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苏宁

作品数:31 被引量:154H指数:6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药动学
  • 5篇用药
  • 4篇药物
  • 4篇色谱
  • 3篇等效性
  • 3篇液相色谱
  • 3篇人体药动学
  • 3篇生物等效
  • 3篇生物等效性
  • 3篇相色谱
  • 3篇胶囊
  • 3篇合理用药
  • 2篇血压
  • 2篇药物治疗
  • 2篇液相
  • 2篇人体生物
  • 2篇人体生物等效...
  • 2篇人体生物等效...
  • 2篇色谱法
  • 2篇生物等效性研...

机构

  • 29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汉中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陈苏宁
  • 21篇文爱东
  • 13篇王志睿
  • 10篇杨志福
  • 8篇吴寅
  • 7篇常瑛
  • 6篇王莉
  • 5篇赵培西
  • 5篇周敏
  • 5篇金鑫
  • 5篇张健
  • 3篇田云
  • 3篇陈晓莉
  • 3篇朱艳荣
  • 3篇王婧雯
  • 3篇杨春娥
  • 3篇冯娟
  • 3篇刘新平
  • 3篇石玉
  • 2篇李薇

传媒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药房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片剂与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氟伐他汀片剂与胶囊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单剂量口服40 mg受试制剂氟伐他汀片剂和参比制剂氟伐他汀胶囊,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氟伐他汀的体内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2.6±s 1.5)和(2.9±0.8)h,cmax分别为(390±116)和(397±134)μg·L-1,tmax分别为(1.1±0.4)和(1.0±0.4)h, AUC0-12分别为(639±175)和(658±147)μg·h·L-1,AUC0-∞分别为(652±177)和(680±150)μg·h·L-1。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显示,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1%。结论:2种氟伐他汀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文爱东陈苏宁周敏王莉王志睿杨志福
关键词:氟伐他汀生物等效性
盐酸氨溴索分散片人体药动学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健康人体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分散片的药动学。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自身对照试验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和普通片各90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计算并比较两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和普通片在健康志愿者血浆中的Tmax分别为(1.77±0.39)和(2.02±0.38)h;Cmax分别为(240.04±98.88)和(247.34±90.13)ug·L^-1; t1/2分别为(7.40±1.63)和(7.12±1.56)h;AUC0-36h分别为(1556.22±474.00)和(1633.89±402.03)ug·h·L^-1;AUC0~∞分别为(1607.13±489.33)和(1690.79±436.43)ug·h·L^-1。除Tmax外,盐酸氨溴索分散片和普通片各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分散片与普通片相比,具有起效快的特点。
文爱东杨志福周敏王志睿吴寅陈苏宁毕琳琳贾艳艳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药动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散片
我院门诊中药房退药情况分析与干预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中药房312例退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有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拒绝用药、禁忌症用药、病情发展或改变等。结论:为了加强退药管理,减少我院退药现象的发生应制定《退药管理规定》、严格执行退药流程,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加强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用药宣传教育,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职业道德。
冯娟蒋昆陈苏宁常瑛王靖雯文爱东
关键词:门诊中药房退药干预措施
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胃溃疡药物治疗对比观察被引量:15
2007年
杨春娥陈晓莉陈苏宁王志睿
关键词:螺杆菌
Sp1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干扰载体pSilencer3.1-Sp1,并初步研究其对Sp1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p1cD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针对Sp1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片段,并将其克隆入pSilencer3.1-H1neo干扰载体中,构建Sp1基因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3.1-Sp1;分别将阴性对照载体pSilencer3.1与重组载体pSilencer3.1-Sp1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HeLa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Sp1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水平。结果:构建了Sp1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3.1-Sp1,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克隆正确,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证实了载体的干扰效果。结论:特异性siRNA能明显抑制Sp1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p1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曲璇陈苏宁吴琳申亮亮林伟赵华栋刘新平张健
