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宗斌

作品数:115 被引量:871H指数:20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0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8篇棉花
  • 18篇杂交
  • 18篇杂交棉
  • 17篇光合特性
  • 14篇抗虫
  • 14篇基因
  • 12篇施氮
  • 11篇纤维品质
  • 10篇生理特性
  • 9篇短季棉
  • 9篇栽培
  • 9篇生长发育
  • 9篇套种
  • 8篇氮肥
  • 8篇氮量
  • 8篇施氮量
  • 8篇抗虫棉
  • 7篇高产
  • 7篇成铃
  • 6篇氮素

机构

  • 113篇河南农业大学
  • 46篇河南省农业科...
  • 22篇开封县棉花办...
  • 13篇河南省种子管...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职业...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浙江省农业技...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商丘市...
  • 1篇阿克苏职业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棉种业科技...

作者

  • 113篇马宗斌
  • 78篇李伶俐
  • 46篇朱伟
  • 39篇谢德意
  • 39篇房卫平
  • 20篇张东林
  • 19篇杜远仿
  • 13篇刘桂珍
  • 12篇刘伟
  • 11篇严根土
  • 10篇刘伟
  • 8篇汪敏
  • 8篇贾文华
  • 7篇黄群
  • 7篇杨铁钢
  • 5篇台国琴
  • 5篇林同保
  • 5篇李文
  • 5篇李志坤
  • 4篇何建国

传媒

  • 2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棉花
  • 18篇河南农业科学
  • 8篇植物营养与肥...
  • 8篇棉花学报
  • 6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总论与大学生宏观发展战略素质的培养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忽视学生宏观发展战略素质培养的现状,通过开设农业总论课程及多年的教学实践,不仅使学生学会用系统论的观点认识农业,而且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宏观发展战略素质。
赵全志胡跃高侯亚兵杨青华马宗斌
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增长快,衰减慢;而施N 375 kg/hm2时衰减快,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棉花生长前期(7月5日)各处理间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差异不显著。到中后期,施氮量则对这些指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施N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但施N 300、375 kg/hm2,与施N 225 kg/hm2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施N375 kg/hm2,在植株生长后期这些指标反而比施N300 kg/hm2处理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总铃数、烂铃率和生物产量随之增加,收获系数下降。施N0~300 kg/hm2,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N375 kg/hm2则下降。衣分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N 0~225 kg/hm2,子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而施N300 kg/hm2时,子棉产量比施N225 kg/hm2的仅增产1.66%,施N375 kg/hm2水平,其子棉产量比施N225和300 kg/hm2处理减产2.23%和3.92%。此外,施氮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N225~300 kg/hm2范围内,有利于显著提高杂交棉主茎叶光合生理活性,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显著提高杂交棉产量。
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关键词:杂交棉施氮量光合生理特性
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审定和利用情况概述被引量:2
2020年
回顾了1985―2019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的审定和利用工作,概述了审定品种的数量、类型、抗病虫性以及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总结了河南省棉花的主推品种及其主推年份和种植面积,以期为棉花品种的选育、审定和利用以及稳定棉花生产提供参考。
刘桂珍刘伟邢帅军李武马宗斌周关印
关键词:棉花品种审定推广应用
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试验采用2个播期配合4个密度研究了短季棉豫早73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麦收前5月2 0日播种,种植密度为11.2 5万株/hm2 的棉花生育进程与棉花的最佳生长季节较为吻合,叶面积系数大,单株结铃增加,较其他处理增产4 .7%~81.8% ;如果推迟到麦收后6月5日播种,将密度增加到13.5 0万株/hm2 ,也能取得较高的产量。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
关键词:棉花播期
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不同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发育的影响,2014年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区大田条件下,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采用一年一熟地膜覆盖种植,施肥总量按照225 kg·hm-2,设计了4种施氮方式(底肥∶花铃肥∶盖顶肥)处理,分别是0∶0.4∶0.6(T1),0.2∶0.4∶0.4(T2),0.4∶0.4∶0.2(T3),0.6∶0.4∶0(T4),研究了氮肥运筹对棉花赘芽生长、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品种不同器官赘芽数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枝>果枝>主茎,赘芽干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叶枝>主茎>果枝。棉花生育前期和后期赘芽发生较多,棉花生育中期赘芽发生较少。施氮方式对棉花赘芽发生有一定影响。总体上看,氮肥过度前移(T4)或过度后移(T1),均易导致棉花赘芽发生和生长量的增加,而T3施氮方式的赘芽发生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采用该施氮方式时,在大量开花结铃的生育中期,棉花叶面积指数(LAI)较大,单位叶面积承载的生殖器官较多,生殖器官干质量/营养器官干质量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施氮方式的棉花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3>T2>T4>T1。T3处理的单株铃数、铃重、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比T4处理增加了7.79%,2.27%,10.23%和11.01%。因此,在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氮肥过度前移或后移,以及减少施氮次数均不利棉花赘芽的控制、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刘伟李志坤马宗斌严根土李伶俐朱伟汪敏
关键词:棉花施氮方式干物质积累
不同施氮水平对早熟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李伶俐马宗斌谢德意房卫平
关键词:光合特性施氮水平早熟棉品种(系)氮素营养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体系构建与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简述了开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对农业院校农学类专业新开设的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体系进行了设想与构建。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
王群马宗斌郝四平李潮海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
转基因抗虫棉凯丰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2011年
凯丰16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熟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9年以(豫2067石远321)F2为母本,以本单位从转基因抗虫棉GK12品种中自选优系9901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材料经过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而成。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2009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
马宗斌杜远仿贾文华刘桂珍李伶俐朱伟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栽培技术要点选育抗病性鉴定
麦套不同熟性棉复合群体的生产力及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8
2003年
The eco physiology and productivity of 6 2 2 wheat early maturing cotton middle maturing cotton were studied in 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6 2 wheat middel maturing cot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wheat harvested, the LAI of cotton increased fast, the leaf area duration(LAD) and CGR were raised obviously, the dry matter rose rapidly, and the accumulated amount was larger than CK. Light use efficiency was 1.13%, 21% more than CK. The effective blossom period was extended 18 d, and the lint yield in both 1998 and 1999 was over 2250 kg·hm -2 ,21~22% more than CK.
李伶俐谭金芳李文马宗斌孙敦立杜远仿
关键词:麦田套种棉花生产力生理生态特性
不同施氮量和鸡粪对棉花氮、磷、钾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在中产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鸡粪及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品种豫杂37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范围内,増施氮肥促进豫杂37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配施鸡粪比施等量氮、磷、钾的纯化肥促进效果好;施氮在0-337.5 kg/hm^2范围内,铃数和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籽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施鸡粪处理的籽棉产量比施氮225 kg/hm^2处理的高1.8%,表明等量氮、磷、钾条件下,配施鸡粪比单施化肥效率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而配施鸡粪的氮肥利用率比施等氮量化肥处理略有提高。
谢德意房卫平李伶俐马宗斌杜远仿张东林
关键词:棉花施氮量鸡粪氮磷钾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