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先
- 作品数:68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及血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时呼吸参数改变对呼吸力学、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需单肺通气开胸手术病人,ASA Ⅰ-Ⅱ级,麻醉诱导后双腔支气管插管,所有病人均先采用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双肺通气30分钟后转为单肺通气,OLV期间在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为3组:小潮气量快频率组,常规潮气量组(B组),大潮气量慢频率组(C组),每组病人分别于OLV前,OLV后30 min、OLV后60 min、OLV后120 min(分别称为T1、T2、T3、T4)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结果OLV后各组间PO2差异无显著性。单肺通气后C组Ppeak及Raw值最大、显著高于A、B组(P〈0.05),与T1相比较显著增高P〈0.05,OLV后C组PaCO2低于A、B组(P〈0.05)。OLV后A组Ppeak及Raw最小,但OLV后A组PaCO2比其它两组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单肺通气时间延长PaCO2还有升高趋势。OLV后B组Raw高于A组(P〈0.05),但B组Raw保持在20 cmH2O·L^-1s^-1左右的正常水平,Ppeak为22.00 cmH2O左右,OLV后B组获得较好的通气效果,PaO2、SpO2、及PaCO2均较满意。结论单肺通气时采用常规潮气量组(VT=10 mL/kg,f=12次/min)对血气的影响相对其它两组小,Ppeak及Raw保持在合理水平,是较为合适的通气方式。
- 魏福生马龙先
- 关键词:单肺通气血气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是大脑缺氧时机体产生的一种重要转录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生存相关的细胞周期的稳定及能量代谢,对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存活、凋亡,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的调控产生重要作用;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着双重作用,且存在时相表达特点。通过调节体内HIF-1α的表达,能够为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损伤提供好的治疗干预途径。
- 王辉辉马龙先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 米诺环素缓解大鼠炎性痛的脊髓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缓解大鼠甲醛溶液炎性痛的脊髓机制。方法行为学实验:3~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模型组、溶媒对照组及米诺环素组大鼠于右后足背皮下注射10%中性甲醛溶液,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背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中溶媒对照组和米诺环素组在甲醛溶液注射前1h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米诺环素,观察各组大鼠缩足和舔爪等炎性痛行为。电生理实验:选取同上SD大鼠,制作离体脊髓纵切片。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米诺环素对脊髓背角胶状质(SG)神经元的自发性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IPSCs)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缩足和舔爪时间显著增加;与溶媒对照组比较,米诺环素组缩足和舔爪时间显著减少。对照组和米诺环素组sIPSCs的频率分别为(2.5±0.3)Hz和(5.2±0.6)Hz,米诺环素可显著增加SG神经元sIPSCs的频率(t=9.32,P〈0.05),而对其幅度元明显影响(t=1.54,P〉0.05)。去除细胞外液中的钙离子后,米诺环素用药前后sIPSCs的频率分别为(0.9±0.1)Hz与(0.9±0.1)Hz,振幅分别为(18.2±0.7)pA与(18.5±0.6)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0.82,均P〉0.05)。在细胞外液中加入谷氨酸受体阻滞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和D-α-氨基磷酸基戊酸(APV)后,米诺环素仍可增加sIPSCs的频率,分别为(2.0±0.1)Hz与(4.3±0.4)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1,P〈0.05)。在细胞外液中加入电压门控钠通道阻滞剂河豚毒素(TTX)后,米诺环素仍可增加IPSCs的频率,分别为(2.2±0.2)Hz与(5.2±0.5)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5)。结论米诺环素可缓解甲醛溶液诱导的炎性痛,这一效应与其增加脊髓背角SG神经元的抑制性�
- 户雪雪彭慧浈程小娥冯小金马龙先蒋昌宇柳涛
- 关键词:米诺环素疼痛测定神经元膜片钳术
- 苏醒期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对全身麻醉拔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用于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拔管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转入苏醒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n=25)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μg.kg-1(将右美托咪啶稀释成4μg.mL-1,输注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25)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方法和时间同Dex组。记录给药前(T1,基础值)及给药后10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10min(T5)、20min(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以及患者躁动、寒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苏醒期各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组患者拔管时HR无显著升高,拔管后HR(T4,T5)比基础HR慢(P<0.05),而NS组患者T3和T4的MAP、HR显著高于Dex组及基础值(P<0.05)。在T3-T6时间点Dex组RSS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Dex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静注0.4μg.kg-1右美托咪啶,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压和HR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
- 魏福生余桂媛马龙先赵为禄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全身麻醉拔管
- 病案讨论
- 马龙先
- 颈内静脉的影象学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确定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方法随机抽取 31例成年人的颈部核磁共振图象和 2 0例青年志愿者颈部超声图像 ,取甲状软骨上缘、环状软骨、第 7颈椎 3个横截面的图象 ,分别观察和测定动静脉前后关系、动静脉内外关系、静脉到皮肌的距离。 2 0例青年志愿者中 ,10例探头置于环状软骨平面的气管两侧 ,在枕肩仰卧、去枕仰卧位、头低足高 3种体位下 ,测定静脉的直径与呼吸的关系。结果 :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紧密相连 ;颈内静脉有从上到下依次在动脉的后面过渡到平行、前面的趋势 (P <0 .0 1) ;三个平面自上而下颈内静脉前壁与颈前皮肤的距离依次变短 (P <0 .0 1) ;颈内静脉的直径在相同的呼吸状态 ,肩枕仰卧位 <去枕头正仰卧位 <头低足高位 (P <0 .0 1) ,在所观察的体位颈内静脉的直径都是深吸气 <平静呼吸 <深呼气 (P <0 .0 1)。结论环状软骨平面颈总动脉外侧0 .
- 钱克俭周爱云马龙先陈世彪王宗朝赵为禄
- 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核磁共振
-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在癫痫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 :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运用于术中唤醒开颅手术切除癫痫病灶,为临床合理使用右美托咪啶提供参考.方法:拟择期行癫痫切除术(年龄18~45岁,18.5≤BMI<28,男女不限,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36例,分成3组,每组...
- 叶玲玲马龙先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药理作用癫痫手术
- 心脏移植术的麻醉处理2例报道
- 2003年
- 张红艳王宗朝马龙先
-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麻醉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
- 超声观察不同偏头位对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影响
- 目的:背景与目的:普遍认为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IJV)与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AA)重叠是颈内静脉置管(internal jugular vein ca...
- 汪剑冰马龙先
- 关键词:超声颈内静脉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4
- 2017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患者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65~9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研究组(NB组)和对照组(SA组),每组30例。NB组在超声引导下先行髂筋膜间隙阻滞(0.4%罗哌卡因50ml),然后行骶丛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20ml);SA组行轻比重单侧腰麻2.0~2.5ml(0.5%布比卡因2ml+灭菌注射用水1ml)。记录两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摆放体位前1min(T_1)、摆体位时(T_2)、手术切皮时(T_3)、手术开始后30min(T_4)、手术结束时(T_5)、术后24h(T_6)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辅助使用多巴胺、阿托品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NB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明显长于SA组(P<0.05)。T_1、T_2、T_6时N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SA组,T_3、T_5时N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SA组(P<0.05)。NB组使用多巴胺2例(6.7%),明显少于SA组的8例(26.7%)(P<0.05)。NB组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S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手术,可减轻摆放体位所致的疼痛,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且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
- 王雯霞马龙先
-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