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构造
  • 3篇油气
  • 3篇海底
  • 2篇地貌
  • 2篇油气资源
  • 2篇基底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标志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质构造特征
  • 1篇地质特征
  • 1篇断裂带
  • 1篇多波束
  • 1篇多波束测深
  • 1篇洋壳

机构

  • 10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2篇鞠东
  • 9篇姚永坚
  • 5篇李学杰
  • 4篇杨楚鹏
  • 3篇吴峧岐
  • 2篇罗伟东
  • 2篇徐子英
  • 2篇孙美静
  • 2篇黄磊
  • 1篇孙同秋
  • 1篇聂鑫
  • 1篇邱燕
  • 1篇韩松
  • 1篇刘豪
  • 1篇刘杰
  • 1篇崔玥
  • 1篇祝嵩
  • 1篇刘胜旋
  • 1篇王玉清
  • 1篇郑小东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极地研究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球科学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前渊构造层特征及构造含义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分析南海东北部横切马尼拉俯冲带北段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剖面和区域钻井资料,对该俯冲带北段前渊的构造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前渊发育以显著的T2和T6不整合分隔的3套构造层,分别对应同裂陷沉积、裂后拗陷沉积和前陆盆地沉积。此外,前渊发育了大量正断层,可分为古近纪同生断层和上新世挠曲正断层。马尼拉俯冲带北段前渊的构造层特征反映了南海东北部从被动陆缘向主动陆缘的构造演化。
王哲李学杰高红芳高红芳鞠东姚永坚
关键词:构造层被动陆缘前陆盆地
渤海南部毛蚶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毛蚶(Seapharea suberenata)俗名瓦楞子、毛蛤等,我国近海海域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是渤海湾主要经济埋栖型贝类。毛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等功效,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瘢瘕、瘰疬、牙疳等病症。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孙同秋韩松鞠东崔玥王玉清郑小东
关键词:营养成分分析毛蚶十二指肠溃疡近海海域药用价值
北极区域构造对沉积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北极地区众多沉积盆地的演化受控于漫长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复杂区域构造作用。利用环北极编图计划重力、磁力资料对现今北极基底构造格局进行识别,并将其与沉积盆地空间分布进行叠合,在综述北极主要沉积盆地演化序列事件基础上,归纳出三类对北极沉积盆地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区域构造因素,包括:(1)后造山伸展垮塌;(2)地体增生前陆收缩;(3)洋盆扩张作用。此三类区域构造作用之后的构造事件对盆地的重塑力有限,使盆地性质大致得以延续。新元古代至显生宙时期,劳伦、波罗的、西伯利亚古陆相继碰撞形成了蒂曼、加里东、埃尔斯米尔、乌拉尔造山带,经历后碰撞期伸展垮塌成为巴伦支、喀拉、加拿大北极群岛等区域的大型沉积盆地的基底。现今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北美西北部的北太平洋边缘地体新生代演化导致其北侧发育前陆收缩盆地。美亚海盆和北大西洋-欧亚海盆洋盆扩张作用控制了马更些三角洲、巴芬湾及拉普捷夫海裂谷盆地的演化。
王哲李学杰汪俊汪俊姚永坚杨楚鹏
关键词:沉积盆地基底造山作用
北冰洋西南巴伦支海地区的流体渗漏和水合物成藏系统
西南巴伦支海地区位于巴伦支海西南部,东巴伦支海盆地以西,熊岛(Bj(o)rn(o)ya)以南,主要为挪威所属巴伦支海陆架地区。其表现出十分复杂的构造发育特征,盆地、台地以及构造高地的分布特征如同“马赛克”般复杂。西南巴伦...
杨楚鹏李学杰姚永坚吴峧岐黄磊鞠东
西南巴伦支海地区哈默菲斯特盆地地质构造及油气地质特征
哈默菲斯特盆地位于巴伦支海西南部,是一个走向为ENE/WSW的复合型、非对称、拉长的中生代沉积盆地.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该地区文献资料,对哈默菲斯特盆地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和石油地质特征、...
