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明莲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铜矿
  • 3篇黄铜矿
  • 2篇氧化亚铁硫杆...
  • 2篇硫杆菌
  • 2篇表面性质
  • 1篇脂类
  • 1篇生物浸出
  • 1篇铁矿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浸出
  • 1篇吸附量
  • 1篇浸出
  • 1篇黄铁矿
  • 1篇黄铁矿浮选
  • 1篇浮选
  • 1篇捕收
  • 1篇捕收剂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陈明莲
  • 2篇李建华
  • 2篇顾帼华
  • 2篇胡岳华
  • 1篇邱冠周
  • 1篇苏丽君
  • 1篇张麟
  • 1篇赵开乐
  • 1篇孙小俊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脂类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和红外光谱测定,考察了捕收剂DLZ对黄铜矿和黄铁矿浮选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LZ在PH-2.7~12.05时对黄铜矿的捕收能力强,最大回收率95.7%,而对黄铁矿的捕收能力弱,且PH=6.9~12.05时其回收率小于10%.用CaO作PH调整剂时,在PH=7~11时黄铜矿的回收率与用NaOH调PH相差不大,但黄铁矿可浮性被抑制,回收率低于5%.DLZ在黄铜矿上的吸附量比在黄铁矿上的大,特别是强碱条件下;其吸附量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DLZ与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铜矿与DLZ作用后出现了DLZ的相关特征吸收峰,而黄铁矿与DLZ以及Cu抖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可见DLZ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
顾帼华李建华孙小俊张麟陈明莲赵开乐胡岳华
关键词:黄铜矿黄铁矿捕收剂吸附量浮选
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表面性质及其浸出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测定吸附量、Zeta电位和接触角,并通过对原子力显微镜表面进行表征及摇瓶浸出试验考察不同能源(Fe2+、单质硫和黄铜矿)培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errooxidans对黄铜矿表面性质的影响及其与黄铜矿浸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能源培养的A.ferrooxidans菌对黄铜矿表面性质的影响规律相似;A.ferrooxidans菌均能快速吸附在黄铜矿表面,而矿驯化的A.ferrooxidans菌在矿表面的附着能力更强;细菌的吸附使黄铜矿的等电点朝细菌的等电点方向偏移,且由于在黄铜矿表面生成了硫膜和不稳定铜硫化物使得黄铜矿表面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在浸矿初期,细菌与黄铜矿作用以直接作用机理为主。
顾帼华陈明莲苏丽君李建华胡岳华邱冠周
关键词:黄铜矿氧化亚铁硫杆菌微生物浸出
微生物对黄铜矿表面性质的影响及其吸附机制研究
本文采用不同能源培养的中温菌-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菌)和中等嗜热菌-喜温硫杆菌(A.caldus菌),通过吸附量、红外测试、Zeta电位、接触角测定及原子力显微镜表面表征,考察黄铜矿与细菌作用后表...
陈明莲
关键词:黄铜矿表面性质氧化亚铁硫杆菌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