关键词:RNA干扰小干扰RNA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替诺福韦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LC-MS-MS)联用方法,研究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9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300 mg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胶囊,采用LC-MS-MS联用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15.67±2.70)h,cmax(273.00±67.48)μg/L,tmax(2.83±1.00)h,AUC0→48(2 516.94±451.26)ng.h.mL-1,CL(1.70±0.33)L.h-1.kg-1,MRT0→48(14.60±1.34)h(n=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简便,适用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胶囊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文爱东王志睿杨志福陈苏宁冯智军杨林
关键词:替诺福韦药代动力学
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动学被引量:53
2008年
目的:研究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特征。方法:3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名(男女各半),分别单次空腹口服不同规格的受试药品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规格分别为5mg/10mg/片,10mg/10mg/片,5mg/20mg/片各1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LC-MS/MS)研究2种成分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计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人体的药动学特征。结果:氨氯地平5mg/10mg/片剂量组中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3.1±0.5)μg.L-1,AUC0-120为(131±22)μg.h.L-1;10mg/10mg/片剂量组,Cmax为(6.8±1.2)μg.L-1,AUC0-120为(327±110)μg.h.L-1;5mg/20mg/片剂量组,Cmax为(3.1±0.5)μg.L-1,AUC0-120为(130±16)μg.h.L-1。阿托伐他汀5mg/10mg/片剂量组中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1.3±6.7)μg.L-1,AUC0-120为(133.8±93.3)μg.h.L-1;10mg/10mg/片剂量组,Cmax为(16.7±12.1)μg.L-1,AUC0-120为(107.7±60.4)μg.h.L-1;5mg/20mg/片剂量组,Cmax为(15.0±9.4)μg.L-1,AUC0-120为(147.3±59.3)μg.h.L-1。结论: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氨氯地平的Cmax,AUC0-120,AUC0-∞与剂量呈线性;阿托伐他汀的Cmax,AUC0-120,AUC0-∞与剂量呈非线性药动学特征。
常瑛文爱东李昌炜王志睿陈苏宁赵培西吴寅金鑫王婧雯朱彦荣王小雨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药动学
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药效成分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HPLC),将已知的对照品作对照,测定五灵胶囊中所含相应成分的含量;以体外D GlaN、LPS诱导的大鼠原代肝细胞为靶细胞,经细胞培养观察五灵胶囊及对照品对肝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在与对照品对照条件下,经HPLC分析五灵胶囊中各成分的滞留时间与各对照品时间一致;五灵胶囊和其他3种对照品可使D GlaN、LPS诱导损伤原代肝细胞的ALT、LDH L、MAO、GSH ST、MDA水平显著降低,有效地拮抗D GlaN和LPS对肝细胞的损伤;在受损肝细胞内测定五灵胶囊的化学成分有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结论:HPLC分析和细胞药效学证实,初步推断五灵胶囊抗肝细胞损伤的部分有效成分是乙素、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而且这些成分对肝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晓莉石玉王胜春陈苏宁胡咏武李晓玮
关键词:五灵胶囊肝细胞损伤
肝-胰-肾联合移植术后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用药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和评价亚洲首例肝-胰-肾联合移植术后1年半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的个体化用药,为同类器官移植后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术后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FK506+霉酚酸酯(MMF)+激素四联免疫抑制方案。首日FK506口服剂量为0.04mg·kg-1·d-1,间隔12h服用;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MEIA)法测定FK506血药浓度,根据所测浓度谷值及相关临床化验指标调整FK506剂量,并持续至术后18个月。结果:患者术后肝、胰和肾功能恢复良好,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术后FK506血药浓度分别为第1个月,(10.3±2.7)μg·L-1;第2~3个月,(7.5±1.2)μg·L-1;第4月以后,(6.2±1.8)μg·L-1。结论:本例肝-胰-肾联合移植术后FK506的个体化用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同类移植术后FK506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王莉文爱东王禾杨晓剑陈苏宁杨志福王志睿周敏
关键词:器官移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
普卢利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口服普卢利沙星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空腹口服两种普卢利沙星制剂264.2mg(相当于活性成份200mg)。用HPLC法测定普卢利沙星代谢产物NM394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8.88±2.85)、(9.08±3.07)h;Cmax分别为(1.04±0.39)、(0.94±0.30)mg·L-1,Tmax分别为(0.66±0.15)、(0.64±0.15)h,AUC0-t分别为(6.89±2.18)、(6.66±1.93)mg·L-·1h,AUC0-∞分别为(7.73±2.56)、(7.57±2.19)mg·L-·1h,MRT分别为(9.82±1.51)、(9.65±1.90)h,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24.2)%。结论两种普卢利沙星制剂在健康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邓英贤文爱东王志睿陈苏宁吴寅周敏李薇
关键词:普卢利沙星NM394生物等效性HPL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