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飞亚
- 作品数:47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略论义和团运动时期山西事件的学界书写和民间网络书写
- 2020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间网络历史书写变得日益普遍,它与以往学界历史书写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关系,显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有关义和团运动时期山西事件的学界书写和民间网络书写,探讨了两种书写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影响。文章指出学术性的山西事件书写是随着时代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不断在变化的,新中国以后有关义和团的许多学术著作一般都不提山西事件这类有某种负面影响的故事,造成在这一问题上长期只有海外研究者声音的状况。晚近兴起民间网络书写对山西事件猎奇式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但其非专业性影响了这种叙事的质量。本文最后在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民间网络史学的出现提醒了学界史学在网络时代如何恰当处理晚清历史中的某些负面故事,建设和运用好历史知识话语权的问题。本文特别指出,民间网络史学在破除学界史学曾经有过的偏颇倾向时,自身也要警惕对特定人和事的情绪化及神话化倾向。
- 陶飞亚赵碧芳
- 关键词:义和团传教士
-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新趋向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呈现一些新趋向。一是打通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并开始触及新中国以后的基督教史。二是从世界史视野来看中国基督教的历史。三是开始研究基督教附属事业之外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文明等核心问题。四是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结合带来新的突破。但这一领域也面临着如社会认同度不够、利用西语文献不足、缺乏理论探讨、宗教文化知识薄弱及学术国际化程度不高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陶飞亚
- 关键词:碎片化学术国际化
- 晚清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被引量:22
- 1997年
- 晚清西方传教士继承了明清之际传教士学者的传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面临的社会问题,更新了西方自马可波罗、利玛窦以来关于中国的知识,在正负两个方面促进了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为中国人认识自身社会提供了某种参照。一批对中国文化有较多了解的传教士,有些成为近代西方汉学的开创者,有些成为在华传教运动的头面人物,更多的成为教会教育事业的创始人。
- 吴梓明陶飞亚
- 关键词:传教士中国文化马礼逊《万国公报》花之安理雅各
- 宗教在服务社会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被引量:2
- 2008年
- 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要看到宗教伦理道德的社会意义,看到宗教内部成员的社会合作与互助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的公益事业,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要发挥宗教组织的公益作用,需要政府有一些制度方面的安排,将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开放给宗教公益组织。
- 陶飞亚
- 关键词:宗教服务社会
- 怀疑远人:清中前期的禁教缘由及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中国史学家一般认为在晚清不平等条约时代后才有反基督教运动,而忽略了清中前期长期存在的禁教和反教。本文考察了康熙晚年禁教以后的历朝教案和不断强化的禁教措施,说明了清代在条约时代之前就厉行禁教的事实。康熙朝之后,清统治者有求于传教士处日益减少,对西方文化也缺乏兴趣,传教士没有了像过去那样有效的交换传教许可的手段,随着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统治者担心远人来华传教的政治动机,对传教士怀疑加剧,对西教误解很深。这些都推动了清廷厉行禁教。近代之后,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反教传统与不平等条约的刺激一起对晚清政教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戊戌维新和庚子事变后,这种传统才为新的认识所消解。
- 陶飞亚
- 关键词:查禁天主教西方宗教
- 同为异国传教人: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对天主教的态度转变解析——以The Chinese Recorder(1867—1941)为依据被引量:5
- 2011年
- 新教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对天主教的态度,经历了由对天主教的两分法到基本否定再到基本肯定的一个转变过程。最初,新教传教士对天主教的传教内容和传教方式持批评态度,但对天主教传教士的献身精神给予了肯定。19世纪末,随着部分天主教传教士袒护教徒、干预诉讼引起民教纠纷以及两教冲突的增多,新教传教士对天主教的态度趋于基本否定。民国后,在新教自身传教理念和天主教传教行为改变的基础上,新教对天主教的传教活动持基本肯定态度。这说明由于处境不同,近代在华两教关系并非像其在欧美那样相互对立和敌视,而是有同为异乡传教人的某种身份认同。这种处境变化带来的认同变化值得重新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 陶飞亚田燕妮
- 关键词:新教天主教传教士
- 中国近现代史与基督教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及东亚基督教史的视野中,讨论了基督宗教是如何被植入中国社会并在其中逐步生长的。基督教经历了三次输入中国的失败后,在具有西方基督教背景的列强对华殖民扩张时代再度传入晚清中国,且在不平等条约支持下使得传教信教合法化,开启了基督教与中国政治力量互动及其自身成长的进程。基督教得以传入并嵌入中国社会的原因在于,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从晚清到民国在不断变化的政教关系中,除了短暂间隙,基督教一直具有维持其存在的"合法"的地位;从内部动力看,基督教自身一直因应中国社会处境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改良、革命与反对外来侵略,特别是反对非基督教背景的日本侵华,谋求基督教传播和发展。基督教在近现代东亚中日韩三国中的际遇有共性也有差别。在近现代中国,基督教的传入对中国宗教传统有其补缺性。而在当下,基督教的中国化则是中国基督教存续的必由之路。
- 陶飞亚
- 关键词:天主教新教清政府共产党
- 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新趋向被引量:1
- 2014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的一个新现象就是基督教史研究逐渐兴起。上海历史学界在这一研究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是基督教活动的重要地区,有丰富的史料遗存。如上海图书馆、上海档案馆及华东神学院图书馆等机构拥有丰富的已开放或待整理的基督教史料,为上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
- 陶飞亚
- 关键词:开埠史料
- 义和团运动与义和团战争学术论证会综述
- 2009年
- 为推动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与上海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了"义和团运动与义和团战争学术论证会"。与会学者就"义和团与中西文化"、"义和团战争还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与社会转型"、"义和团运动与民族主义"及2010年学术会议主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从扩展义和团研究的视野、运用社会科学新方法研究义和团和开发新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和海外史料等方面为2010年在山东大学和上海大学举行"两地会"形式的义和团国际学术会议提出了许多设想。
- 陶飞亚赵美庆
- 关键词:义和团运动中西文化社会转型民族主义基督教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 大陆中国基督教历史研究发展到今天的局面,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史开始突破观念及条件的限制,逐渐成长为一个开放性的甚具活力的学术研究领域,国际学术会议频频召开,经常性地与港台及国外学者进行对话与交流。...
- 陶飞亚杨卫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