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燕

作品数:47 被引量:277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农户
  • 7篇农业
  • 5篇玉米
  • 4篇林产
  • 4篇节水
  • 4篇节水灌溉
  • 4篇花生
  • 4篇灌溉
  • 3篇东北三省
  • 3篇烟草
  • 3篇意愿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中国农业
  • 3篇数据包络
  • 3篇数据包络分析
  • 3篇农村
  • 3篇林农
  • 3篇林业
  • 3篇化肥
  • 3篇集体林

机构

  • 4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辽宁省烟草专...
  • 1篇通辽市种子管...

作者

  • 47篇韩晓燕
  • 28篇吕杰
  • 8篇翟印礼
  • 3篇陈迪
  • 3篇张慧琴
  • 3篇沈屏
  • 2篇陈珂
  • 2篇董岩
  • 2篇席晓玲
  • 2篇金雪
  • 2篇张晓男
  • 1篇于贞彩
  • 1篇周静
  • 1篇马丽
  • 1篇何丹
  • 1篇刘洪彬
  • 1篇李志刚
  • 1篇王龙宪
  • 1篇孙丽
  • 1篇周丹娟

传媒

  • 9篇农业经济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第三届中国林...
  • 1篇新农业
  • 1篇玉米科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林业经济
  • 1篇辽宁经济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农村经济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农土地规模化流转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烟田规模化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种植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辽宁省传统烟区的烟农调查数据,在烟田流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烟农规模化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周丹娟吕杰韩晓燕于贞彩
关键词:烟草影响因素
辽宁粮食保障能力与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以辽宁省两大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年鉴中生产、口粮消耗数据及饲料消耗系数等数据折算对比辽宁省粮食生产量和消耗量,对辽宁省粮食保障能力做出定量判断;通过分析提出辽宁粮食生产发展的目标定位及粮食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辽宁玉米生产应以保障稳产能力和提高利用率为目标,解决玉米生产的环境友好问题、与畜牧业融合发展问题,通过发展青储玉米、专用玉米、延长产业链等达到消化库存,实现玉米产业良性循环的目的;辽宁水稻生产能力建设任重道远,应继续提高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水平。
韩晓燕张泽滨吕杰
关键词:粮食生产农业支持政策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趋同研究
本文旨在对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进行历史的纵向和区域的横向比较研究,评价我国农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农业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影响因素,为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本文从...
韩晓燕
关键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政策
文献传递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辽宁省不同玉米主产区的调查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以辽宁省玉米主产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行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应用水平和优化支持政策提出科学依据及对策建议。[方法]基于2016年、2017年347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样本数据,选择农户经营规模、农户家庭与个体特征、农业生产、区域虚拟变量等因素,构建有序Logit模型,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经营规模、户主年龄、接受培训情况、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壤肥力认知状况等,结果表明:一是农户经营规模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关系,而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二是农户户主年龄、农户接受相关培训次数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分别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而且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依然显著;三是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呈正向显著关系,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影响不显著;四是农户对土壤认知程度对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但加入区域域虚拟变量后,影响呈负向显著关系。[结论]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受到经营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改善农户地力提升技术选择行为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区域特征,采取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如合理的相关技术培训、采取更加合适的补贴形式,增强农户对土壤、化肥的科学认知,鼓励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
吕杰马新阳韩晓燕
关键词:有序LOGIT模型玉米主产区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农户花生适度种植规模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标,当种植规模为2.67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生种植布局;加快农村生产组织规模建设,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推广花生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增加农业生产财政支持,丰富农业生产金融和保险项目;综合开发农产品流通与市场潜力,不断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王晓梅韩晓燕吕杰
关键词:农户花生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经济效益差异分析——基于阜新试验区和农户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对阜新地区农户和典型试验区的调查,从作业费用、物质费用、总投入产出及节省用工四个方面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通过减少耕作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机械费用和用工费用,通过大型机械的精耕播种减少了种子和化肥的投入费用,但由于2008年农户才开始大面积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因此化肥费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减少,相反略有增加。而通过减少生产环节和大型机械的采用,保护性耕作的省工效果极为明显,主要体现在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
吕杰马丽韩晓燕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美国森林资源现状与增长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文献和统计数据描述了美国森林资源现状,对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森林地资源和森林蓄积量增长进行了介绍,并按地域、权属、立木尺寸等分组标准分析了森林地和森林蓄积量增长的构成,结合美国森林资源管理政策,阐述了对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启示。
韩晓燕沈屏何丹
关键词: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管理
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化肥减量逻辑:替代和匹配——基于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被引量:14
2022年
基于替代和匹配双重视角构建农业生产性服务影响化肥减量的理论逻辑框架,利用东北三省40个行政村741户玉米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从替代视角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化肥减量的影响,并从农地规模的匹配视角进一步分析差异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化肥减量,且不同类型农业生产性服务减量效果存在差异,综合施肥服务的减量效果优于单纯的机械施肥服务;不同规模农户对自主生产和委托生产的选择差异对化肥减量产生差异化的影响,随着农地规模的扩张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化肥减量效果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因此,建议应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助力农业减量化、鼓励农业生产性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推进服务型和自主型的差异化减量路径。
刘浩韩晓燕薛莹吕杰
关键词:化肥减量
农户采纳节水灌溉的经济及技术评价研究——以通辽市玉米生产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技术的经济效益及技术效果对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通辽市农户玉米生产田块尺度的调查数据,从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收益、技术使用的产量效果两方面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经济及技术评价,目的是分析不同推广条件的影响,考量技术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户、经营规模30-50亩、高中及以上学历、一兼农户等条件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更高的比较优势。该区域玉米生长期最佳用水量处于200m^3/亩到300m^3/亩区间。玉米节水灌溉的增产效果在10kg/亩左右,成本收益效果在130元/亩左右。因此,节水灌溉能够显著节约农户生产成本,实现粮食增产,适宜在有条件地区推广使用。
吕杰金雪韩晓燕
关键词:节水灌溉经济评价生产函数
辽宁省烟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新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随着辽宁省烟草生产的发展,旧的生产组织形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烟草生产力的进步,恰逢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构想,给烟草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辽宁省烟草公司从稳定种植面积、提高烟农收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的角度出发,适时地提出了发展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想法。
董岩吕杰韩晓燕孙丽
关键词:烟草生产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组织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种植面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