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越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新批评
  • 2篇诗学
  • 2篇内战
  • 2篇主义
  • 2篇无政府主义
  • 2篇无政府主义者
  • 2篇西班牙内战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国诗
  • 2篇阿尔都塞
  • 2篇阿伦特
  • 2篇卞之琳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责任
  • 1篇新人文主义
  • 1篇新诗
  • 1篇新型陶瓷
  • 1篇新型陶瓷材料
  • 1篇学术座谈会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篇陈越
  • 2篇解志熙
  • 1篇吴潜涛
  • 1篇裴春芳
  • 1篇曹莉
  • 1篇郭洪明
  • 1篇李静苇

传媒

  • 4篇国外理论动态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励耘学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文学伦理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实克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侧记被引量:1
2007年
陈越
关键词:学术座谈会侧记专家学者汉学研究驻华大使
人与诗的成长——穆旦集外诗文校读札记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介绍了新发现的五篇穆旦集外诗文,进而探讨了穆旦1940年前后诗风的转变,并指出由于"一二·九"运动的洗礼和左翼文化的感染,以穆旦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新生代诗人已经"超克"了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纯诗之梦,而执著于内外现实的深入开掘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承担,所以他们的诗作不仅更具艺术的现代性,而且葆有现代主义的思想深度,富有社会现实关怀的广度。
陈越解志熙
关键词:现代主义
卞之琳的新诗处女作及其他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讨论新发现的卞之琳新诗处女作《小诗》(四首)及其《慰劳信集》的评论文章等史料。首先对《小诗》(四首)在内容与风格上学习冰心与异于冰心之处略作说明与辨析;继而在卞之琳诗作批评史的历史脉络中,围绕周木斋、穆旦、陈世骧等人评《慰劳信集》的文章,分析该诗集中新抒情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的特点;最后以陈世骧、叶圣陶、李广田等人从音节、字义等角度细读卞之琳诗作的批评实践为例,说明现代诗学史上这一"诗的新批评"潮流在沟通作者与读者等方面的意义。
陈越
关键词:卞之琳
一个中国诗人在战时被引量:12
2011年
像一个天文家离开了望远镜, 从热闹中出来闻自己的足音。 ——卞之琳:《归》 对于认识卞之琳的人来说,世上最奇怪的事莫过于看见他——我们过去习惯称作好孩子的人——在战时出现。他身材短小瘦弱,看起来弱不禁风,一副厚厚的眼镜后面闪动着浅灰色的眼睛,他的声音微弱,表情迷茫,
陈世骧陈越
关键词:战时诗人卞之琳望远镜《归》
重审与辨正--瑞恰慈文艺理论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反应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材料,重新审查了三四十年代中国学界译介瑞恰慈的史实,对伊人、曹葆华、涂序瑄、施宏告翻译瑞恰慈的《科学与诗》、《文学批评原理》、《实用批评》等作品的背景、经过、反响等情况有所辨正,继而对叶公超、温源宁、李安宅、水天同、吴世昌等诸多中国学者理解、接受、传播以及运用瑞恰慈的文艺思想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
陈越
关键词:瑞恰慈文学批评
为中国诗的“隐晦“辩护”——吴兴华诗论研究
吴兴华的诗作近年来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而对其诗学理论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将根据新发现的吴兴华的长篇论文《现代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诗歌研究中的运用》和已发表的《现在的新诗》等作品,在简略追溯其诗学理论的西方来源如蒂...
陈越
关键词:中国诗歌诗学理论诗学贡献
文献传递
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吴宓的道德批评模式的现代价值——兼论文学批评的道德责任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于吴宓的思想有着重要影响,前者的道德内核包括文雅、理性、秩序、标准、内在制约等众多内容,是针对近代以来卢梭式情感自然主义和培根式科学自然主义所作出的保守主义的积极回应。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白璧德所代表的西...
陈越
关键词: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吴宓道德
文献传递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被引量:14
2019年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根本要求。准确理解其含义,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吴潜涛陈越
关键词:思政课
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批评传统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由瑞恰慈、燕卜荪、利维斯和威廉斯等人形成和发展的剑桥批评传统体现出“实用批评”的现实品格和“文化批评”的价值关怀,曾对20世纪的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瑞恰慈、燕卜荪于20世纪上半叶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讲学,影响了我国文学研究界和诗歌界的一批学者;利维斯和威廉斯作为英国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从上世纪80年代始被引介到国内,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从中西文化交流影响的宏观视野和语境出发,重温剑桥批评传统,考察其所形成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以及在中西方接受与传播的具体过程,并从文学批评史、学术史、教育史的多重视角深入研究和阐明剑桥批评的“伟大传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曹莉陈越
关键词:文学研究
"诗的文本批评"的中西汇合
陈越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学文本批评新批评国文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