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昊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型内非编码区嵌合口蹄疫病毒的拯救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 2013年
- 为探寻口蹄疫病毒(FMDV)非编码区对病毒生命周期乃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O/HN/93现用疫苗株的感染性克隆为骨架,利用融合PCR分别构建了含持续感染毒株O/CHN/Mya98/33-P 3′非编码区、5′非编码区及3′非编码区和5′非编码区嵌合的3株全长cDNA克隆。3个全长克隆经线性化后分别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表达T7RNA聚合酶的BHK-21细胞,转染后第60小时均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拯救到3个嵌合的FMDV。拯救的病毒对乳鼠致病力和细胞感染力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发现分别替换两端非编码区会导致病毒细胞感染力和乳鼠致病力下降,而同时替换非编码区的病毒则无明显变化。这些嵌合病毒的成功拯救为进一步阐述非编码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韩成昊李平花白兴文包慧芳卢曾军孙普曹轶梅刘在新
- 关键词:非编码区口蹄疫病毒生物学特性
- 型内嵌合口蹄疫病毒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的构建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近年来,O型口蹄疫的不断暴发严重危害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其病原——O型口蹄疫病毒已演化出3种谱系:中国型猪毒系、泛亚系和缅甸98系。其中中国型猪毒系病毒高度嗜猪,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目前应用的疫苗已不能有效保护中国型猪毒系变异株的流行,这给我国猪口蹄疫的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进一步发展免疫原性好、抗原谱广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候选株,本研究以O/HN/93现用疫苗毒株的感染性克隆为骨架,用流行的新猪毒系病毒的部分VP3和VP1基因(主要是替换VP1蛋白上的B-C环和G-H环)替换疫苗毒株的相应部分,构建了嵌合的FMDV全长cDNA克隆。【方法】线化的嵌合全长质粒和表达T7 RNA聚合酶的真核质粒pcDNAT7P共转染BHK-21细胞,体内转录拯救嵌合病毒。【结果】嵌合全长质粒转染BHK-21细胞36h后,出现明显的FMDV致细胞病变效应。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成功拯救到嵌合的FMDV。拯救的病毒乳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拯救病毒对乳鼠的致病力减弱。该嵌合病毒的成功拯救为研制口蹄疫新型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 李平花白兴文卢增军孙普祁国财韩成昊刘在新
-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
- Al(OH)_3、ISA206及Poly(I:C)免疫佐剂对灭活口蹄疫140S抗原免疫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选取Al(OH)3、ISA206及Poly(I:C)3种佐剂,分别与灭活口蹄疫病毒(FMDV)配制成疫苗,并通过小鼠实验比较和评价3种佐剂的免疫效力。方法以口蹄疫O型病毒为毒种,经细胞培养传代,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培养物,并经化学方法灭活制成140S口蹄疫完整病毒粒子抗原。在蔗糖密度梯度定量后分别与Al(OH)3、ISA206及Poly(I:C)3种佐剂配合制作口蹄疫灭活疫苗。疫苗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检测抗体效价评价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通过检测体外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后产生的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结果 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和Poly(I:C)口蹄疫灭活苗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效价较高;通过体外刺激实验发现,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FN-γ和IL-4含量最高;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发现,ISA206口蹄疫灭活苗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最强(P<0.05)。结论ISA206佐剂在配合灭活口蹄疫140S完整病毒粒子进行免疫时所表现的免疫效力最高。
- 周春雪魏巍李冬韩成昊李艳丽刘在新
- 关键词:AL(OH)3口蹄疫
- 口蹄疫病毒非编码区对病毒毒力的影响
-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引起多种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因其具有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
- 韩成昊
-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非编码区嵌合病毒毒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