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红

作品数:123 被引量:837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4篇经济管理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4篇农业
  • 14篇沟域经济
  • 11篇社会化服务
  • 11篇农业科技
  • 10篇产业融合
  • 9篇农户
  • 9篇现代农业
  • 8篇农业生产
  • 8篇北京农业
  • 7篇托管
  • 7篇农村
  • 7篇农业社会
  • 7篇农业社会化
  • 6篇农业社会化服...
  • 6篇种业
  • 5篇指标体系
  • 5篇农产
  • 5篇农产品
  • 5篇转基因农产品
  • 5篇乡村

机构

  • 50篇北京市农林科...
  • 49篇北京市农林科...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科...
  • 11篇长江大学
  • 10篇北京农林科学...
  • 7篇北京市农林科...
  • 5篇北京农学院
  • 3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北京市农业局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天津市农村经...
  • 1篇石家庄理工职...

作者

  • 119篇陈俊红
  • 25篇龚晶
  • 13篇周连第
  • 12篇陈慈
  • 9篇陈玛琳
  • 8篇李红
  • 7篇王爱玲
  • 7篇曹均
  • 6篇易芷娟
  • 5篇吴敬学
  • 4篇孙东升
  • 3篇黄杰
  • 3篇李芸
  • 3篇孙素芬
  • 3篇杨巍
  • 3篇张慧智
  • 3篇鄢丰霞
  • 3篇赵姜
  • 2篇尹光红
  • 2篇王亚芝

传媒

  • 10篇北方园艺
  • 8篇农业经济
  • 7篇科技管理研究
  • 7篇广东农业科学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食物与营...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生态经济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北京市经济管...
  • 3篇农业展望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价格理论与实...
  • 2篇世界农业
  • 2篇特区经济
  • 2篇北京农业职业...
  • 2篇中国瓜菜

年份

  • 8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涵养区农村产业兴旺发展路径探析——以北京市延庆区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实施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北京市延庆区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挖掘农村乡土文化、打造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在农村产业兴旺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生态涵养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了借鉴。
吴红陈俊红赵姜
关键词:生态涵养区
“十四五”时期北京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构建思路
2022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乡村”也在不断更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从各种统计和研究数据来看,北京“农村”的“农业”特征越来越不明显,“工农”和“城乡”的传统关系发生了变化,逐渐出现“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特点。“十四五”时期北京城乡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并存、城市发展要素与农村优势资源之间矛盾性和互补性并存;北京进入城乡融合新阶段的主攻方向有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推进规制要素重新组合、推进空间改革等3个方面。基于此,在预判“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城乡关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并针对如何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如何合理布局乡村空间、如何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和如何多样化发展小城镇等重要问题进行具体剖析与未来展望。
刘宝印杜洪燕陈俊红龚晶
关键词:城乡融合
国外政府农业投入政策与经验启示演变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围绕农业政策问题,对国外部分国家不同时期农业投入的政策趋向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通过研究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或组织),印度、泰国等经济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农业发展历程中的政府农业政策趋向,并提出了对我国农业政策经验启示。
吴敬学陈俊红
关键词:农业投入政府农业政策农业发展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特征、类型与作用被引量:18
2018年
培育壮大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依据新业态的产生路径,现阶段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可划分为服务型农业新业态、创新型农业新业态、社会化农业新业态、内部融合型农业新业态和综合型农业新业态5大类别。他们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引领性强、"三产化"特征突出,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扩充农民增收渠道、引领新消费需求、推动城乡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陈慈陈俊红陈俊红孙素芬
关键词:产业融合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与公共产品投资需求分析被引量:55
2006年
本文根据DIY式抽样调查,得出北京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先后顺序依次为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教育和科技、农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据此提出应加大农村医疗和社会保障、农村公路、农民终身教育等公共产品建设项目投入,依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设置投资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投资方式等政策建议。
陈俊红吴敬学周连第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产品
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10年
在介绍了中国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分析了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6个组成部分:政府主管部门系统、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系统、村级农技推广员系统、科研院校系统、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系统和涉农企业系统。提出了农业科技服务传播的3个途径,即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途径、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途径和农业科技服务支撑途径。其中,经营性农业科技服务途径又可分为政府引导型的产业化传播途径和完全市场化的技术传播途径2种。从机构和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与体制建设、支撑与保障4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具体思路。
陈俊红周连第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被引量:22
2010年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和队伍建设,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历程、六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建设现状,总结归纳了三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最后提出加快构建北京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陈俊红王爱玲周连第
关键词:现代农业
基于种植户调研的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做好甘肃省靖远县枸杞产业发展工作,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结合的基础上,从种植户视角,分析了靖远县枸杞产业品种结构、投入产出、销售渠道等情况。研究显示,虽然枸杞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其他农业经济作物较高,但由于枸杞种植户的文化程度和种植技术水平较低,枸杞产业的发展面临劳动力短缺、加工水平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特色产品品牌不突出等问题,拉低了整体枸杞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提高枸杞产业发展技术水平、推进枸杞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及多渠道扩展枸杞销售市场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吕华琛陈俊红王思博
关键词:枸杞产业农户调研
创新沟域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北京市四季花海的调研被引量:3
2013年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发展山区经济的新探索。通过对发展沟域经济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的北京市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进行深入调研,立足四季花海沟域建设基础和发展思路,分析了该地发展沟域经济所采取的花水融合、镇乡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基础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使得其在农民增收、生态建设、服务能力和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尽管如此,沟域在整体经济实力、生态保育、休闲产业建设等方面还有不足,应从深化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夯实农业产业基础等方面继续完善沟域经济建设。
曹均易芷娟陈俊红
关键词:沟域经济
台湾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0
2011年
台湾都市农业打造历程、产业形态、遵循理念、组织管理等方面成功经验,十分值得北京发展以农业休闲旅游为主要形式的山区沟域经济模式借鉴。文章通过研究台湾都市农业演进历程、现状、取得成效,得出了北京沟域经济建设应强化政府支持,培育高素质农民服务队伍,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加强体验型休闲产品开发等方面启示。
陈俊红王亚芝曹庆昌
关键词:都市农业沟域经济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