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阿明

作品数:202 被引量:637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83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篇文化科学
  • 36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运动员
  • 20篇生物力学
  • 19篇下肢
  • 17篇体育
  • 15篇关节
  • 14篇老年
  • 12篇老年人
  • 11篇肌肉
  • 10篇踝关节
  • 10篇健身
  • 10篇背包
  • 10篇步态
  • 9篇儿童
  • 8篇肌电
  • 7篇足球
  • 7篇足球运动
  • 7篇足球运动员
  • 7篇肌群
  • 6篇大学生
  • 6篇训练器

机构

  • 199篇苏州大学
  • 16篇常州大学
  • 7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苏州卫生职业...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作者

  • 201篇陆阿明
  • 42篇王国栋
  • 16篇陈金鳌
  • 16篇张秋霞
  • 12篇张英媛
  • 11篇雍明
  • 9篇刘丹
  • 9篇罗丽
  • 9篇王敏
  • 8篇王家宏
  • 7篇张阳
  • 6篇杨卫东
  • 6篇陆爱云
  • 5篇吴金龙
  • 5篇谷艳荣
  • 4篇王芳
  • 4篇刘志民
  • 4篇吴金全
  • 4篇戴晓群
  • 3篇李小宁

传媒

  • 17篇体育科研
  • 7篇体育科学
  • 6篇中国运动医学...
  • 5篇浙江体育科学
  • 5篇当代体育科技
  • 4篇成都体育学院...
  • 4篇南京体育学院...
  • 4篇体育科技文献...
  • 4篇第七届全国运...
  • 4篇2015全国...
  • 4篇第十八届全国...
  • 3篇体育与科学
  • 3篇北京体育大学...
  • 3篇湖北体育科技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3篇体育学刊
  • 3篇中国体育科技
  • 3篇首都体育学院...
  • 3篇2015第十...
  • 2篇医用生物力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6篇2022
  • 13篇2021
  • 10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11篇2014
  • 21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偏转度检测控制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力量平衡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转度检测控制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力量平衡训练器,通过将负荷挡板固定于转环的两侧,同时将转环转动设置于传导轴上,根据偏转度检测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转环的转动角度以确定两侧负荷挡板的偏转角度及扭转力矩,用户可...
陆阿明王国栋雍明
文献传递
基于秩和比法对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球队攻防能力对比分析--以2019-2020年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八强成绩为例
赵双迎陆阿明任园园
运动性疲劳对跑运动学与下肢肌电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通过对人体跑至疲劳过程中的运动学与下肢表面肌电图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认识疲劳对人体运动动作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名男性受试者在跑台上进行12km/h恒速度跑至疲劳,对3个阶段运动学参数及表面肌电时频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跑至疲劳的3个阶段,1)单步步长和步频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右脚至左脚步长减小(均值为1.68m、1.65m、1.65m),步频增加(均值为2.77步/s、2.84步/s、2.87步/s),而左脚至右脚步长增加(均值为1.61m、1.64m、1.64m),步频减小(均值为2.88步/s、2.84步/s、2.78步/s);2)躯干倾斜、扭转幅度显著增加(P<0.05),髋、膝关节角度出现规律性变化(P<0.05),踝关节角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下肢肌积分肌电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肌肉平均功率频率指标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结论:中等强度恒速跑至疲劳过程中,随着疲劳的产生与发展:1)从左脚至右脚单步步长增加、步频减慢,而从右脚至左脚出现相反的变化规律,躯干扭转幅度变大,后仰增加,"坐姿"跑成为必然趋势;2)除腓肠肌外,下肢肌肉的积分肌电逐渐增加,平均功率频率呈下降趋势,但左右侧变化的时间段和幅度不完全一致。
陆阿明王国栋王芳
关键词:运动学表面肌电
大鼠骨骼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IGF-1、TGF-β1的表达
<正>研究目的: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动态变化规律...
罗丽张健董宇孙中文李小宁王守立陆阿明刘承宜
文献传递
