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蓉

作品数:153 被引量:84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3篇肝炎
  • 48篇慢性
  • 39篇乙型
  • 39篇乙型肝炎
  • 31篇慢性乙型
  • 30篇慢性乙型肝炎
  • 28篇中医
  • 25篇病毒
  • 21篇细胞
  • 18篇肝硬化
  • 15篇疗效
  • 14篇干扰素
  • 14篇肝细胞
  • 13篇丙型
  • 13篇丙型肝炎
  • 11篇中医证
  • 11篇纤维化
  • 11篇肝纤维化
  • 10篇肝炎患者
  • 7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78篇上海市公共卫...
  • 51篇复旦大学
  • 20篇上海中医药大...
  • 13篇上海市传染病...
  • 8篇上海市中医医...
  • 8篇复旦大学附属...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上海市中医文...
  • 3篇慈溪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南昌市第九医...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153篇陈晓蓉
  • 58篇杨宗国
  • 58篇陆云飞
  • 32篇徐庆年
  • 22篇汤伯宗
  • 21篇刘成
  • 16篇陈建杰
  • 12篇王江蓉
  • 11篇慕永平
  • 10篇叶佩燕
  • 10篇巫善明
  • 10篇陈姼姼
  • 9篇吕莹
  • 9篇张文思
  • 8篇凌琪华
  • 8篇卢洪洲
  • 8篇徐瑛
  • 7篇苗慧
  • 7篇俞媛
  • 6篇沈芳

