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内障
  • 9篇白内障
  • 5篇人工晶状体
  • 5篇晶状体
  • 5篇角膜
  • 4篇术后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植入
  • 3篇植入术
  • 3篇手术
  • 3篇儿童
  • 3篇白内障术
  • 3篇白内障术后
  • 2篇散光
  • 2篇水肿
  • 2篇吸除
  • 2篇晶状体眼
  • 2篇角膜散光
  • 2篇角膜小切口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河北省滦平县...

作者

  • 14篇钱进
  • 7篇云波
  • 5篇宋旭东
  • 4篇王军
  • 3篇董喆
  • 3篇施玉英
  • 2篇刘玉福
  • 2篇薛文娟
  • 2篇朱思泉
  • 2篇赵阳
  • 2篇张红言
  • 1篇康慧娟
  • 1篇康惠娟
  • 1篇陶靖
  • 1篇杨文利
  • 1篇王宁利
  • 1篇闫岩
  • 1篇张雪梅
  • 1篇陈海龙
  • 1篇沙颖

传媒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眼科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5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的屈光稳定时间分析被引量:25
2005年
目的 观察分析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趋于稳定的时间。方法 计算并比较73例(82只眼)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手术性角膜散光度。结果 比较白内障患者术后1周与1个月的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差异无显著性(P =0 .312 ,>0 .0 5 ) ;术后1周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0 ,<0 .0 5 ) ;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0 )。结论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早期角膜散光即基本稳定,至术后3个月时角膜散光还会较前有少许改变。
钱进王军
关键词:角膜散光
一种带有滑轨装置的眼科手术床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滑轨装置的眼科手术床组,该眼科手术床组包括(2)张平行设置的手术床(1)、滑轨装置(2),每张手术床(1)可以在滑轨装置(2)上滑动,手术床(1)包括底座(3)和设置在底座(3)上的床体(4),滑轨...
黄馨颖朱思泉宋旭东王军刘玉福云波钱进董喆张红言赵阳
文献传递
儿童人工晶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评价儿童人工晶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特征和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7例(249眼)3~12岁儿童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121眼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硬性人工晶状体(A组),128眼植入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B组),术后随访12~8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率以及激光术后视力情况。结果儿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A组为92.6%,B组为32.9%;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率A组为92.6%,B组为26.6%,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46眼经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脱盲率为100%,脱残率90.7%。结论对于3—12岁儿童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使用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明显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率;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是儿童人工晶状体眼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云波钱进陈海龙
关键词:白内障儿童后囊膜混浊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比较囊袋内张力环(CTR)植入术和人工晶状体(IOL)巩膜缝合固定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就诊的27例(45只眼)年龄3~50岁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CTR植入并二期CTR固定术(24只眼)与IOL巩膜缝合固定术(21只眼)治疗,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等指标,术后3个月行前节OCT及晶状体后照法测量IOL的倾斜及偏心值,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CTR组为0.75,IOL固定组为0.54;散光度数CTR固定后为1.47D,IOL固定组为2.35D;CTR固定后IOL倾斜为5.48°,IOL固定组IOL倾斜为7.37°;两组术后BCVA、散光、IOL倾斜度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R固定后IOL偏心为1.09mm,IOL固定组IOL偏心为0.8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固定组4只眼IOL夹持.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囊袋内CTR和IOL植入、二期CTR巩膜缝合固定术是治疗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的更好选择.
薛文娟宋旭东闫岩杨文利钱进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囊袋张力环人工晶状体
儿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二期植入术矫正儿童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手术适应症.方法对57例(71只眼)后囊膜和悬韧带完整或仅中央区后囊膜缺损的儿童无晶状体眼,二期植入丙烯酸酯(Acrysof)折叠式IOL,术后随访3~25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矫正视力,其中术后裸眼视力≥0.5有38只眼(53.5%),术后矫正视力≥0.5有60只眼(84.5%).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16只眼(22.5%),前房渗出物11只眼(15.5%),IOL偏位6只眼(8.45%),后发障9只眼(12.7%).结论对于尚存完整或部分后囊膜支撑的儿童无晶状体眼,折叠式IOL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云波施玉英钱进
关键词:儿童晶状体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儿童无晶状体眼矫正视力裸眼视力
