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少文

作品数:60 被引量:32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5篇乳腺
  • 28篇乳腺癌
  • 28篇腺癌
  • 14篇中医
  • 13篇乳腺炎
  • 13篇腺炎
  • 12篇手术
  • 12篇术后
  • 9篇乳房
  • 8篇细胞
  • 7篇肿瘤
  • 7篇细胞性
  • 7篇浆细胞
  • 7篇浆细胞性
  • 7篇浆细胞性乳腺...
  • 6篇中西医
  • 6篇中西医结合
  • 6篇西医
  • 6篇疗效
  • 6篇化疗

机构

  • 51篇广东省中医院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望奎县中医院

作者

  • 60篇钟少文
  • 12篇王一安
  • 12篇刘鹏熙
  • 12篇林毅
  • 11篇陈前军
  • 8篇刘晓雁
  • 6篇朱华宇
  • 5篇司徒红林
  • 5篇曾岩
  • 5篇赖熙雯
  • 5篇许锐
  • 5篇江慧玲
  • 5篇任黎萍
  • 5篇郝晓东
  • 5篇陈仲强
  • 5篇陈萧霖
  • 5篇陈莹
  • 4篇赖熙文
  • 4篇李幸运
  • 4篇孙杨

传媒

  • 6篇第十届全国中...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肿瘤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新疆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AC与FAC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比较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24例Ⅱb~Ⅲb期乳腺癌患者分为TAC组(63例)和FAC组(61例),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每个周期评价1次毒性反应。结果:原发肿瘤缓解率在TAC组为85.7%(54/63),FAC组为37.7%(23/61),P<0.05。临床完全缓解率在TAC组为7.9%(5/63),FAC组为0,P>0.05。疾病进展在TAC组为0,FAC组为3.3%(2/61),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脱发。TAC组的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及脱发较FAC组严重(P<0.05),并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如手足麻木等)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结论:TAC与FAC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均有较好的缓解率,TAC方案优于FAC方案。TA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高于FAC组,但均在可控制范围之内。
张晓清刘鹏熙任黎萍陈前军钟少文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至少两年以上的随访研究
目的:评价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退变性腰椎侧弯(Aebi Ⅰ型)并接受长节段固定减压融合手术(≥5个椎体)的患者,排除随访时间小于两...
陈萧霖曾岩陈仲强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于淼钟沃权姜宇钟少文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弯减压术截骨术长节段固定临床疗效
基于数据挖掘的林毅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用药规律探析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林毅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M)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林毅教授门诊诊治的GM有效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林毅教授治疗GM的常用药物,分析方剂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68例患者,349首验方,药物使用频次前10的药物依次是桔梗、白术、青皮、王不留行、郁金、蒲公英、皂角刺、穿山甲、漏芦、牡蛎。四气药性最多为温、平,五味药性最多为苦、甘,归经前3位分别是胃、脾、肝经,确定药物之间关联规则,挖掘出6个核心组合和3个新方。结论可概括林毅教授治疗GM经验为谨守病机,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五脏相关,多元调治,肝脾至重,平衡为宗;三因制宜,辨证加减,配伍得当,药贵平和。
谢宛君林毅钟少文司徒红林刘晓雁朱华宇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数据挖掘
男性乳房发育合并肉芽肿性乳腺炎一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前,男性乳房发育患者日渐增多,但合并肉芽肿性乳腺炎者却较为少见,并且临床上肉芽肿性乳腺炎很难与男性浆细胞性乳腺炎及乳腺癌鉴别。现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为男性乳房发育并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因及临床鉴别。
李艳桃许锐钟少文
关键词:乳腺炎男性乳房发育
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4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在行乳腺癌手术的同时,于胸大肌后方Ⅰ期硅胶假体植入行乳房重建术,对围手术期结果、乳房外观评价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10例切除;3例单侧乳腺癌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假体植入术,3例同时行乳房重建术和双乳对称性手术(含1例双乳癌)。术后外观评价均为良,患者满意。所有患者乳头乳晕复合体及皮瓣均无缺血坏死,术后1例伤口感染,1例放疗后包囊挛缩。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10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40例未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2例死亡。所有患者乳房外观及手感满意。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也要看到其缺点,临床医生不要盲目行乳房重建;切缘安全是保留皮肤、乳头和乳晕手术的前提;结合患者意愿、肿瘤临床分期、生物学行为、分子分型作充分评估,要考虑到对侧乳房的对称性问题,来选择适合患者的重建手术。
仉玮吴彦岚田焕杨时鸿钟少文
关键词:硅胶假体
自制矫正器治疗先天性乳头内陷23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自制矫正器矫治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23例,佩戴矫正器时间3~4个月。结果:23例患者拆除矫正器后,经过6个月~2年随访,乳头未见回缩,疗效满意。结论:自制矫正器矫治乳头内陷的方法,是目前矫正乳头内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戴燕钟少文
关键词:乳头内陷矫正器
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的方法及时间。方法总结30例不符合保乳条件的乳腺癌病例,乳房切除术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16例,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乳房再造10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4例。其中即刻乳房再造27例,延期乳房再造3例。结果16例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后外观评价均为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TRAM瓣乳房再造术后发生皮瓣部分坏死2例,腹壁疝1例,术后外观评价7例为良,2例为较好,1例为差。4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术后外观评价为良。结论乳房再造术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忽视一部分,对于有强烈的保乳愿望,而又不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乳房再造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即刻乳房再造优于延迟乳房再造。乳房再造的方法选择要因人而异。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选择性进行即刻乳房再造术。
钟少文刘鹏熙王一安许锐郝晓东郭莉赖熙雯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切除术乳房成形术
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体会被引量:17
2005年
钟少文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中西医结合
四子散外敷配合物理疗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目的:观察四子散外敷配合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36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40例,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及...
钟少文方琛孙杨许锐
关键词: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四子散中医疗法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 ,对 15 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病理分期、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术后时间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影响 ,年龄、医疗保障方式、就业情况及手术类型亦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患者年龄、病理分期、经济状况、医疗保障、术后时间。
钟少文刘晓雁江慧玲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肿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