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安

作品数:247 被引量:315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85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2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5篇化学工程
  • 73篇理学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冶金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0篇刚石
  • 138篇金刚石
  • 77篇高温高压
  • 41篇单晶
  • 36篇高温
  • 35篇高温高压合成
  • 33篇宝石级
  • 31篇温度梯度法
  • 31篇金刚石单晶
  • 29篇触媒
  • 28篇宝石级金刚石
  • 24篇热电材料
  • 20篇晶体
  • 16篇合成金刚石
  • 15篇氮化
  • 15篇添加剂
  • 15篇六面顶
  • 15篇聚晶
  • 14篇有限元
  • 12篇陶瓷

机构

  • 244篇吉林大学
  • 90篇河南理工大学
  • 29篇牡丹江师范学...
  • 11篇吉林师范大学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 8篇长春理工大学
  • 6篇上海出入境检...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铜仁学院
  • 5篇湘潭大学
  • 4篇北华大学
  • 4篇洛阳理工学院
  • 4篇燕山大学
  • 3篇焦作师范高等...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47篇马红安
  • 211篇贾晓鹏
  • 55篇臧传义
  • 46篇李尚升
  • 38篇郑友进
  • 37篇李小雷
  • 34篇宿太超
  • 25篇肖宏宇
  • 24篇胡强
  • 22篇田宇
  • 22篇郭伟力
  • 20篇周林
  • 20篇任国仲
  • 19篇贾洪声
  • 19篇邹广田
  • 18篇韩奇钢
  • 18篇秦杰明
  • 17篇陈立学
  • 16篇李瑞
  • 15篇李勇

