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雯
-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宜昌市HIV/AIDS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共病现况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宜昌市HIV/AIDS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共病情况,探索优化HIV/AIDS患者共病基层防治健康管理模式。方法收集1995-2022年报告现住址为宜昌市且2015年1月1日后依然存活的HIV/AIDS患者资料,运用宜昌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查询HIV/AIDS患者在门急诊或住院期间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740例HIV/AIDS患者中有215例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其中1种或2种,共病占比为12.36%。共病其中1种疾病者182人(10.46%);共病其中2种疾病者33人(1.90%)。不同年龄、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的HIV/AIDS患者中,共病占比、存在1种、2种共病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5岁及以上,最近一次CD4细胞计数为200~499个/μL的HIV/AIDS患者存在共病情况的占比较多。存在1种共病情况的HIV/AIDS患者中,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共患高血压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2种共病情况的HIV/AIDS患者中,不同年龄共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共患高血压+肺结核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宜昌市HIV/AIDS患者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共病率较高,可能受到年龄、文化程度、CD4细胞计数影响,提示需深入开展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以便开展随访、干预、健康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李芳芳刘建华张皓田雨雷雯鲁芳芳赵鑫王蕾魏婷
-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共病
- 宜昌市某大专院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 目的:通过对宜昌市某大专院校学生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宜昌市某大专院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学校更好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 田雨张慧琦雷雯
- 关键词:艾滋病知信行
- 宜昌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宜昌市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开展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相关信息,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宜昌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连续治疗满3年的HIV/AIDS CD4^(+)T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550例HIV/AIDS CD4^(+)T淋巴细胞数在治疗后的3年内各个时间点均有明显上升,并且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长(F=100.20,P<0.001),不同基线水平组的CD4^(+)T细胞计数在治疗前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P<0.01),开始治疗年龄为15~30岁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速度较30岁以上的患者快(F=1.27,P<0.05)。结论HAART对CD4^(+)T上升效果明显,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应全面推进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工作,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
- 雷雯刘建华张慧琦张皓杨一鲁芳芳田雨闵洁李芳芳陈宏平
- 关键词:HIV/AIDS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宜昌市2003-2012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成立性病艾滋病防治所,10年来(从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通过对各类人群监测共累计报告HIV/AIDS389例。为了解10年来宜昌市艾滋病疫情防控状况,特对该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宜昌市的流行,现将2003.2012年宜昌市HIV/AIDS疫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 张慧琦张培陈宏平雷雯
-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特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疫情防控
- 宜昌市2009-2013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宜昌市2009-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昌市艾滋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15~44岁人群占64.47%;男女之比为2.34∶1;农民占33.8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4.15%;当地病例比例逐渐增多。病例分布于各个县市区,呈地区聚集性。艾滋病以性传播方式为主。结论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宜昌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 张慧琦田雨雷雯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特征
- 宜昌市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健康管理模式探索
- 2015年
- 宜昌市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WHA)的各项管理工作均由疾控中心具体实施和承担。将各单位的职能职责有机结合,
- 张慧琦雷雯田雨
-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例疾控中心
- 2011-2020年宜昌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宜昌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20年宜昌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0年宜昌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81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76/10万,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11年的17.3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4.49/10万(APC=6.82%,95%CI:2.34%~11.49%,P<0.05),从2018年的24.49/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7.55/10万(P>0.05)。主要以隐性梅毒为主,为5837例(72.00%),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3/10万。7月份病例数达到高峰,为836例(10.31%),2月份病例数最低,为433例(5.34%)。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分布为秭归县(28.51/10万)、西陵区(25.01/10万)、当阳市(23.73/10万),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92,P<0.01)。男女性别比为0.72∶1。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为7901例(97.46%)。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休人员为主。结论宜昌市近十年梅毒发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梅毒防控工作仍任重道远。建议继续加强梅毒防治工作,综合防控梅毒的传播。
- 李芳芳刘建华张皓田雨杨一雷雯梁艺
- 关键词:梅毒疫情
- 2016-2022年宜昌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2016—2022年宜昌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ART及时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宜昌市ART及时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HIV/AIDS病例数据,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s回归分析ART及时性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HIV/AIDS病例1126例,本地报告病例占83.13%;男女性别比5.15∶1;中位年龄42岁(28~53岁);未婚占41.03%;首次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200个/μL的病例占38.99%;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病例占67.85%。2016—2022年总体ART及时率57.19%,从确诊到启动ART中位时间为20 d,2016—2022年ART及时率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首次CD4细胞检测及时病例(OR=3.831,95%CI:2.454~5.981)更容易及时启动ART;外地报告病例(OR=0.497,95%CI:0.345~0.716)和首次CD4细胞计数水平越高的病例(OR≥500=0.473,95%CI:0.312~0.718)更不易及时启动ART。结论宜昌市抗病毒治疗及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高度关注外地报告、CD4细胞检测不及时和CD4细胞计数水平较高病例,做好治疗动员和转介,及时提供早期检测服务。
- 闵洁赵丁源张皓雷雯田雨李芳芳
- 关键词: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
- 2013—2020年宜昌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宜昌市2013—2020年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宜昌市2013—2020年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疫情和流行病学资料。结果2013—2020年宜昌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1126例,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296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6.29%,50岁及以上病例占病例总数的比例和年报告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P<0.01)。病例以男性为主(74.66%),且年龄越大,男性比例越高(P=0.02)。确诊年龄主要集中在50~<60岁(68.58%),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者占49.66%,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74.32%)。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99.66%),非婚异性性行为比例较高,尤其是女性病例(74.67%)。感染时间在8年以上者占48.75%,感染年龄≥50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比例有上升趋势。病例发现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74.66%)。结论宜昌市50岁及以上人群HIV/AIDS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已成为重点防控人群,应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措施,降低艾滋病对该人群的危害。
- 田雨张皓刘建华雷雯李芳芳闵洁
- 鄂西地区某县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聚集性疫情调查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调查鄂西地区某县一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聚集性疫情,为制定SFTS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此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首发病例密切接触者不同暴露方式罹患率差异,重点分析SFTS可能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起疫情首发病例1例,续发病例4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在54~86岁,中位数为64岁。续发病例发病潜伏期为5~13 d,平均潜伏期为7.75 d。为首发病例擦拭身体(接触到血液)的7名密切接触者中有4名发病,不同暴露方式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本起疫情为该地首起人传人引起的SFTS聚集性疫情。有关部门应对群众普及SFTS防控知识,加强对医护人员SFTS诊疗知识培训,从而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降低病死率。
- 雷雯赵鑫刘建华张皓笪琴朱文祥吴娟娟田雨鲁芳芳李芳芳
-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