吴皎岐杨楚鹏姚永坚鞠东
关键词:地质构造石油地质勘探潜力
西南巴伦支海海底天然气渗漏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标志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在大量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西南巴伦支海浅层气渗漏的地质、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探讨了该区浅层天然气渗流的主控因素和成因机制。认为该区天然气渗流现象分布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包括麻坑、浅层气和水合物成藏(BSR)、气烟囱、沿断裂的流体渗漏以及其他相关特征;其气源主要来自下伏含油气系统,其分布主要受控于沟通深部富烃层系的深大断裂,晚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的冰川旋回作用、构造均衡抬升和剥蚀是其主要诱发机制。
杨楚鹏李学杰姚永坚常晓红吴峧岐黄磊鞠东
南海中西部地貌单元划分及其特征和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南海中西部处于南海北部和南部的过渡带,夹持于印支地块和南海海底扩张中心之间,其特殊的地貌对于研究整个南海地质地貌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中西部海洋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水深、底质调查及地震剖面数据,结合该海域以往研究成果,提取了有关地貌的信息,编制了南海中西部地貌图。把研究区划分出陆架、陆坡和深海盆地三个二级地貌单元,以及水下岸坡、水下浅滩、海岭、峡谷、麻坑、阶地、盆地、海台、海山、深海扇、深海平原等众多次级地貌单元。文章详细描述了该海域各地貌单元的特征,提出了断层、火山、构造隆起和浊流等地质作用是本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
祝嵩姚永坚罗伟东徐子英鞠东刘胜旋
关键词:海底地貌多波束测深
北极东格陵兰裂谷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东格陵兰裂谷盆地位于格陵兰岛东部,是格陵兰地盾周边最大的盆地。盆地是在格陵兰地盾太古宇结晶基底和加里东造山褶皱的基础上、受地壳的沉降和裂谷联合作用形成的复合盆地,其地质年代为泥盆纪-白垩纪,沉积物总厚度巨大。盆地大致经历...
吴峧岐姚永坚李学杰鞠东
关键词:地质构造油气资源潜力
南海北部晚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厘定与构造转换被引量:2
2015年
古南海的构造演化对研究大陆边缘张裂和盆地形成模式有重大意义。关于南海的构造演化过程尚存有争议,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及综合比对,同时结合地震剖面分析,对逆断层和褶皱等挤压构造进行识别以及展布的刻画;并对南海北部古逆冲断裂带的展布及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确定晚中生代南海北部区域构造应力背景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内识别出了一条中生代逆冲断裂带,并对其位置、展布、活动停止时间进行了分析,对南海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提出了新的模式:晚中生代以前,南海北部地区构造应力以挤压为主,存在着碰撞造山过程,形成了岛弧型活动大陆边缘;晚白垩世至始新世,盆地应力背景由挤压向张裂过渡,并存在至西向东的转换延迟;渐新世以后逐步转为拉张应力背景。
鞠东刘豪姚永坚
关键词:南海北部晚中生代逆冲断裂带
南海西北部中建南海底峡谷群的发现及演化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在南海西北部首次发现中建南峡谷群,目前对其地质信息尚未开展相关研究.综合利用水深地形数据和二维多道地震资料,主要分析中建南峡谷群的地形地貌特征、平面展布与分段性特点,精细刻画峡谷沉积充填结构及演化特征,再进一步讨论峡谷形成的控制因素.中建南海底峡谷群分布于中建阶地与中建北海台之间,它是由西侧的一条主轴峡谷和东侧的多条小型分支峡谷组成,整体呈SE-S-SE走向,以走向转折拐点为起点,将峡谷分为三段式:北段、中段和南段,北段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段和南段主要受侵蚀作用、沉积作用,东南部的峡谷口外主要受沉积作用.研究区晚中新世-第四纪时广泛分布峡谷沉积体系,包括半深海相、三角洲相、峡谷/水道充填相、滑塌相、块体搬运复合沉积和浊积扇相.揭示了该海底峡谷群的发育和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沉积物源供给和重力流、底流作用的控制.通过对该峡谷群的地形地貌和沉积演化特征的分析,将对海洋地质灾害、南海深水沉积体系研究及油气资源勘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孙美静姚永坚姚永坚胡小三罗伟东徐子英胡小三刘杰
关键词:地形地貌南海西北部沉积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