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逢春

作品数:68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胰腺
  • 20篇胰腺炎
  • 20篇腺炎
  • 17篇急性胰腺炎
  • 16篇修补术
  • 16篇切除
  • 16篇腹腔
  • 15篇切除术
  • 15篇疝修补
  • 15篇腹腔镜
  • 14篇疝修补术
  • 13篇重症
  • 12篇手术
  • 12篇重症急性
  • 1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1篇重症急性胰腺...
  • 11篇补片
  • 8篇腹股沟
  • 6篇胰十二指肠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机构

  • 68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68篇陆逢春
  • 66篇黄鹤光
  • 52篇陈燕昌
  • 44篇林贤超
  • 39篇林荣贵
  • 31篇杨媛媛
  • 15篇方海宗
  • 12篇王丛菲
  • 5篇陈志耀
  • 4篇王锋
  • 3篇周武汉
  • 2篇陈先强
  • 2篇刘多谋
  • 2篇陈大良
  • 1篇傅成斌
  • 1篇洪登科
  • 1篇王孙建
  • 1篇沈锐潮
  • 1篇文实
  • 1篇姚义

传媒

  • 13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腹腔镜外科杂...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华疝和腹壁...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闭合性胰腺损伤20例的保存胰腺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进一步提高闭合性胰腺损伤救治水平,尽可能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方法回顾20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类损伤的治疗措施。结果20例患者均有明确的闭合性上腹部外伤病史,行胰腺CT增强扫描,均符合诊断。根据入院时一般情况、腹部体征、主胰管损伤情况采取急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10例因严重腹膜炎及明确的主胰管断裂而行急诊手术,其中胰尾切除1例,单纯外引流6例,断裂胰管外引流、二期手术3例;10例临床情况稳定、无明确主胰管损伤者,急性期在密切观察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3例治愈,7例延期手术,包括因胰头血肿扩大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3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3例。20例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采用保存胰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并可避免胰腺切除,最大限度地保留胰腺内外分泌功能。
林贤超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荣贵
关键词:胰腺闭合性个体化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观察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分组加入1、10、100 μg/L TNF-α培养24 h,或加入100 μg/L TNF-α培养3、8、12、24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VASP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TNF-α干预24h不同浓度组VASP mRNA水平分别为0.993±0.045(对照组)、0.801±0.022(1 μg/L)、0.626 ±0.018(10 μg/L)、0.529±0.017(100 μg/L);蛋白水平分别为0.849±0.021(对照组)、0.788±0.028(1μg/L)、0.364 ±0.018(10 μg/L)、0.317±0.023(100 μg/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0)%(对照组)、(14.0±1.1)%(1 μg/L)、(24.4±3.8)%(10 μg/L)、(36.0±2.5)%(100 μg/L).100 μg/L TNF-α干预不同时间组VASP mRNA表达分别为0.829 ±0.051(3 h)、0.741±0.029(8 h)、0.669 ±0.026(12 h)、0.528 ±0.017(24 h),蛋白水平分别为0.528±0.201(3 h)、0.470±0.016(8 h)、0.299±0.015(12 h)、0.298±0.016(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0.9)%(3 h)、(11.4±1.2)%(8 h)、(21.2±1.4)%(12 h)、(36.3±2.1)%(24 h).VASP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升高(P<0.05).结论 TNF-α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周武汉黄鹤光刘多谋陈志耀陆逢春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脱噬作用
20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回顾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使用及作用。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204例采用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SAP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了解个体化及阶段性肠内营养在SAP治疗中的重要意义。结果住院期间经过个体化阶段性肠内营养,SAP病人肝功、血脂恢复正常,胰性脑病消失,恢复正常饮食,拔除营养管痊愈出院。有伴发假性囊肿的病人根据实时监测结果调整肠内营养,使其达到对囊肿的最小影响后带管出院,门诊随访。经过治疗囊肿自行吸收者49例,延期经过3个月行内引流术者32例。病人施行肠内营养时间为20~95d。结论SAP病人经过急性期的处理后进行肠内营养是安全而且是必需的,但需注意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及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让肠内营养在SAP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陆逢春黄鹤光陈燕昌林贤超
关键词:胰腺炎肠内营养个体化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常并发多器官衰竭,其中以呼吸功能衰竭最多见。SAP早期一旦发生急性肺损伤(ALI),出现肺水肿、胸水,意味着患者预后很差。本研究观察水通道蛋白1(AQP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AQP1在肺水肿形成中的作用。
王锋黄鹤光陆逢春陈燕昌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水通道蛋白-1大鼠肺组织呼吸功能衰竭多器官衰竭急性肺损伤
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血管处理22例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血管处理技巧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22例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病人行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22例病人中,16例施行保留脾脏动静脉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动静脉,保留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动脉主干,保留胃网膜左动脉,脾静脉和脾门动脉血供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施行结扎脾静脉主干,保留脾动脉、胃网膜左静脉和脾门区静脉血管的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脾脏大小无变化,脾脏血供好。结论胰体尾良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应根据肿瘤和血管关系术中采用不同的血管处理方法,施行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是安全的。
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
