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燕
- 作品数:20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含嘴式与面罩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儿童哮喘治疗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面罩式与口含嘴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该院儿科就诊的6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n=34)采用面罩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方式,对照组(n=34)采用口含嘴式雾化吸入方式。观察二组患儿治疗后1、3、6d的呼气高峰流量(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PEFR值的变化并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口腔炎的发生率及不同雾化吸入方式的适应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d、3d、6d的PEFR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67.9±5.4)%/(59.6±5.2)%、(72.5±3.5)%/(60.3±5.0)%、(74.3±3.9)%/(73.1±4.5)%,二组1d、3d的PEF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炎发生率及使用适应率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哮喘治疗中面罩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优于口含嘴式雾化吸入,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逯春洁张勇闫晓燕
- 关键词:布地奈德哮喘儿童
- 哮喘儿童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易患因素与治疗方式的探讨
- 高捷张俊玲闫晓燕赵凤珍
- 选择健康儿童,哮喘患儿以及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微机辅助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自动测定系统,检测三组儿童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单体聚合功能变化及D-二聚体水平,同时将哮喘流行病学病因纳入研究范畴,分析儿童哮喘发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哮喘治疗抗凝药物
-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T调节细胞在川崎病临床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免疫失调与川崎病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别于急性期与亚急性期采集18例KD患者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中CD4、CD25与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亚急性期CD4+CD25highFoxp3+T细胞的百分比较急性期明显升高(1.11±1.21)%vs(0.54±0.55)%,P<0.05,尽管CD4+CD25lowFoxp3+T细胞与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变化轻微,但是CD4+CD25+Foxp3-T细胞在亚急性期的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2.86±1.85)%vs(5.74±5.79)%,P<0.05。因此CD25highFoxp3+T细胞与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在亚急性期的水平明显高于急性期(0.46±0.55)%vs(0.12±0.12)%,P<0.05。结论 CD4+CD25highFoxp3+T细胞的减少和/或CD25highFoxp3+T细胞与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失衡在KD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丙种球蛋白的治疗,CD4+CD25+Foxp3+T细胞的恢复可能是IVIG治疗KD的作用靶点。
- 闫晓燕逯春洁高晓增张俊玲韩秀红冯玉钰王彬杨广遂
- 关键词:川崎病调节性T细胞CD25+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T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Th2的表达及变化,研究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 60例确诊哮喘患儿按临床表现分为无激素治疗哮喘组(A组,30例)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哮喘组(B组,30例),同期3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C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Treg、Th1和Th2水平。结果 A组儿童外周血Treg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A组Th1/Th2比值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儿童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有明显升高,Th1/Th2比值高于A组。结论吸入激素可提高Treg水平来平衡T细胞应答,从而治疗儿童哮喘。
- 闫晓燕高晓增逯春洁韩秀红冯玉钰王彬张俊玲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哮喘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热性惊厥(febrale convulsion,FC)是儿童期各类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国外调查发生率为2%~5%[1],我国调查为3.9%,男多于女。通常发病年龄为12~15个月,很少有3岁后发病,高峰年龄为18个月。研究表明,21%的儿童有惊厥前或后的1小时内出现发热,57%的1~24小时后出现发热;
- 闫晓燕赵凤珍高晓增逯春杰
-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预后
- 气腹与头高位对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患者LC术中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不同麻醉方式下气腹与头高位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术中维持两组均静点瑞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物。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麻醉诱导前、气腹建立后1 min、气腹建立后3 min、头高位后1 min、头高位后3 min、解除气腹后、苏醒后),分析RR间期,低、高频谱峰功率(LF和HF)以及LF/HF的变化。结果在SEV组LF/HF的比率于头高位后1 min增加显著(P<0.05)。结论吸入七氟醚麻醉能够明显的升高患者LF/HF的比率。
- 高晓增闫晓燕许景伟李宝永
- 关键词:七氟醚心率变异性
- 急性期哮喘患儿Th17细胞与T调节细胞平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使得绝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情况得以很好的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症状恶化,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哮喘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Th1/Th2失衡这一理论的问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Th17细胞与T调节细胞相继进入了研究的视野,这两类细胞可以解释一些Th1/Th2失衡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 闫晓燕高晓增逯春洁韩秀红冯玉钰王彬张俊玲
- 关键词:TH17细胞哮喘
-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13年
- 当心肌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就会启动自身的保护机制来对抗进一步的损伤,这种保护机制主要依赖于激活蛋白激酶C(PKC)、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以及产生ROS[1]。有研究表明七氟醚预处理可诱导产生ROS发挥心肌保护作用[2]。5’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一种细胞能量调节因子,
- 高晓增闫晓燕许景伟康绍叁
- 关键词:七氟醚心肌保护缺血再灌注
-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
- 高晓增闫晓燕康绍叁陈晨许景伟李宝永
- 该项研究采用了动物模型结合七氟醚预处理的设计,应用了该研究领域中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包括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研究、探讨了七氟醚预处理心肌保护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课题组不仅发现七氟醚预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七氟醚心肌保护
- 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①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全麻诱导期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②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组(T)和单次静滴舒芬太尼组(D),均复合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诱导,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BIS值。③结果 D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5min(T3)均低于诱导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同时间点的HR均高于诱导前,而T组患者上述指标在上述时间点虽有变化,但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D组患者BIS值在气管插管后5min(T3)上升较多,而T组患者则变化不大,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方式对诱导期应激反应的抑制优于七氟醚吸入复合单次静滴舒芬太尼这一方式,更适合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
- 高晓增闫晓燕许景伟李宝永
- 关键词:七氟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麻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