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
- 作品数:18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中国近海风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对中国近海1979—2018年的风能分布开展多时空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近海风能丰富的区域分布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的沿海海域;中国近海风能的年际震荡明显;秋冬两季风能优于春夏两季,12月达到最高值,5月达到最低值;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平均风功率密度的日变化呈现夜晚大于白天的特征,其中渤海北部和黄海北部海域在14时左右达到最小值,00时左右达到最大值。
- 王剑李响韩雪张蕴斐王晨琦
- 关键词:风能资源日变化
- 华南汛期降水与南半球关键系统低频演变特征被引量:20
- 2011年
- 利用1960—2008年华南地区71个站逐日降水量和NCEP/NCAR南半球逐日海平面气压(SLP)场再分析资料,采用多锥度方法奇异值分解(MTM-SVD)统计诊断方法,重点分析了华南地区4—9月汛期降水及同期南半球关键系统低频演变特征。MTM-SVD的LFV谱分析表明:华南汛期降水具有30~60 d低频振荡和5~7 d的变化特征;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系统具有30~60 d低频振荡、10~20 d双周振荡及5~7 d和2~3 d的变化特征;马斯克林高压系统则具有30~90 d低频振荡和双周振荡特征;跟踪华南汛期降水与南半球SLP场的30~60 d低频振荡的时空耦合演变过程显示,南半球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系统由强(弱)到弱(强)的演变过程对应华南降水的多雨带由西南(东北)向东北(西南)的转移。华南南部多雨带的变化与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变化趋势及位相一致,而北部多雨带则和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SLP场的变化趋势相反。
- 张婷魏凤英韩雪
- 关键词:汛期降水
- 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分布结构及其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6年
- 分析了1899-2003年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典型空间分布模态,在此基础上将海平面气压和长江中下游梅雨量相对数序列进行年代际和年际尺度分离,分析海平面气压年代际尺度的气候背景和年际尺度变化与梅雨相应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综合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高纬地区与中纬地区的环状模态环流变化是近百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典型的主导分布结构,无论是年代际尺度还是年际尺度变化均有十分清晰的表现;(2)从年代际尺度而言,当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高纬地区与中纬地区位相相反的分布结构处在较强(弱)的气候背景时,长江中下游梅雨通常处于偏多(少)时期;海平面气压和梅雨在年际尺度上的关系与年代际尺度的情形相反,即在前期春季位相相反的分布结构较弱的年份,夏季长江中下游梅雨容易偏多,反之亦然;(3)逐步回归结果也证实,海平面气压的年代际变化和前期春季年际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异常起重要作用.
- 魏凤英宋巧云韩雪
- 关键词:海平面气压长江中下游梅雨
- 东亚冷空气的变化趋势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中国194站1951年1月1日—2003年5月31日逐日气温资料,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东亚地区不同强度冷空气的变化趋势;文中将冷空气入侵我国的3条主要路径进行了定义,明确了每年不同路径发生的次数,并得出不同路径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全国大部中强冷空气和寒潮年发生次数呈减少趋势,但少部分地区出现中强冷空气年发生次数增多趋势。就路径而言,西路冷空气年发生次数同比中、东两路减少趋势明显;就季节而言,冬季冷空气发生次数同比秋、春两季减少明显。
- 黄焕卿韩雪
- 关键词:冷空气气候特征
- 山西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
- 使用山西省内59个测站1961-2005年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的海表温度等资料,首先定义了表征山西干旱程度的指数;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功...
- 姚彩霞魏凤英韩雪任璞杨英郭俊龙
- 关键词: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年代际变化年际变化
- 文献传递
- 山西干旱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被引量:11
- 2007年
- 使用山西省内59个测站1961—2005年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资料和同期北半球500hPa高度、北太平洋10°S^50°N、120°E^80°W范围的海表温度等资料,首先定义了表征山西干旱程度的指数;使用三次样条函数及功率谱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干旱的气候特点及其前兆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山西干旱不仅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此外还具有2年、3.5年和5.6年的显著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原华北多尺度组合干旱预测模型进行了改进与调整,建立了山西干旱的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预测效果检验。2000—2005年各月、季独立样本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对山西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姚彩霞魏凤英韩雪任璞杨英郭俊龙
- 关键词:多尺度干旱预测
- 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1948—2010年NCEP/NCAR再分析潜热通量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分析了夏季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潜热通量变化时空格局的关系。结果显示,热带东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线性减小趋势;潜热通量还具有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热带太平洋潜热通量第一模态时间系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相关系数表现为"南正北负"型分布,表明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潜热通量减少可能是造成我国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夏季降水明显偏多,东北、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明显偏少的影响因素之一。进一步分析表明,热带东太平洋潜热通量异常偏少时,造成东亚地区500hPa位势高度场异常偏高,形成向南的水汽输送异常,并可能通过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年际变化影响中国夏季降水分布。
- 刘娜王彰贵凌铁军韩雪蔡怡
- 关键词:潜热通量热带太平洋中国夏季降水
- 气候信号检测新方法在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 本文引进了气候诊断分析的一种新方法一MTM—SVD,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它与一般EOF、SVD、谱分析和小波分析在原理和功能上的差异和特色。作为应用实例,将MTM—SVD用于分析1951~200O年1~12...
- 韩雪
-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降水气候诊断
- 文献传递
- 我国冬季气温的趋势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逐月气温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数据中心提供的大气环流数据、NOAA提供的全球海表温度数据及美国冰雪中心的海冰数据,分析了1951—2011年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两种典型空间分布型态-全国一致型和南北相反型,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这两种分布型态均具有显著的趋势变化特征。同时,分别探讨了大气环流及外强迫因子的趋势变化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趋势变化的海温(冰)等外强迫因子与东亚大气环流系统之间的相互配置及贡献。结果表明,强的热带海温异常变化是影响东亚大气环流及冬季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外强迫因子。当热带印度洋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同时偏高(低)时,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偏弱(强),AO处于正(负)位相,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冬季气温呈一致偏高(低)变化;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偏高(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弱(强),AO指数为负(正)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弱(强)的配置时,冬季气温易呈北冷(暖)南暖(冷)趋势变化。
- 韩雪陈幸荣李荣滨
- 关键词:冬季气温大气环流因子三次样条函数
-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东亚垂直环流结构及其预测试验被引量:10
- 2010年
- 本文在分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基础上,从东亚高、中、低层大尺度环流异常着手,选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有显著影响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分别应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法两种统计降尺度方法,以动力气候模式CAM3.1预报输出的大气环流预报因子为基础,以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典型空间分布型为预报对象,建立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并对1981~2000年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进行回报试验。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4类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式,且具有显著的准2年和年代际尺度振荡周期;东亚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异常的特定配置,对东部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型有显著影响;使用两种降尺度方案建立的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模型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具有一定的预报技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力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报效果。
- 韩雪魏凤英
-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统计降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