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勋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更多>>
- 比较文学视野下外国文学文化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研究--以“马工程”教材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 2021年
- 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培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文化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文化自信也是此类课程的题中之义。基于比较文学理论,编者将“文化自信”的基因注入外国文学文化课程的“马工程”教材之中,这给课程思政奠定了基础。在具体的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现有的优势特色平台,最终达成课程思政的目标。
- 陈勋
- 关键词:比较文学文化自信
- 《儿子与情人》整体意向解读被引量:2
- 2011年
- 劳伦斯在其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意象,来揭示文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的主题。为了理解这部小说的精髓,领略劳伦斯运用意象表达思想的风采,本文对小说中以"鲜花为中心"、"夕阳为中心"以及"黑暗为中心"的三组整体意象进行了解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劳伦斯试图借保罗这一人物形象来探索和谐的两性关系,但最终以失望和迷惘告终。
- 陈勋
-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两性关系
- 论《小说鉴赏》的微型小说批评理念
- 2020年
- 《小说鉴赏》是美国新批评派学者编撰的微短篇小说鉴赏集,其批评理念以及批评话语给微型小说批评提供了一种方法论意义的借鉴。《小说鉴赏》提出微型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从三个方面协同推进文本的研究。微型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突转非常重要;人物性格最好通过间接表达,这样才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学术训练则最好从研究主题开始。在精选微型小说时,要把握一个重要的原则:提供阅读的乐趣与提高鉴赏水平。
- 陈勋陈勋
- 关键词:微型小说
- 希利斯·米勒文学伦理批评演进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被引量:1
- 2022年
- 希利斯·米勒在其早期意识批评中寻找理想作者,关注文学活动中作者的伦理位置;进入解构主义批评后,他质疑对文本明确单一的阐释,从而解放多维文本意义;到文学述行批评阶段,他从文学言语行为角度探讨文学活动中的伦理秩序,思考文学价值的实现路径。米勒在其毕生的文学批评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探寻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关注文学活动的伦理秩序与责任,贯穿着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 陈勋王洁群
- 关键词:解构批评文学伦理人文主义
- 为什么会是流寓文学——评二十一世纪前十年诺贝尔文学奖
- 2011年
- 伴随着各种争议,诺贝尔文学奖走过了新世纪的头十年。十年诺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寓文学频繁获奖,而这绝非偶然现象。本文将从流寓文学所具有的跨文化色彩,主题的深刻以及艺术技巧的高超三个方面论证流寓文学所具有的理想主义倾向以及获奖的必然性。
- 陈勋
-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艺术力量
- 三位一体的伊斯坦布尔记忆——论《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的文体与文化意识
- 2011年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奥尔罕.帕慕克的代表作。论文从书中的"我"、另一个"我"、伊斯坦布尔三个主角出发探索其作为小说、自传以及散文的可能,并从中考察了作者利用不同的文体表达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并最终将三者融合为"呼愁"这种文化意识的形成过程。
- 陈勋
- 关键词:小说自传历史散文
- 论文学伦理中的审美与教化及其协调
- 2022年
-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来看,审美关乎文学的内在伦理尺度,其中体现着文学关注的新的不同于世俗现实要求的价值与关系;教化实现文学的外在伦理功能,它反映文学对社会现实道德价值的认同与适应。在具体文学实践中,两者常相互错位,甚至相互矛盾。需要借鉴传统修身文化中的“参省”方式,在文学实践中倡导审美体认与道德反思的结合,从而建构起能入能出、内外结合、审美与教化协调统一的文学伦理生态。
- 陈勋王洁群
- 关键词:文学伦理审美教化伦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