传媒

  • 49篇超硬材料工程
  • 35篇金刚石与磨料...
  • 17篇功能材料
  • 15篇高压物理学报
  • 13篇物理学报
  • 11篇人工晶体学报
  • 8篇2005中国...
  • 6篇2004年中...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2006中国...
  • 5篇中国超硬材料...
  • 4篇原子与分子物...
  • 3篇硅酸盐学报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核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工业金刚石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19篇2011
  • 25篇2010
  • 21篇2009
  • 34篇2008
  • 21篇2007
  • 19篇2006
  • 28篇2005
  • 12篇2004
  • 4篇2003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铁基烧结助剂制备PCD及其微观形貌和烧结机理分析
通过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再生长烧结方法,采用细粒度金刚石微粉作原料,铁基金属微粉作烧结助剂,在国产六面顶超高压设备上进行了金刚石聚晶(PCD)的制备.研究了铁基金属和金刚石微粉体系再生长烧结的温度压力条件,并通过X-ray衍...
马红安陈立学郭伟力胡强贾晓鹏
关键词:金刚石聚晶
文献传递
高温高压下氮氢协同掺杂对{100}晶面生长宝石级金刚石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在压力为5.5—6.2 GPa,温度为1280—1450℃的条件下,利用温度梯度法详细考察了氮氢协同掺杂对{100}晶面生长宝石级金刚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伴随合成腔体内氮、氢浓度的升高,合成条件明显升高,金刚石生长V形区间上移;晶体的红外光谱中与氮相关的吸收峰急剧增强,氮含量可达2000 ppm,同时位于2850 cm 1和2920 cm 1对应于sp3杂化C—H键的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红外特征峰逐渐增强,表明晶体中既有高的氮含量,同时又含有氢.对晶体进行电镜扫描发现,氮氢协同掺杂对晶体形貌影响明显,出现拉长的{111}面,且晶体表面上有三角形生长纹理.拉曼测试表明,晶体的峰位向高频偏移、半峰宽变大,说明氮、氢杂质的进入对晶体内部产生了应力.本文成功地以{100}晶面为生长面合成出高氮含氢宝石级金刚石单晶,在探究氮氢共存环境下金刚石生长特性的同时,也可为理解天然金刚石的形成机理提供帮助.
房超贾晓鹏颜丙敏陈宁李亚东陈良超郭龙锁马红安
关键词:金刚石高温高压温度梯度法
Skutterudite类热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制备与性质研究
<正>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将热能和电能进行直接转换的功能材料,在能源、环境和国防等关键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提高热电材料的转换效率是当今热电材料研究的热点。本工作采用高温高压(HPHT)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复合掺杂型方钴矿(Sku...
马红安贾晓鹏孙海瑞
文献传递
铁磁性二氧化铬的高温高压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铁磁性二氧化铬的高温高压制备方法属于铁磁性氧化物制备的技术领域。以三氧化铬为原料,制备是在高温高压装置中进行的;首先将原料装入高压合成组装块中,置于高温高压装置的腔体内;然后将腔体内压强升高到1~5GPa,温度升...
温戈辉赵强范印波马红安贾晓鹏邹广田
文献传递
高压制备AgSbTe2的微结构及高温电学性能研究
2014年
采用高压合成技术,制备出了热电材料AgSbTe2,并且研究了AgSbTe2样品微结构和高温电学输运性质。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高压合成的AgSbTe2样品中含有微量的Sb2Te3,电子能谱测试结果表明Ag、Sb、Te 3种元素分布很均匀。电学性能测试表明,在高压的作用下,AgSbTe2样品的载流子浓度增大;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电导率降低,Seebeck系数增大。4 GPa高压合成的AgSbTe2样品在573 K温度下具有最高的功率因子(约18.1μW/(cm·K2))。
樊浩天宿太超李洪涛朱红玉郑友进刘丙国胡美华李尚升马红安贾晓鹏
关键词:微结构电学性能功率因子
铁触媒表面的氧化铁包覆层对金刚石成核的影响
2005年
在国产SPD 6×1200型六面顶压机上,研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铁触媒表面的氧化铁包覆层对金刚石成核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7GPa和1600℃的条件下,铁触媒表面的氧化铁包覆层与石墨碳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了F e3O4和F eO,同时包覆层内部的铁熔融渗出,并与石墨碳源接触,促使了金刚石的成核生长。与纯铁触媒相比,氧化铁包覆层对金刚石成核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包覆层厚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更明显。文中同时还借助穆斯堡尔谱、X-ray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手段,对上述实验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秦杰明马红安郑友进田宇贾晓鹏
关键词:金刚石成核高温高压
高耐热性金刚石复合材料的高压合成及其物相研究
2018年
如何提高金刚石等超硬材料的耐热性对其应用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在高温高压(HPHT,5~6 GPa,1 620~1 720 K,3~5 min)烧结条件下块体金刚石复合材料(D-cBN-B4C-Co-Al-Si)的合成和表征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结样品中存在金刚石,cBN,B_4C,B_xSiC,AlCo,AlN等物相.值得注意的是,合成样品的初始氧化温度为1520 K,其值远远高于金刚石,cBN和B_4C的初始氧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归因于在烧结过程中形成B—C、C—Si共价键和B_xSiC固溶体.该项研究获得的成果有助于制备具有耐高温的复合超硬材料.
贾洪声茹红强朱品文朱品文刘宝昌鄂元龙左斌左斌李季李海波贾晓鹏
关键词:高温高压金刚石复合材料高耐热性
热电材料CoSb_3的高压制备及电学性质研究
2012年
利用高压方法制备了二元方钴矿结构热电材料CoSb3,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研究了CoSb3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并对其室温下的电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XRD测试发现高压方法能够快速(约20 min)制备出单相的CoSb3.SEM测试显示高压方法制备的样品晶粒细小且致密较高.室温下电学测试表明:随合成压力的升高,CoSb3的Seebeck系数增大,电导率减小.
朱红玉宿太超常智渊李小雷李尚升胡强马红安贾晓鹏
关键词:热电材料SEEBECK系数电导率
氮杂质对人造金刚石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触媒渗氮方法,用触媒Co(纯度99.99%)渗氮,经不同酸洗时间后与SK2石墨合成,获得人造金刚石晶体.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和摄谱方法研究氮杂质对人造金刚石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造金刚石样品中顺磁氮占总氮体积分数的比例随总氮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金刚石变脆,抗压强度降低,颜色由黄变绿.
张颖徐世艳陈立学朱品文马红安郭伟力贾晓鹏邹广田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抗压强度
添加剂硼对纯铁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研究了添加剂硼对纯铁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的影响。实验中将不同比例的无定形硼粉直接添加到石墨-纯铁粉末体系中并均匀混合,以此方式,将硼掺杂到高温高压合成的金刚石单晶中。实验结果表明,随硼添加比例的不同,合成金刚石的最低压力点也不同;同时,通过不同添加比例的硼合成出金刚石的颜色,可得知该方法对提高金刚石内硼含量的有效性。实验还发现,当硼添加比例一定时,合成温度对合成金刚石的特性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张健琼马红安臧传义姜一平贾晓鹏
关键词:高温高压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