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雷鸣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3篇用药规律
  • 3篇中医
  • 3篇关节炎
  • 3篇病机
  • 3篇病因病机
  • 2篇医药治疗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治
  • 2篇中医药治疗
  • 2篇细胞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类药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机构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陈雷鸣
  • 8篇包洁
  • 6篇范永升
  • 5篇朱正阳
  • 3篇谢志军
  • 1篇谢冠群
  • 1篇林玲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及用药规律演变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7月。对证型及药物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25篇,总结归纳高频证型11个,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证型分别为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阴虚内热(火旺)证、肝肾两(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累计频率62.11%。1965-2018年间,阴虚内热(火旺)证呈明显增长趋势;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1965-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在2011-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肝郁气滞(脾虚)证在1965-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其余证型均呈动态波动。涉及组方1522个,药物309味,使用15910次,总使用频率最高的5味药分别为生地黄、牡丹皮、茯苓、黄芪、甘草,总累计频率16.42%。使用频率最高药类为清热药和补虚药;生地黄、牡丹皮等清热药的使用频率趋势与热毒炽盛证保持一致,不同年份高频用药大致相似,用药频率存在较小差异。结论:SLE在内以阴阳亏虚为主,在外与热毒侵袭相关,属于本虚标实,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药物使用等紧密相关,治当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益气养阴,并结合个人体质及环境变化辨证治疗。
陈雷鸣朱正阳范永升谢冠群包洁
关键词:用药规律
解毒祛瘀滋肾方对MRL/lpr狼疮小鼠CD_(4)^(+)T细胞CD229/CD25轴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CD_(4)^(+)T细胞CD229/CD25轴探讨解毒祛瘀滋肾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各8只,8只C57BL/6小鼠作为空白组。中药组予2g/mL解毒祛瘀滋阴方水煎剂灌胃,激素组予0.5mg/mL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予蒸馏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观测小鼠尿蛋白、血清抗双链DNA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脾脏CD_(4)^(+)T细胞CD229、CD2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CD_(4)^(+)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比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尿蛋白、血清抗双链DNA抗体、TNF-α、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IL-2水平显著升高(P<0.01);CD229、CD2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蛋白表达上调;Treg比率升高(P<0.01)。结论:解毒祛瘀滋肾方可能是通过调控CD229/CD25轴,促进Treg增加进而改善SLE病情。
陈雷鸣朱正阳范永升包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痹证理论的源流与发展被引量:14
2013年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梳理,从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论治对其源流与发展进行研究考证。探析痹证病名的历史发展沿革,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浊瘀血阻滞3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不同时期痹证的治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拓宽思路、指导临床。
陈雷鸣包洁谢志军
关键词:痹证病名病因病机源流
雷公藤甲素对MRL/lpr狼疮小鼠CD4+T细胞DNA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从CD4+T细胞DNA甲基化变化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激素组、雷公藤甲素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激素组灌胃0.5 mg/mL浓度的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雷公藤甲素组灌胃30μg/mL雷公藤甲素混悬液,连续干预8周。ELISA检测小鼠尿蛋白、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Methyflash^(TM) DNA甲基化试剂盒检测脾脏CD4^(+)T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Methyl TargetTM目标区域甲基化测序检测CD11a、CD7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RT-PCR法检测脾脏CD4^(+)T细胞miR-126-3p及DNMT1、CD11a、CD7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CD11a、CD70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甲素组小鼠的尿蛋白、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脏病理损伤改善,CD4^(+)T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CD7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126-3p表达下降(P<0.05),DNM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1),CD11a、CD70 mRNA及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调控CD4+T细胞DNA甲基化状态而改善SLE病情,其作用靶点可能是miR-126-3p/DNMT1通路。
黄硕陈雷鸣朱正阳林玲范永升包洁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CD4+T细胞DNA甲基化微小RNADNA甲基转移酶1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总结中医各家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近十年来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相关文献,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药物.结果:筛选出277篇文献,共计18...
包洁陈雷鸣谢志军范永升
关键词:中药性味虫类药
从“斑为阳明热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被引量:10
2020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难治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复杂,症状多变,而皮肤红斑是其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斑为阳明热毒"是温病学说对发斑辨治的纲领,是对斑出现的病机、病位的总结概括。文章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阐释"斑为阳明热毒"的理论内涵,从"斑为阳明热毒"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病因病机,并初步探讨"斑为阳明热毒"对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指导作用。
陈雷鸣朱正阳包洁范永升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
透热转气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透热转气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分析透热转气法的理论内涵,结合SLE的病因病机和发病特点,阐述透热转气法治疗SLE的理论依据和临证应用,并举典型医案佐证。[结果]透热转气法是指通过宣畅气机,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的方法,是温病学的重要治法。SLE的病因病机以肾精亏虚、温毒侵袭及瘀血内阻为主,其发病特点与温病有相似之处,根据SLE患者病情活动期和缓解期的特点可灵活运用透热转气法。所举案例一辨证属热伏血分、气阴耗伤,治以清热凉血、养阴透邪;案例二辨证属营分有热、肾精亏虚,治以清营透热、益肾固精,方中均配伍轻清透邪药以条畅气机、清透邪热,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运用透热转气法治疗SLE发挥了中医药治疗SLE的优势,符合临床实际,对于指导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雷鸣朱正阳包洁范永升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透热转气温病病因病机医案
蕲蛇不同剂型对CIA模型大鼠抗炎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蕲蛇煎剂、散剂、酒剂三种不同剂型及同一剂型高、低两种剂量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作用,为寻找蕲蛇的最优效剂型、节约蕲蛇药物资源提供研究依据,为临床运用蕲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指导。方法以Wistar大...
陈雷鸣
关键词:蕲蛇剂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抗炎
文献传递
运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运用虫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2012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检索出其中含虫类药的复方354首,建立数据库,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54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含虫类药复方中,涉及中药211味,累计使用4767次;其中虫类药33味,累计使用844次,使用最多的虫类药为全蝎、乌梢蛇、蜈蚣、地龙等;祛风湿药、补益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平肝熄风药等6类药物累计使用90.59%;所用中药四气为温、平者占68.98%,五味为辛、甘、苦者占87.67%,归肝、脾、肾经者占57.94%。结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运用虫类药搜风剔邪、化瘀通络,扶正祛邪兼顾,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居多,归经多归肝脾肾经。
陈雷鸣包洁谢志军范永升
关键词:虫类药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