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传庆

作品数:23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10篇子宫
  • 9篇病理
  • 8篇细胞
  • 8篇宫颈
  • 7篇卵巢
  • 5篇细胞癌
  • 5篇临床病理
  • 5篇免疫
  • 5篇恶性
  • 4篇子宫内膜
  • 4篇组织化学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卵巢肿瘤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病理分析
  • 3篇粘液

机构

  • 23篇江西省妇幼保...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作者

  • 23篇钟传庆
  • 11篇魏宝秀
  • 10篇张佳立
  • 9篇罗兵
  • 8篇李诚信
  • 7篇付秋风
  • 6篇于晓红
  • 6篇郭华伦
  • 6篇孙丽萍
  • 4篇张南
  • 3篇邓克华
  • 2篇杨新民
  • 2篇李汉萍
  • 2篇郭天棋
  • 2篇万建萍
  • 1篇秦赟娜
  • 1篇徐艳兰
  • 1篇舒宽勇
  • 1篇路名芝
  • 1篇丘仑兴

传媒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第四届全国生...
  • 1篇2000全国...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  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增多。病理学特点为大小形态一致的圆形或短梭形小细胞 ,弥漫性浸润间质 ,符合宫颈小细胞癌的病理学诊断 ;2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8例中 ,Ⅰb期 5例 ,Ⅱb期 3例。 7例接受了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 ,1例Ⅱb期患者仅接受了放射治疗。 7例手术病例中 ,3例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 4例患者分别无瘤存活 2、13、16和 2 5个月。 4例死亡患者的生存期分别为 4、5、7和 10个月 ,其中 1例仅为接受放射治疗者 ,1例为宫颈巨大肿瘤者 ,另 2例为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宫颈小细胞癌早期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 ,对早期病例 ,应采用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进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郭天棋李诚信郭华伦邓克华罗兵李汉萍钟传庆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病理学小细胞癌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ECCC)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现 ,并与其它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比较 ,了解其生物学特点。方法 收集ECCC 10例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 (UPSC) 12例 ,子宫内膜样癌 (UEC) 4 4例 ,比较组织学改变 ,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p5 3蛋白、ER、PR的表达。 结果  10例ECCC占子宫内膜癌的 3 14 %。各组平均年龄ECCC6 3 5岁 ,UEC 5 1 7岁 ,UPSC 6 0 0岁。ECCC与UEC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ECCC与UPSC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肿瘤组织学Ⅲ级 ,ECCC占 30 % ,UEC占 17 1% ,UPSC占 10 0 %。ECCC与UEC比较 ,P >0 0 5 ,ECCC与UPSC比较 ,P <0 0 1。 10例ECCC ,5例瘤细胞成分单纯 ,其中 1例含红染的透明小体 ;其余 5例中 2例含少数瘤巨细胞 ,3例伴有UEC成分。未见肿瘤伴同UPSC或EIC(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carcinoma)的组织象。 3例ECCC呈p5 3蛋白表达 ,全部EC CCER染色阴性 ,仅 1例呈PR阳性。 7例随访 5年以上 ,4例生存 ,3例死亡 ,5年生存率为 6 6 6 %。结论 ECCC的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既不同于UPSC也不同于UEC 。
钟传庆魏宝秀张佳立郭华伦张南付秋风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PR癌组织
