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玲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骨髓
  • 9篇骨质
  • 8篇基质
  • 8篇骨髓基质
  • 8篇骨质疏松
  • 7篇牙周
  • 7篇基质细胞
  • 7篇骨髓基质细胞
  • 7篇骨质疏松大鼠
  • 5篇牙周炎
  • 5篇体外
  • 4篇托槽
  • 4篇金属托槽
  • 4篇成骨
  • 3篇牙槽
  • 3篇牙槽骨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行为
  • 3篇瘦素

机构

  • 20篇福建医科大学...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市口腔医...
  • 2篇福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附属...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5篇陈玉玲
  • 19篇骆凯
  • 10篇何梦娇
  • 8篇闫福华
  • 7篇江俊
  • 7篇郑宝玉
  • 5篇李艳芬
  • 5篇张端强
  • 4篇赵欣
  • 4篇陈凌
  • 3篇林敏魁
  • 3篇郑碧琼
  • 2篇魏艳华
  • 1篇陈超
  • 1篇陈超
  • 1篇吴维青
  • 1篇周巧琴
  • 1篇罗岚
  • 1篇罗岚
  • 1篇伍晓红

传媒

  • 6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口腔正畸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托槽脱落总是难以避免.为了减少粘接失败,人们不断改进托槽的粘接技术。随着材料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本文就牙表面处理、粘接剂系统、托槽底板的设计等几方面分别对金属托槽的直接粘接技术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陈玉玲张端强
关键词:金属托槽托槽脱落表面处理材料学粘接剂
多次黏结引起金属托槽槽沟变化及其滑动摩擦阻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多次黏结对金属托槽槽沟及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04年9月至2006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福州大学测试中心进行。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双尖牙40颗,MBTTM迷你直丝弓托槽10个,采用高温灼烧后电解抛光的方法处理脱落的金属托槽,对托槽进行多次黏结。扫描电镜下观察槽沟底金属表面结构的变化,并检测托槽宽度和槽沟宽度。应用三角函数的原理推算出托槽弓丝接触角θc的公式,分别计算出多次黏结前后托槽指数、入槽指数及θc的变化。结果随着黏结次数的增加,槽沟底金属表面结构愈显粗糙;托槽宽度逐渐减小,与首次黏结相比,第二次黏结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第四次黏结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黏结次数的增加,槽沟宽度、θc均依次增大,托槽入槽指数、托槽指数显著减小,与首次黏结相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槽指数的减小虽然有利于缓解滑动阻力,但多次黏结会引起金属托槽槽沟表面粗糙、托槽弓丝接触角θc增大,均有可能导致槽沟滑动摩擦力增加,因此,在正畸临床矫治过程中对托槽的多次黏结应慎重。而托槽指数的变化对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摩擦力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陈玉玲张端强
关键词:金属托槽黏结摩擦力
瘦素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人瘦素(hLEP)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hLE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5-hLEP-EGFP)转染大鼠B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基因转染效率,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hLEP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以及碱性磷酸酶(ALP)及Runx-2的表达情况。结果:Ad5-hLEP-EGFP能有效转染大鼠BMSCs,ELISA及Western blot均能检测到转染细胞表达hLEP。hLEP基因转染细胞不仅保持较好的增殖能力,其ALP活性,Runx-2的表达均较未转染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用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LEP基因到大鼠BMSCs内,且转染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hLEP基因修饰的BMSCs作为种子细胞有望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研究。
骆凯郑宝玉陈玉玲江俊林敏魁闫福华
关键词:瘦素骨髓基质细胞基因转染
雷洛昔芬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影响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雷洛昔芬进行培养,以17β-雌二醇(10 nmol/L)为阳性对照,单纯DMEM培养液为空白对照。观察雷洛昔芬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及不同浓度雷洛昔芬(1~1000 nmol/L)可显著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1),雷洛昔芬最大促增殖浓度为10 nmol/L。17β-雌二醇及浓度为1~100 nmol/L的雷洛昔芬可显著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P〈0.01),但1000 nmol/L雷洛昔芬对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17β-雌二醇及不同浓度雷洛昔芬(10及100 nmol/L)可显著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体外矿化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00 nmol/L雷洛昔芬对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作用最明显。结论雷洛昔芬可提高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
骆凯郑宝玉陈玉玲赵欣闫福华
