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真珍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自杀
  • 2篇心理
  • 2篇抑郁
  • 2篇社会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抑郁
  • 1篇心理解剖
  • 1篇心理痛苦
  • 1篇心理委员
  • 1篇应激
  • 1篇应激事件
  • 1篇幽默
  • 1篇幽默风格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社会比较
  • 1篇社交网
  • 1篇社交网站
  • 1篇胜任力
  • 1篇逆变

机构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陈真珍
  • 3篇吴才智
  • 2篇段文婷
  • 2篇孙启武
  • 2篇江光荣
  • 2篇于丽霞
  • 2篇吴漾
  • 1篇佐斌
  • 1篇薛孟杰
  • 1篇温芳芳
  • 1篇牛更枫
  • 1篇刘丽中
  • 1篇祁超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助—求助—互助”理念下的班级心理委员示范性和基本胜任力被引量:3
2020年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开展危机干预工作的学生骨干力量。该文从“自助—求助—互助”的“三助”角度,探讨心理委员应当如何发挥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的模范带头作用,为高校辅导员培养班级心理委员的胜任力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王巍欣陈真珍
关键词:心理委员
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发展级联的个体内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认识亲社会行为倾向、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的发展级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价值。采用个体内分析方法分析了894名初中生3年的追踪数据,并与传统的交叉滞后面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个体内水平,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具有中等或较弱的协同变化关系,T1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2内化问题,T2亲社会行为倾向可负向预测T3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2)在女生群体中,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而在男生群体中,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没有相互预测作用;(3)亲社会行为倾向的4个因子(公开的、依从的、情绪的和利他的)可负向预测内化问题,它们仅在T2可负向预测外化问题,具有较弱的预测作用;(4)个体内分析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传统交叉滞后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个体内分析模型得到的研究结果也不同。结论:青少年早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发展可降低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这种作用具有性别差异;个体内分析方法在青少年心理病理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段文婷孙启武王铭吴才智陈真珍
微信朋友圈使用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负面社会比较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被引量:20
2020年
为探讨社交网站(微信朋友圈)使用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负面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负面社会比较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武汉某高校99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与负面社会比较和抑郁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负面社会比较和抑郁均呈显著负相关;(2)负面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3)负面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且该中介效应在低自我概念清晰性群体中更为显著。
吴漾武俐牛更枫陈真珍刘丽中
关键词:社交网站抑郁
抑郁、绝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9
2015年
目的:探讨心理痛苦在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预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Beck绝望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心理痛苦量表对武汉八所部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033份。结果:1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绝望和心理痛苦都和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控制抑郁和绝望感,心理痛苦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仍显著;3路径分析发现,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显著,通过心理痛苦作用的间接效应也显著。结论:心理痛苦在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吴才智陈真珍于丽霞段文婷江光荣
关键词:心理痛苦抑郁绝望自杀意念
调节匹配对整体/局部加工的影响
近几年,心理学家不断深入探讨目标对信息加工和存储、问题解决、决策等领域的影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目前动机对认知的影响研究较少涉及初级的认知加工过程(如整体/局部加工)。为数不多的研究发现,整体/局部加工的过程受到动机...
陈真珍
关键词:情境变量
自杀公众污名问卷的翻译、修订及因子结构
自杀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每年全球有近百万人因自杀丧生,自杀也是15-29 岁年龄段的第二大死亡原因。作为心理疾病污名中的一个子类别,自杀污名指的是自杀幸存者或自杀者亲属所遭遇的污名化对待,具体可包含人们对自杀幸存者及亲...
吴漾韩瑾陈真珍
权力增加还是降低观点采择?基于本土的验证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针对权力对观点采择的影响是否与西方研究一致进行本土检验。方法:本研究使用写经历与语词启动的方式操作被试的权力水平,被试随后完成观点采择任务。结果:与低权力水平相比,高权力水平条件下被试的观点采择表现较差,且男性对权力启动更敏感。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权力启动对观点采择的影响与西方研究结果相同,不存在文化差异。
吴漾温芳芳陈真珍佐斌
关键词:权力观点采择文化
自杀大学生中的应激事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前遭遇的应激事件及影响,识别自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00例自杀死亡大学生个案为研究对象,在心理解剖研究基础上,采用讨论一致的质性方法,评定应激事件在个案中的检出率与影响。结果:(1)89%的个案遭遇过应激事件;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学业受挫、爱情受挫、严重家庭冲突;其中79%的应激事件发生在自杀前的3个月内。(2)74%的个案遭遇了转折性应激事件;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爱情受挫、学业受挫、严重家庭冲突;其中84.85%的转折性应激事件发生在3个月内。结论:自杀大学生遭遇的应激事件与转折性应激事件,呈现高集中度、高一致性的特点;检出率较高的事件预示着较高的自杀风险,可作为大学生自杀的危险因素或心理危机预警指标。
吴才智于丽霞孙启武陈真珍江光荣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应激事件心理解剖
逆变理论视角下幽默风格与动机状态相关研究
2011年
运用逆变理论的元动机状态结构验证并讨论了幽默风格背后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幽默风格与动机模式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不同的幽默风格与特定的元动机动态有关。亲和型、自强型、嘲讽型和自贬型4种幽默风格背后都具有独特的元动机的特征。幽默风格与动机模式的关系暗示,幽默风格作为幽默行为的一种特性,同样是受元动机状态的逆变性质影响的。
吴漾薛孟杰祁超陈真珍
关键词:幽默风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