8%),死亡1例(0.15%)。结论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定位准确、安全快捷、操作方便;同时能缩短血肿清除时间,减少出血后脑水肿反应。
林小义曹志恺黄柳军骆锦标全伟吕建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位技术尿激酶地塞米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