关键词:雷洛昔芬雌二醇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通过卵巢切除术及钢丝结扎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方法:选用3—4月龄雌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卵巢切除组(OVX),每组8只,卵巢切除术1周后进行钢丝结扎,于实验第8周处死大鼠,通过体重、骨密度测量、血清生化检测及组织学观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大鼠术后体重明显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增高,而雌二醇水平及全身骨密度值明显降低(P〈0.01)。股骨骨小梁数量减少,较为稀疏不连续。钢丝结扎侧磨牙牙龈乳头炎症明显,上皮钉突增生,牙槽嵴顶高度降低,OVX组牙槽骨呈疏松性改变,骨吸收明显高于SHAM组。结论:采用卵巢切除术及钢丝结扎法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与牙周炎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骆凯闫福华陈凌郑碧琼陈玉玲
关键词:牙周炎绝经后骨质疏松疾病模型
激励式护理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在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激励式护理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6例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双盲法进行分组,38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38例纳入观察组实施激励式护理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护理指标。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营养状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胰岛素细胞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联合早期免疫营养支持对喉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能改善胰岛素细胞功能并提高机体营养状态,继而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陈玉玲曹丹罗小梅
关键词:喉癌2型糖尿病免疫营养支持血糖控制效果
体外培养大鼠颌骨成骨细胞成骨及成血管相关因子表达检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颌骨成骨细胞成骨及成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颌骨成骨细胞,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P)与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成骨与成血管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颌骨成骨细胞ALP及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颌骨成骨细胞在高表达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同时,在蛋白及基因水平均高表达成血管相关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结论颌骨成骨细胞在成骨分化的同时可通过分泌成血管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血管化调控。
陈玉玲许雄程阳雪吴玉铭何梦娇何梦娇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细胞因子类骨生成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氧化苦参碱抑制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药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钢丝结扎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实验组在造模期间给予氧化苦参碱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釉牙本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的牙槽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明显轻于空白对照组,牙槽骨吸收量也较小。结论氧化苦参碱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
骆凯陈凌陈玉玲李艳芬赵欣闫福华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牙周炎牙槽骨质丢失
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大鼠牙周炎牙槽骨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雷洛昔芬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大鼠牙周炎牙槽骨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PMO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PMO治疗药物(雌激素与雷洛昔芬)对牙周炎牙槽骨中IL-1β表达的影响。结果IL-1β在PMO大鼠牙周炎牙槽骨中有较强的表达,雌激素及雷洛昔芬组IL-1β的阳性表达程度降低,接近对照组。结论PMO可影响牙周炎牙槽骨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雌激素及雷洛昔芬对牙周炎牙槽骨中IL-1β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骆凯闫福华陈凌郑碧琼陈玉玲赵欣
关键词:牙周炎骨质疏松雌激素类雷洛昔芬白细胞介素1
人瘦素基因过表达增强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
2017年
目的探讨人瘦素(h LEP)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r 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转染h LEP腺病毒载体(Ad5-h LEP-EGFP)的r BMSCs为实验组,空载体(Ad5-EGFP)转染的r BMSCs和未转染的r BMSCs为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和碱性磷酸酶(ALP)mRNA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同时,将各组r BMSCs与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后移植于裸鼠皮下培养8周,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 Ad5-h LEP-EGFP能有效转染r BMSCs,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改变,但Col-Ⅰ和ALP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矿化结节形成能力也更强(P<0.05)。而且,h LEP修饰后的r BMSCs能与β-TCP结合形成组织工程化复合物,并能在裸鼠体内形成更多的类骨样组织。结论 h LEP修饰的r BMSCs可增强细胞成骨能力,有望应用于骨及牙周组织再生研究。
郑宝玉江俊陈玉玲林敏魁骆凯闫福华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基因转染腺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