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杰

作品数:26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河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阑尾
  • 11篇阑尾炎
  • 8篇小儿
  • 8篇急性阑尾炎
  • 7篇乳腺
  • 7篇急性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5篇蛋白
  • 5篇小儿急性
  • 4篇血管
  • 4篇受体
  • 4篇小儿急性阑尾...
  • 4篇免疫
  • 4篇反应蛋白
  • 3篇血清
  • 3篇诊断及病理
  • 3篇生物学
  • 3篇手术
  • 3篇组织化学

机构

  • 24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西医...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26篇雷杰
  • 13篇李庆丰
  • 8篇张玮
  • 7篇李爱军
  • 7篇薄爱华
  • 7篇杨忠刚
  • 7篇王贵波
  • 6篇孙传玮
  • 5篇费建东
  • 5篇孙红
  • 4篇张雪峰
  • 4篇刘振显
  • 4篇梁峰
  • 4篇张晓丽
  • 3篇雷淑琴
  • 3篇邹艳玲
  • 3篇赵英
  • 2篇王发亮
  • 2篇宁风琴
  • 2篇樊娟

传媒

  • 3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8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08年
雷杰史永亮邹艳玲
关键词:阑尾炎老年人外科手术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经脐或经肛门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32±14) min,腹腔镜腹内操作时间为(78±12) min,术中出血约(35.0±20.4) ml,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8)h,住院时间为(8±2)d.扩肛时间为(50.0±0.5)d.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随访1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盆腔出血、尿潴留等早期并发症.排便功能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手术后4个月各组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进一步减少腹壁创伤,美容效果更佳.
李爱军樊娟王建芳杨忠刚雷杰李索林
关键词: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症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拖出术
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的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的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作者采用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60例,经肛门腹腔镜辅助直肠内拖出术30例(A 组)与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30例(B 组)。连续监测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前(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及术后4 h(T2)、8 h(T3)、12 h(T4)、24 h(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术后排便功能评定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B 组术后各时点 MAP、HR 和疼痛评分均高于 A 组,且高于术前;A 组手术时间(128±22)min,B组手术时间(105±25)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中出血量(23±14)mL,B 组(45±1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恢复饮食时间(23±9)h,B 组(22±8)h,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住院时间(8±3)d,B 组(8±2)d,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盆腔出血、尿潴留等早期并发症。两种术式患儿在各时段排便功能均无明显差异,排便功能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结论单纯经肛门腹腔镜辅助 HD 根治术与单纯经肛门直肠内拖出 HD 根治术相比,手术创伤轻,应激反应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
李爱军樊娟杨忠刚雷杰李索林
关键词:HIRSCHSPRUNG腹腔镜外科手术肛门
血清MIP-1α联合PTX-3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MIP-1α联合PTX-3检测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8年11月1日-2020年1月31日某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38例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经手术和病理结果将研究组进一步划分为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组(A组,60例)、化脓性阑尾炎组(B组,40例)和单纯性阑尾炎组(C组,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天血清MIP-1α联合PTX-3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MIP-1α联合PTX-3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P-1α联合PTX-3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MIP-1α和PTX-3预测急性阑尾炎患儿病理分型的准确性。结果术前,A组、B组和C组均和对照组的MIP-1α和PTX-3水平为[469.32±71.82vs416.23±69.87vs238.64±67.56vs192.37±7.63(ng/L)]和[1479.87±235.67 vs 1324.38±237.58 vs 882.61±134.32 vs 371.57±58.67(pg/mL)],P<0.05;而术后5天,A组和B组>对照组[261.72±55.69 vs 237.61±54.83 vs 170.83±16.85 vs 162.73±17.68(ng/L)]和[423.57±89.63 vs 385.67±79.32 vs 351.67±78.32 vs 358.73±46.38(pg/mL)],P<0.05,但C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P-1α和PTX-3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体延误时间、WBC及改良Alvarado评分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总体延误时间、WBC及改良Alvarado评分均为影响MIP-1α和PTX-3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MIP-1α联合PTX-3预测AA患儿病理分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达到94.12%和90.00%,AUC值为0.940。结论AA患儿外周血MIP-1α和PTX-3水平呈异常表达,临床可通过二者的不同表达水平进而鉴别坏疽性、化脓性及单纯性AA。
张玮梁峰张敏孙红张雪峰雷杰李庆丰王贵波
关键词:MIP-1Α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胰腺炎误诊为阑尾炎1例分析
2009年
雷杰邹艳玲李庆丰宁风琴
关键词:误诊
VEGF和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乳腺癌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VEGF和ER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57.65%,49/85)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4.76%,2/42)(P<0.0001)。VEGF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ER无明显关系(P>0.05)。、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1)。ER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58.82%(50/85),在乳腺纤维腺瘤中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中VEGF有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雷杰史永亮刘振显薄爱华张晓丽赵英
关键词:乳腺肿瘤雌激素受体
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仪治疗小儿肠套叠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8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电脑遥控灌肠整复仪水压灌肠(压力7~9kPa),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171例获得成功,整复率92.4%,整复率与肠套叠发病时间以及有无血便、腹腔积液有关。结论:及早整复,合理治疗,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率。
李庆丰雷淑琴孙传玮李朝喜雷杰
关键词:水压灌肠肠套叠
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VEGF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乳腺癌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Ang-2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评价两指标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ng-2阳性率(68.24%,58/85)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7.14%,3/42)(P<0.0001),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率(57.65%,49/85)也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4.76%,2/42)(P<0.0001)。Ang-2和VEGF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Ⅲ、Ⅳ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1)。Ⅲ、Ⅳ期乳腺癌组的Ang-2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乳腺癌组(P=0.01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Ang-2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001)。Ang-2和VEGF两指标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VEGF有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雷杰费建东刘振显薄爱华张晓丽赵英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EGFR和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7
2007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up pac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alia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86例、腺瘤46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VEGF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13.04%(6/46)和34.78%(16/46);它们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前者为56.98%(49/86),后者为54.65%(47/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中的阳性率(P<0.05);在浸润型癌组(含小叶癌或导管浸润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含小叶及导管内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EGFR和VEGF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而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乳腺癌EGFR和VEGF对靶向化学治疗有指导作用。
薄爱华芦广萍闫爱春雷杰
关键词:乳腺癌腺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g-2和ER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Ang-2)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5例乳腺癌及42例乳腺纤维腺瘤中Ang-2和ER的表达情况,并评价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Ang-2阳性率(68.24%,58/85)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7.14%,3/42)(P<0.01),Ang-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及ER无明显关系(P>0.05)。Ⅲ、Ⅳ期乳腺癌者的Ang-2表达阳性率高于Ⅰ、Ⅱ期乳腺癌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Ang-2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ER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58.82%(50/85),在乳腺纤维腺瘤中无阳性表达。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ng-2有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
雷杰夏登云费建东薄爱华张晓丽赵英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雌激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