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勇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太阳能
  • 7篇热泵
  • 6篇沼气
  • 6篇沼气池
  • 5篇地源
  • 5篇地源热泵
  • 3篇太阳能-地源...
  • 3篇能源
  • 3篇住宅
  • 3篇供暖
  • 2篇新能源
  • 2篇新能源开发
  • 2篇沼气发酵
  • 2篇太阳能热泵
  • 2篇土壤源
  • 2篇土壤源热泵
  • 2篇能源开发
  • 2篇空调
  • 2篇集热
  • 2篇建筑

机构

  • 16篇同济大学
  • 1篇珠海兴业绿色...

作者

  • 16篇雷勇
  • 10篇谭洪卫
  • 7篇石惠娴
  • 7篇朱洪光
  • 5篇张迪
  • 5篇裴晓梅
  • 5篇庄智
  • 4篇倪璇
  • 3篇张静红
  • 3篇王卓
  • 2篇杨宝顺
  • 2篇胡依峰
  • 2篇王利珍
  • 1篇杨学军
  • 1篇李进

传媒

  • 3篇建筑节能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工程建设标准...
  • 1篇节能技术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式沼气池供暖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式沼气池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根据太阳能集热器所能制备热水的温度梯度,结合热泵机组COP与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关系曲线,将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式沼气池供暖系统...
石惠娴朱洪光雷勇裴晓梅张迪
上海地区土壤直接供冷技术应用效果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土壤直接供冷系统实验平台上对系统各项参数进行了实测,研究该系统在上海地区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单U管供水温度保持在20~22℃,单位埋管深度供冷量为21.7 W/m;通过调节开启井口数量将室内温度控制在舒适范围条件下,系统每小时耗电量仅0.17 kW.h,能效比达到10以上;实验系统仅处理显热负荷,长期运行对土壤温度影响小,缓解热堆积现象。但系统除湿能力差。
倪璇谭洪卫雷勇
关键词:能效比
基于太阳能-地热能直接利用的空调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方法,独立处理室内热负荷与湿负荷,热负荷通过与土壤进行热交换带走;而湿负荷另行处理,利用太阳能提供必要的再生热量。实现上述方法的空调系统,包括土壤换热环路,太阳能集热环路,除湿再生环路。土壤换热环路主...
谭洪卫雷勇倪璇张静红
文献传递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生态建筑综合评估模型被引量:4
2010年
在"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原理,构建了包含6项一级指标和25项二级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生态建筑综合评估模型。该评估模型利用三角模糊矩阵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通过一级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出量化的评判结果,最后还通过实例生态建筑的评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不仅能给出被评建筑的生态等级,而且还能量化被评建筑及其一级指标对各生态等级的隶属程度。这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直观、更具说服力,同时也为提高被评建筑的生态等级明确了方向。
雷勇石惠娴杨学军朱洪光裴晓梅
关键词:生态建筑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模糊集
如何保证地源热泵式沼气池加温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地源热泵式沼气池加温系统中出现的冬夏季取排热不平衡从而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问题,本文在采取控制运行方式、增加辅助热源和蓄热系统解决方法的分析基础上,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地源热泵设备的角度出发,提出热泵供热和制冷互补模式与太阳能-地源热泵多功能互补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张迪石惠娴朱洪光雷勇王卓
关键词:地源热泵热平衡沼气工程
独栋住宅土壤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1栋上海地区独栋住宅为对象,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冬季供暖性能和能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系统运行参数的连续监测,实证了地埋管换热器每米埋管取热量、机组与系统的COP及系统节能率等指标。结果表明: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及循环温差较为稳定,埋管换热量为27~32 W/m;系统能效受部分负荷率影响较大,整个测试期系统COP在3.3~3.9之间;在满足同等舒适性条件下,土壤源热泵系统比空气源热泵节能31.0%,节能效果明显。
谭洪卫胡依峰雷勇庄智
关键词:土壤源热泵性能系数部分负荷率
基于MADM方法的太阳能光热系统区域适应性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依据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MADM)和GIS技术,建立基于能效、经济、社会环保评价因子的太阳能光热区域适应性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为太阳能光热系统区域适应性评价提供工具。以某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例,结合中国省会城市气候、资源及经济等条件,对中国31个省会城市(不包括港澳台)进行太阳能光热系统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受太阳能资源禀赋、经济水平、社会环保效益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能光热系统的应用具有地域差异性;适应性评价状况分为4类,包括Ⅰ类区5个、Ⅱ类区12个、Ⅲ类区10个及Ⅳ类区4个。应结合各地特点及所处的区域适应性类型,因地制宜地推行太阳能光热系统技术。
王利珍谭洪卫庄智雷勇
关键词:GIS技术层次分析
太阳能-地源热泵沼气池加热系统集热面积优化被引量:28
2011年
针对集中供气型沼气工程加温需求和地源热泵式系统存在地下侧土壤温度回补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式沼气池加热系统(ISGSHPS),并从经济和环保两方面将该系统与地源热泵和电热膜加热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系统的最优太阳能集热面积。结果表明:最优集热面积主要与每年总加热时间、电价有关。系统最经济加热时间段为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在电价低于0.5元/(kW.h)时,ISGSHPS不如单独的地源热泵系统经济;在电价0.5~1.0元/(kW.h)和高于1.0元/(kW.h)时,ISGSHPS的最优集热面积分别为24 m2和32 m2。目前,最合理的太阳能投资面积为24 m2,生命周期为20年的ISGSHPS相对地源热泵和电热膜系统总节约费用分别为10 830元和59 244元,CO2减排量约为74 t和266 t,有较大的投资潜力。
裴晓梅张迪石惠娴朱洪光雷勇王卓
关键词:太阳能集热器地源热泵沼气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式沼气池加温系统设计被引量:7
2010年
针对8 m3沼气发酵池设计了一套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耦合式加温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天气切换运行太阳能、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3种热源模式,以满足沼气池内的加温需求。计算了沼气池加温系统的热负荷,将该系统与电热膜加温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可以分别增加投资效益净现值11866.9元和4726.7元,多投资部分的投资回收期分别为8年和4年。可见,对于小型沼气池工程,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系统,从节能性与经济性来讲,是一种适宜推广的热源形式。
石惠娴王卓朱洪光雷勇张迪裴晓梅
关键词:沼气池空气源热泵太阳能
我国农村能源需求预测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农村能源需求预测对农村用能指标的确定和住宅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本文在综合了灰色GM(1,1)和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我国2011年~2020年间农村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还运用三种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误差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较好反映我国未来10年农村能源的需求状况。预测结果可以为农村能源发展相关政策及住宅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雷勇谭洪卫张静红倪璇
关键词:农村能源能耗指标节能设计标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