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梅

作品数:70 被引量:259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资本
  • 13篇社会资本
  • 13篇农村
  • 11篇劳动力
  • 10篇农民
  • 9篇民工
  • 8篇实证
  • 8篇农村劳动力
  • 8篇农民工
  • 8篇就业
  • 7篇人力资本
  • 7篇劳动力转移
  • 7篇高铁
  • 6篇农业
  • 5篇农村劳动力转...
  • 5篇民族
  • 5篇民族地区
  • 5篇民族地区农村
  • 5篇经济带
  • 4篇经济发展

机构

  • 64篇贵州大学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天津社会科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66篇马红梅
  • 4篇冯军
  • 4篇金彦平
  • 3篇陈柳钦
  • 3篇罗春尧
  • 2篇王鹏程
  • 1篇张彩虹
  • 1篇黄思刚
  • 1篇黄雷
  • 1篇孟祥通
  • 1篇魏强
  • 1篇岳公正
  • 1篇王博
  • 1篇王鹏程

传媒

  • 4篇当代经济
  • 4篇开发研究
  • 4篇经济研究导刊
  • 3篇农业经济
  • 3篇贵州工业大学...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商业经济研究
  • 1篇科技与管理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当代贵州
  • 1篇经济论坛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西北人口
  • 1篇改革
  • 1篇中国物价
  • 1篇南方农村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别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融入影响研究--基于西南地区分位数回归实证调研结果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西南地区1454位农业转移人口实地调查结果统计,构建了城市融入指标体系,在性别差异视角下采用OLS与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其城市融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职业特征、学历、健康、社会资本与心理状态均对个体产生显著影响,原始社会资本对于融入程度中低段个体均产生负向效应,新生社会资本对于融入程度中高段个体均产生正向效应。对于男性,已婚抑制其中高阶段个体的城市融入,良好心理状态促进其中高阶段个体的城市融入;对于女性,已婚只对其融入程度较低的个体产生影响,务工时长与培训状况能够给其带来促进作用,心理状态显著程度小于男性。研究政策建议为应加大再教育建设的支出,提升新生社会资本量,提供心理咨询或援助,在不同城市融入程度与性别下采用不同推进措施,同时应更加注重男性的身体、心理状态建设与生理条件受限的女性后天继续教育建设。
马红梅田松
关键词:性别差异分位数回归
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基于DID模型对贵州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选取贵州省2007—2016年5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采用DID模型,从实际GDP总量以及实际GDP增长率的角度,分析开通高铁后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在短期内对该地区的实际GDP总量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实际GDP的增长速度有一定抑制作用。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大化高铁开通的积极效应,尽快享受到高铁带来的红利。
马红梅刘泽华杨丹丹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双重差分面板数据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内生资本视角的分析
2021年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人格特质三维视角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内生资本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内生资本对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融入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人格特质对心理融入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人力资本对心理融入能力影响不显著,社会资本和人格特质对经济融入能力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农业转移人口摆脱强市民化意愿与弱市民化能力的困境。
马红梅郝美竹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人格特质结构方程模型
农村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分析框架被引量:36
2012年
社会资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新解释范式。它是存在特定共同体之中的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引入社会资本理论来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问题,必须要结合中国农村的社会实际,不断强化和培育农村社会资本的积极效应,以提高现代中国农村的治理绩效。
马红梅陈柳钦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社会资本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效果检验与传导机制被引量:6
2022年
选取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影响;其非线性影响在东部地区中存在“收敛门限”,在中西部地区体现为“加速门限”;消费需求和技术创新都在传导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对东部地区而言技术创新水平没有中介作用。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因地制宜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形成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建议: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运用数字普惠金融刺激内需、助力技术创新,强化数字普惠金融监管。
马红梅赵志尚
关键词:区域异质性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的现实情况以及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的迫切需求,研究利用2004—2017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老龄化通过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进而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且随着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跨过单一门槛,老龄化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由不显著转变为正向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可推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显著提高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此外,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变化,由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会呈现“倒U”形的演变趋势。
马红梅杨月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效应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验证及耦合协调发展:西部例证被引量:2
2020年
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并进行交互胁迫关系验证,综合耦合协调度与相对发展度概念,提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四阶段稳态"划分方式,并分析西部11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相对发展度逐步降低,稳态阶段有序更替;协调发展存在明显的"西北-西南"区域差异,且存在耦合协调发展凹地,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
马红梅马闯
关键词:城市化稳态
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资本研究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明显,地域、历史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必然也会给各个地区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打上独特的烙印。贵州省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属多民族的省份,也是全国著名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看,这里的贫困...
马红梅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劳动力转移非正规就业
文献传递
绿色能源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以木质煤产品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从绿色能源产品逐步进入中国能源消费市场的原因谈起,并以木质煤产品为例,分别从产品自身分析、产品目标消费群分析、能源消费市场价格体系分析3个方面讨论木质煤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问题,分析出能源产品之间相对竞争力的走势变化,结合以上分析结果以及各种绿色能源产品的相似性,得出绿色能源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相应结论。
黄雷张彩虹马红梅
关键词:绿色能源市场价格体系
“去中心化”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逆向选择的分析
2017年
本文基于"去中心化"理论与样本指标数据间的对比,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逆向选择",通过完善近郊城镇基础产业建设,使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逐渐回流到周边城镇创业或继续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以此扩大就业并减轻城市过度膨胀的弊端。
马红梅王鹏程
关键词:去中心化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创业农业产业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