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和操作难点。方法对9例(18只眼)眼轴长度为18.1~20.5mm和(或)角膜直径为7.5~9.Omm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时间(12~60)月。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均高于术前矫正视力,脱盲率为93.7%,脱残率16.7%。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13只眼(72.2%),瞳孔区渗出膜7只眼(38.9%),人工晶状体偏位3只眼(16.7%)。结论对于合并小眼球和(或)小角膜的先天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但必须注重手术操作技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云波钱进
关键词:白内障儿童小角膜小眼球
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 9例75眼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7眼使用DuoVisc产品(软壳组) ,38眼使用透明质酸钠(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视力、角膜内皮计数和并发症。结果 软壳组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0 . 5在术后1周分别为91. 9%和71. 1%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 ;在术后1月分别为97 .3%和92 . 1%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软壳组与对照组术后1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5 . 3%和14 . 9%。软壳组角膜内皮计数术后1月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对照组角膜内皮计数术后1月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1)。软壳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发生角膜水肿分别为13眼和2 8眼,术后1周无角膜水肿;两组术后第1天房水闪光均高于术前水平,1周内逐渐减轻,两组之间房水闪光无明显性差异(P >0 . 0 5 )。两组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软壳技术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具有保护角膜内皮、提高手术安全性。
云波施玉英钱进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角膜内皮损伤角膜水肿DUO
不同方向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比较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 :比较与评价不同方向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 :将 6 8例 (72只眼 )白内障患者 ,按切口方向位于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或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分为A、B两组 ,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 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 (0 92± 0 38)D和 (1 2 6± 1 0 8)D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A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减少0 14D ,B组增加 0 4 8D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根据术前散光轴位选择切口方向 ,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可减少角膜散光度。
钱进王军康惠娟
关键词:散光
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前房维持方法的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维持正常前房深度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地比较了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维持前房深度的3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对术中操作的影响。其中将通过降低灌注瓶高度解决前房深度的患者分为A组,通过扩大侧切口解决前房深度的患者分为B组,将通过缓解反向瞳孔阻滞来解决前房深度的患者分为C组。结果C组方法较另外2种方法能更安全有效地维持术中正常的前房深度。结论合并糖尿病的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术中解除反向瞳孔阻滞对前房深度的维持非常重要。
董喆王宁利宋旭东钱进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前房深度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3.0 D视觉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三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ReSTOR+4.0D、IQReSTOR+4.0D和IQReSTOR+3.0D的临床效果,评估植入IQReSTOR+3.0D后的视觉功能。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7例(72眼)。方法对以上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IOL植入术,按患者自愿原则,分别植入ReSTOR+4.0D18例(27眼),IQReSTOR+4.0D15例(25眼),IQReSTOR+3.0D14例(20眼)。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的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和离焦曲线。主要指标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裸眼和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离焦曲线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IQReSTOR+3.0D组裸眼中距离LogMAR视力(0.169±0.07)较ReSTOR+4.0D组(0.256±0.08)和IQReSTOR+4.0D组(0.252±0.08)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近距离和远距离视力,三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离焦曲线显示IQReSTOR+3.0D组的近距离视力在-2.0D~-2.5D,相当于眼前40~50cm范围有一高的平台,而ReSTOR+4.0D组和IQReSTOR+4.0D组仅为一个点。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夜间视力模糊、眩光和光晕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衍射多焦人工晶状体+3.0D较+4.0D能够提供更好的中距离视力和一定距离范围近视力。
宋旭东薛文娟钱进康慧娟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多焦点非球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