传媒

  • 18篇肝脏
  • 16篇临床肝胆病杂...
  • 13篇上海中医药杂...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西部中医药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5篇中医杂志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21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黄方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黄疸5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消黄方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难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脱落2例),对照组51例(脱落1例)。对照组中重度黄疸者口服甘草酸二铵、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胶囊,轻度黄疸者口服水飞蓟素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消黄方。治疗12周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64%、48.65%(P<0.05)。治疗组治疗后身目黄染、脘痞腹胀、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积分、总积分及TBiL、DBiL、TBA、ALT、AS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脘痞腹胀积分、总积分、TBil、Dbil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消黄方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黄疸疗效良好。
陆云飞陈晓蓉慕永平巫善明
关键词:难治性黄疸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的监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监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能有效预测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产生的病毒学反弹及耐药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刘成慕永平杨宗国陈晓蓉
紧脉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0年
综合历代有关紧脉的医籍记载及最近研究成果,探讨紧脉的命名、脉形、主病、形成机理等问题。
杨宗国陈晓蓉廖铦
关键词:紧脉脉象
一种退肝细胞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肝细胞黄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栀子苷、6,7-二甲基香豆素和甘草酸组成,且所述的栀子苷、6,7-二甲基香豆素和甘草酸的重量比为(44-48):(0.9-1.1):1。通过对该组方的疗效...
陈晓蓉刘成杨宗国陆云飞徐庆年路玲庆汤伯宗苗慧
文献传递
输血后丙型肝炎与散发性丙型肝炎血清HCV-RNA的定量研究
1998年
陈晓蓉骆成榆顾士民巫善明
关键词:HCV-RNA丙型肝炎血清输血后特异性抗原
慢性肝病患者Fibrotouch检测与人口学特征关系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6年
目的评价慢性肝病患者Fibrotouch检测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肝病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及Fibrotouch相关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肝硬度值及脂肪衰减相对降低(P均<0.001);随着年龄增长,肝硬度值逐渐升高(P<0.001);年龄、BMI及脂肪衰减参数与肝硬度值呈正相关,Spearman’s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0.187、0.107(P均<0.001)。而年龄、BMI与脂肪衰减参数正相关,Spearman’s相关系数分别为0.121,0.695(P均<0.001)。结论年龄、性别、BMI与Fibrotouch检测结果相关,对Fibrotouch诊断报告的阅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佩燕陆云飞陈晓蓉杨宗国
关键词:慢性肝病体质指数性别流行病学分析
基于CIBERSORT方法评价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一项TCGA数据集二次分析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CIBERSORT方法分析并识别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肝细胞癌数据集(LIHC)中特定类型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通过Log rank方法评估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在TCGA-LIHC数据集中,以CIBERSORT P<0.05为标准纳入30例肿瘤样本和2例非肿瘤样本。与非肿瘤组织相比,巨噬细胞M0在肿瘤组织中显著浸润(P<0.05)。HCC患者非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1显著高于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P<0.05)。肿瘤中高巨噬细胞M0与HCC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显著相关(分别为HR=2.06,95%CI=1.45~2.93,Log rank P<0.001和HR=1.58,95%CI=1.17~2.14,P=0.004)。而HCC患者巨噬细胞M1与OS和DFS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甲胎蛋白升高、AJCC分期晚期、TNM分级晚期和血管浸润的HCC患者中,巨噬细胞M0的CIBERSORT分数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肿瘤浸润巨噬细胞M0可加速HCC进展并导致不良预后,应考虑作为HCC治疗的治疗靶点。
张文思陈晓蓉杨宗国
关键词:巨噬细胞肝细胞癌肝癌免疫细胞生存期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开放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疗效。方法288例临床诊断DILI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加UDCA(750mg/d)治疗(A组),对照组144例采用保肝降酶治疗(B组),观察比较2组间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乏力、呕吐症状的改善A组较B组明显(0.0062和0.0344);在生化方面DBil、GGT下降明显优于B组(0.0016和0.0073),优效性检验(B组为对照)TBil、DBil两组差值有明显差异(0.0026和0.0002);在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中治疗前后的TBil、DBil、GGT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2、0.0000和0.0008)。结论UDCA可有效治疗DILI,尤其是对那些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更为合适。
倪鎏达谢青李捍卫韩文科徐伟民王琳谢敬东许昕陈晓蓉徐国光陈成伟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熊去氧胆酸
PEG-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应答不佳患者序贯替诺福韦酯24周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PEG-IFN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8周血清学应答不佳序贯应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24周的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2月就诊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PEG-IFNα-2a 180μg/周治疗48周HBeAg未发生血清学转换的CHB患者共21例。其中11例患者加用TDF 300 mg/d,12周后停用PEG-IFNα-2a,继续予TDF单药治疗12周;10例患者序贯阿德福韦酯(ADV)10 mg/d单药治疗24周。治疗12、24周时检测HBV DNA,肝、肾功能,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对比两组疗效。两组计量资料比较,满足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12、24周时,两组患者的HBs Ag、HBe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24周时,TDF组患者HBeAg转换率(18.2%,2/11)与ADV组(10.0%,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患者治疗12、24周时HBeAg分别为(1.75±0.59)log10S/CO、(1.61±0.70)log10S/CO,较基线[(1.86±0.58)log10S/C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27);治疗24周时TDF组患者ALT水平低于AD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5.0-27.0)U/L vs 33.0(21.5-63.5)U/L;U=-2.616,P=0.046]。两组患者e GFR水平在治疗12、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PEG-IFNα-2a单药治疗48周HBeAg血清学应答不佳的CHB患者,加用TDF 12周后再单用TDF 12周较直接序贯ADV治疗,短期内更有助于降低血清ALT和HBeAg水平。
吕莹陈晓蓉
关键词:干扰素Α-2A替诺福韦酯
血脂水平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脂水平与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为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71例CHC初治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及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分析比较不同应答情况、基因型及治疗0、12及24周(非1b型)或0、24及48周(1b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患者预后相关的预测因子。结果171例CHC PEG-IFN及利巴韦林抗病毒初治患者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及未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nonSVR)率分别为81.87%、18.13%,SVR组患者TG、apoB明显较non-SVR组患者低(P<0.05)。基因3型CHC患者TC、LDL-C、apoA及apoB均较基因1b、6a型患者低;ALT、AST水平相比较高(P<0.05)。SVR组患者TG、apoB在治疗结束时升高,HDL-C降低(P<0.05);non-SVR组患者血脂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改变。单因素Logistic分析示患者年龄≤50岁、基因型非1b型、TG≤3.11 mmol/L、apoB≤0.63 g/L与SVR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50岁及apoB≤0.63 g/L CHC患者易获得SVR(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血脂水平和年龄与CHC患者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年龄≤50岁和apoB≤0.63 g/L是CHC患者SVR的独立预测因素。
时佳沈震苗慧杨宗国徐庆年陆云飞吕莹陈晓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血脂异常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