p53、EGFR和Ki-67抗原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p53、EGFR和Ki-67抗原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2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存档资料作染色观察。结果:p53、EGFR和Ki-67抗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1.9%和71.4%。临床分期Ⅱ~Ⅳ期肿瘤(10/12)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肿瘤(3/9)(P<0.05)、肿瘤癌性成分Ⅱ级的p53阳性表达高于Ⅰ期(P<0.05)。6例在1年内死亡的病例,其中5例p53阳性染色,而5例生存2年以上的肿瘤p53免疫染色全部阴性,两组比较(P<0.05)。肉瘤成分Ⅲ级的EGFR阳性率高于Ⅱ级(P<0.05),除此而外,EGFR和Ki-67的表达和肿瘤分期、预后均无相关性。
钟传庆于晓红张佳立魏宝秀孙丽萍
关键词:子宫肿瘤中胚叶混合瘤P53基因EGFR
卵巢浆液性交界瘤近期讨论的诊断问题被引量:4
2007年
钟传庆路名芝
关键词:卵巢肿瘤腹膜种植微浸润
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2例报告
2001年
杨新民李诚信钟传庆
关键词: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病理
卵巢上皮性肿瘤细胞DNA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作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8例卵巢交界瘤,20例卵巢恶性肿瘤及4例正常卵巢进行DNA含量测定。结果:①交界瘤非整倍体率为16%,恶性肿瘤非整倍体率为100%;②非整倍体交界瘤与恶性肿瘤之间DI值、PI值、S期细胞比率无差异(P>0.05);③DI<1.21是判断交界瘤的客观指标,符合率87.93%;④DI值是唯一影响预后的因素。
潘凌云李诚信钟传庆
关键词:卵巢肿瘤上皮性肿瘤DNA流式细胞术
子宫内膜癌发生分子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的分子学改变。方法:以"子宫内膜癌、分子机制和治疗"为关键词,使用NCBI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2003-2008年发表的文章进行检索,共收集到有关文献169篇,通过查找全文,排除重复研究和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后,最后精选纳入分析的文献22篇。结果:子宫内膜样癌(Ⅰ型)发生过程中,经过4种分子学改变,即PTEN基因沉静、因错配修复基因变化而产生的微卫星不稳定、K-ras及β-catencin基因突变。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癌(Ⅱ型)主要的分子学改变是p53基因突变、HER-2/neu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部分子宫内膜癌处于灰色状态,即它们的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学方面具有Ⅰ和Ⅱ型子宫内膜癌共同的特征。结论:了解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隆玉万建萍钟传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及P53蛋白、ER、PR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宫内膜透明细胞癌(ECCC)临床病理特征及 P53 蛋白和 ER、PR 免疫组化表达。方法:用 S-P 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 ECCC,12例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Upse),44例宫内膜腺癌(EC)的 P5...
钟传庆魏宝秀张佳立郭华伦张南付秋风
文献传递
宫颈癌浸润淋巴细胞和Langerhans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目的:研究宫颈癌浸润淋巴细胞(TiL)、Langerhans细胞(LC)分布及与淋巴细胞活性标记物HLA-DR和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关系。方法:应用CD4,CD8,OKT11,OKT9,HLA-DR和S-100抗体及ABC免疫组化法。结果:CD4,CD8,OKT11阳性细胞随肿瘤发展而增多,并和转铁蛋白受体(TfR)及HLA-DR阳性表达密切关联。LC细胞数目随肿瘤分期增高和TiL密度增加而增多。结论:TiL和LC在宫颈癌中数量增多和活性增高的作用尚不清楚,它可能是宫颈癌局部的免疫反应表现。
钟传庆张佳立于晓红李诚信罗兵
关键词:宫颈癌浸润淋巴细胞LANGERHANS细胞
卵巢粘液性肿瘤凝集素受体组织化学研究
1993年
应用ABC亲和组比技术研究了卵巢粘液性肿瘤的,1种凝集素受体分布。肿瘤和PNA(花生)、SJA(槐)和DBA(双花)结合后,粘液性囊腺瘤仅部分瘤细胞顶部的细胞膜和胞浆均匀着色,而交界性囊腺瘤和腺癌细胞浆内分别可见阳性染色颗粒。肠化型粘液腺瘤的阳性反应率高于颈管型粘液腺瘤(P=0.05)。
钟传庆徐艳兰魏宝秀周元曾晓南高佑芬
关键词:卵巢肿瘤凝集素受体组织化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