不同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索不同背包方式行走对大学生脊柱角度的影响,为人们合理背包和防止背包给人体带来的损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名苏州大学在校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其负重10%BW背包以不同背包方式(后、前、右、左、后前交替、右左交替)行走10min,运用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到脊柱各骨性标志点的空间坐标数据,然后通过Matlab数学软件计算出不同背包条件行走后各脊柱角度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角度值,再通过SPSSl7.0统计学软件包对各角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不同方式背包时,C7-T7-T12角度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背比后背对C7-T7-T12角度在矢状面的影响更小;后背比前背对其在额状面的影响更小;右背小于左背对C7-T7-T12角度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影响,交替背可缓解单一背包方式对其的影响。2不同方式背包时,T7-T12-SACR角度在矢状面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单一方式背包对其在矢状面的影响较小,交替背对其的影响则更大;不同背包方式对这一角度在额状面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前背小于后背、左背小于右背对T7-T12-SACR角度在额状面的影响,交替背可缓解单一方式背包对其的影响。结论:1不同方式背包明显影响胸椎在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弯曲角度;前后交替背和左右交替背能缓解单一背包方式对胸椎的影响。2不同背包方式对下胸椎至腰椎段在矢状面的角度变化无明显影响;不同方式背包对下胸椎至腰椎段在额状面的角度变化有明显影响,前背对下胸椎至腰椎段在额状面的角度影响最小,交替背能缓解下胸椎至腰椎段的侧弯。
王敏陆阿明
关键词:大学生
紧身运动裤对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肌肉活动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研究不同紧身运动裤对自行车运动员踏蹬至疲劳过程中的一侧下肢主要发力肌肉活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研究方法:从20-25岁的健康男性大学生自愿者中选取12名为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恒速完成中等强度和大强...
陈金鳌陆阿明王国栋戴晓群
预期对下落跳时前交叉韧带损伤生物力学危险因素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研究不同性别人群在无预期双腿着陆下落跳时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变化及带来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风险。研究方法:男女受试者各10名,采用Vicon运动捕捉系统与Kistler三维测力台、无线表面肌电同步...
陈一言陆阿明
文献传递
紧身运动装压迫对人体运动机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紧身运动装作为高性能运动装备受到专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喜爱。据研究报道,在运动中穿着紧身运动装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从紧身压迫对运动机能,运动执行、调控及保障系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发现紧身压迫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且运动后穿着紧身运动装可以促进运动能力的回复;紧身压迫也可以减轻肌肉振动,减少肌肉损伤;同时紧身压迫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静脉血回流,从而加强肌肉中氧的供给同时加快代谢物的清除。
蔡娟娟李亚宁陆阿明戴晓群
关键词:血液循环
大强度跳跃负荷下p38MAPK对兔髌腱起止点微细结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使用电刺激定量跳跃装置使兔完成一次大强度跳跃运动,通过注射p38MAPK抑制剂来研究p38MAPK的活化作用在此种负荷下对兔髌骨髌腱结合部(PPTJ)与胫骨髌腱结合部(TPTJ)的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是否会使组织结构分层相同的2个结合部之间产生差异。方法:14只18周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4)、跳跃组(J1,N=5)、跳跃后注射p38抑制剂组(J1P,N=5)。每天150次定量跳跃,训练结束24 h后处死取样,进行H&E与免疫组化处理,取样部位为PPTJ与TPTJ。结果:(1)J1P组PPTJ的IL-6含量明显大于CON组;(2)J1与J1P组PPTJ与TPTJ均有微细结构损伤,J1P组中2个部位之间的软骨带厚度有显著性差异;(3)CON组2个部位间IL-1β、IL-6有显著性差异,J1组PPTJ与TPTJ之间IL-1β、IL-6、TGF-β1有显著性差异,J1P组PPTJ与TPTJ之间IL-1β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一次大强度跳跃负荷会引起PPTJ与TPTJ微细结构变化(TPTJ的微细结构变化优于PPTJ)并使PPTJ与TPTJ之间TGF-β1差值显著增大,p38MAPK被抑制后结局相反;(2)一次大强度跳跃负荷下,p38MAPK的活化会维持PPTJ中IL-6含量的稳定,p38MAPK被抑制使PPTJ与TPTJ之间IL-6含量显著性差异消失。
陈一言陆阿明齐亚楠王琳刘云逸
关键词:P38MAPK
踝关节护具对健康人侧跳落地时动态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踝关节护具对双腿起跳,单腿着地时期的动态姿势稳定性的影响。并以侧跳方向的介入来探讨健康人在佩戴踝关节护具前后稳定性的变化,为健康人在运动时佩戴踝关节护具提供建议,
姜欣陆阿明
关键词:疾病预防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