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及R型菌株生物学特性和产生原因的探讨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报告了布鲁氏菌非典型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犬种布氏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其它种布氏菌2~8倍的特性,同时完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布氏菌毒力无线性关系,并对羊种布氏菌S型、R型或I型及非典型株OMP、SDS-PAGE图谱进行了比较,找出非典型菌株不能用常规鉴定方法定种的可能原因,同时对出现非典型株原因进行了探讨。
- 李元凯邱海燕马烨尚德秋
- 关键词:布鲁氏菌过氧化氢酶外膜蛋白
- 布鲁氏菌亲水性蛋白对电泳图谱成型影响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提取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过程中发现在光滑型、粗糙型、非典型菌细胞中都存在着一组亲水性的小分子蛋白(MW<28kD),实验证明,这组小分子蛋白的存在是获得清晰,真切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电泳图谱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推测小分子亲水性外膜蛋白参与了布鲁氏菌已被公认的三组外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它是外膜蛋白达到综合平衡的必要组成部分。
- 马烨武素怀何利华尚德秋李兰玉
- 关键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研究景怀奇徐建国邵祝军姜淑贤马烨武素怀尚德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Ye)是人类和动物肠道致病菌。近年来国际上对该菌的研究已引起高度重视,其原因不仅在于该菌能引起腹泻,还由...
- 景怀奇徐建国邵祝军姜淑贤马烨武素怀尚德秋
-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聚合酶链反应
- 致病性耶尔森氏菌PCR扩增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为了解不同来源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和不同血清型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及假结核耶尔森氏菌(PTB3)的遗传学差异。方法使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结果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的扩增主带型相似,而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差异较大;不同来源的鼠疫耶尔森氏菌株RAPD图谱亦有细微差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以及同一血清型不同来源株的RAPD亦有较大差异。这为耶尔森氏菌更进一步的分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外,还根据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肠毒素基因设计了一对引物,将7个血清型66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氏菌分成两组,一组的扩增为预期的289bp片段,另一组为约200bp的片段。结论实验表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可以通过RAPD和其它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加以区分。使用RAPD技术可对同一血清型不同来源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进行更进一步分型。上述方法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景怀奇马烨徐建国姜淑贤张维妍陆桂珍
- 关键词:耶尔森氏菌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 犬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特征及宿主牦牛对其外膜蛋白的影响
- 1992年
- SDS—PAGE揭示出犬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具有布鲁氏菌属的共同性,同时也具有其种的特征性。其独特表现为:具有一组非热修饰蛋白成分;且其微孔外膜蛋白解聚后除解聚成正常单体外,还有一组特殊的热修饰组分,此二成分受不同宿主影响而有所差异。
- 何利华武素怀马烨尚德秋李兰玉
- 关键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SDS-PAGE犬种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研究近况被引量:10
- 1997年
- 景怀奇姜淑贤邵祝军马烨
-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 羊种布鲁氏菌16M不同生物型及非典型株间微孔蛋白的结构变化规律被引量:1
- 1993年
- 羊种布鲁氏菌16M不同生物型及非典型株间微孔蛋白结构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光滑型菌外膜上的脂多糖不同程度的脱落导致16M光滑型向16M中间过渡型与粗糙型转变,表现为16M中间型与粗糙型微孔蛋白SDS-PAGE电泳谱型与16M光滑型的谱型基本相同,仅有清晰程度与单体迁移的改变。与此对照羊种光滑型布鲁氏菌微孔蛋白自身的变异,是羊种布鲁氏菌在光滑型基础上向非典型株转变的原因。
- 马烨武素怀何利华尚德秋李兰玉
- 关键词:羊种布鲁氏菌布鲁氏杆菌
- 提取程度及电泳上样量对布氏菌外膜蛋白电泳图谱恒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1993年
- 由于难以从布氏菌的外膜蛋白中将干扰因素多糖成分去除到恒定水平的最低限度,迄今未能获得可用于分类的恒定的外膜蛋白电泳图谱。我们最大限度地提取出外膜蛋白及牢固附于其上的多糖成分;在电泳过程中又以超载的手段促使该二成分的相互作用达到综合平衡状态。由此可以消除不等程度多糖的干扰而产生的外膜蛋白电泳谱带的不恒定。为揭示了不同种布氏菌微孔蛋白热解聚前后电泳谱带变化规律及其所表现出的种的特异性奠定了基础。
- 武素怀姜淑贤马烨何丽华尚德秋李兰玉
- 关键词:外膜蛋白布鲁氏杆菌电泳图谱
- 布鲁氏菌组分抗原E化学实质的研究
- 1997年
- 从羊种布鲁氏菌16M中提出的化学组分抗原E包含了菌细胞中大分子蛋白、核酸、完整的菌壁多糖及脂多糖,通过化学处理及修饰提取方法可不同程度使脂多糖丢失。结合动物试验结果,揭示出脂多糖与E抗原免疫原性的内在关系。
- 武素怀何利华尚德秋李兰玉马烨
- 关键词:布鲁氏菌化学组分脂多糖
- 布氏菌破碎程度对其外膜蛋白提取的影响被引量:1
- 1992年
- 在提取外膜蛋白的过程中,超声波击碎布氏菌细胞是简单易行的起始步骤,所以人们极易忽视它所要求的科学性。我们发现菌细胞的浓度要有一定范围,破裂程度又要求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保证布氏菌不同组分的外膜蛋白在不同批次的提取中均能被恒定地提出的首要前提。
- 武素怀姜淑贤马烨何利华尚德秋李兰玉
- 关键词:超声波外膜蛋白布鲁氏杆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