关键词:胰腺肿瘤腹腔镜血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毛细血管渗漏及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共包括三大部分,每部分都通过建立SAP大鼠模型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观察SAP大鼠小肠毛细血管渗漏现象;第二部分探索SAP大鼠小肠毛细血管渗漏的机制;第三部分采用BMSCs进行治疗,观察BMSCs对SAP大鼠小肠毛细血...
陆逢春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文献传递
胆胰管结扎法制作大鼠胰源性肺损伤模型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模型的方法,以利于胰源性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疾病的研究。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分成结扎组(n=20)、传统组(n=20)和假手术组(n=20),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结扎法组给予结扎胆胰管远端,传统法组不结扎,假手术组不注射5%牛磺胆酸钠;术后补液支持,观察24 h后SAP肺组织损伤和水肿程度以及自然病程。结果结扎组模型能诱导明显的ALI,48 h内全部大鼠(100%)因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其死亡率明显高于传统组(20%),P<0.05。结扎组有4只大鼠出现胸腔积液,而传统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均未见明显胸腔积液。结扎组大鼠腹水量为(21.15±5.33)ml,明显多于传统组大鼠的(7.75±2.66)ml,P<0.05,而假手术组未见明显腹水产生。结扎组大鼠血清淀粉酶为(2 470.70±399.73)U/L,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 528.40±289.54)U/L和假手术组的(831.10±93.26)U/L,P<0.001。结扎组大鼠血清白蛋白水平为(6.90±1.66)g/L,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3.10±0.99)g/L和假手术组的(16.20±0.92)g/L,P<0.001。结扎组大鼠肺W/D为6.50±0.23,明显大于传统组的4.92±0.18和假手术组的4.61±0.16,P<0.001。结扎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为(29.25±1.07)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2.65±1.98)分和假手术组的0分,P<0.001。结扎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为(15.95±0.15)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3.75±0.66)分和假手术组的(0.13±0.29)分,P<0.001。电镜下见,结扎组大鼠肺毛细血管基膜水肿溶解,连续性中断;细胞核变形、溶解;内皮吞饮小泡增多,功能活跃;细胞间紧密连接水肿模糊,甚至破裂;肺泡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间隙明显变宽,其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明显较传统组严重,而假手术组肺组织在电镜下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可重现临床上胆源性SAP并发ALI或ARDS的发病过程,适用于研究SAP早期�
王锋黄鹤光陆逢春陈燕昌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
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前修补术治疗下腹边缘疝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部分腹膜前修补术(TAPE)治疗下腹边缘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下腹边缘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3例;年龄为(65±11)岁,年龄范围为54~76岁。患者均行TAPE。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TAPE,术中测量疝环直径为(7.0±2.9)cm。58例患者中,因肠管与腹壁粘连严重6例,行杂交手术,术中行腹壁小切口分离粘连;复发疝2例,术中取出原补片后再行TAPE;术中探查发现合并左腹股沟直疝、右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各1例,均行同期修补术。5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3±46)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mL;术后不受麻醉限制即可下床活动,术后24 h进食流质食物,48 h进食半流质食物;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d;腹带加压束缚3个月。(2)随访情况: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为(22±19)个月。58例患者中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血清肿3例,行细针穿刺抽吸积液+加压包扎后痊愈;肠梗阻2例,予禁食、胃肠减压、灌肠通便、抑制消化液分泌、补液营养等治疗后好转;Trocar疝1例,在全身麻醉下放置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痊愈,未再复发;切口感染1例,予抗感染及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及尿频、尿急等并发症发生。结论TAPE治疗下腹边缘疝安全、有效。
潘茂恩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王丛菲方海宗
关键词:切口疝疝修补术补片修补术
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作用
目的:观察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对体内生长激素和胰腺外分泌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其中非手术治疗35例中,15例行复尔凯螺旋管(Nutricia公司)早期...
黄鹤光卢星桥陈燕昌陆逢春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治疗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27例AP患者,按照轻(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重(severe acute pancreadtis,SAP)三种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UTI组与对照组),UTI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分别于人院第1、3、7天抽取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百分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10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第3、7天UTI组中不同严重程度AP患者Treg百分率(MAP:2.72%±0.76%,2.26%±0.61%:MSAP:3.04%±0.74%,4.12%±1.10%;SAP:4.41%±0.86%,5.38%±1.13%)均高于对照组(MAP:2.08%±0.50%,1.83%±0.67%;MSAP:2.24%±0.89%,3.25%±0.70%;SAP:3.35%±0.85%,4.56%±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UTI治疗的MAP患者入院第3天IL-10水平(48.85±15.46)高于对照组(37.43±13.36);MSAP、SAP患者UTI组入院第3、7天IL-10水平(MSAP:32.95±10.72,59.79±20.09;SAP:22.48±3.67,30.91±8.74)均高于相应对照组(MSAP:25.15±10.05,36.66±16.80;SAP:18.73±2.69,23.72±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2%比79.4%)。结论UTI可以通过上调A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府.促进疾病恢复.
潘誉方海宗黄鹤光陆逢春姚义陈飞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乌司他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