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睾丸
  • 2篇睾丸活检
  • 2篇男性不育
  • 2篇膀胱
  • 2篇不育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变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性激素
  • 1篇学成
  • 1篇严重少精子症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摘除
  • 1篇摘除术后
  • 1篇少精
  • 1篇少精子
  • 1篇少精子症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郭德荣
  • 2篇王卫国
  • 1篇詹鸣
  • 1篇刘菲
  • 1篇胡贵祥
  • 1篇李怀富
  • 1篇庞亚彤
  • 1篇何江
  • 1篇杜敬民
  • 1篇鹿占鹏
  • 1篇郑巍
  • 1篇桂西青

传媒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T判定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明显呈地域性分布。结石病的治疗不仅和结石的大小、部位、脆性、有无感染等合并症有关,同时还受到结石成分的影响。例如: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可以口服药物保守治疗,鸟粪石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最好,而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由于硬度较大,适合腔镜下气压弹道碎石。随着ESWL和各种内腔镜的熟练应用和广泛推广以及各种新型溶石排石药物的不断开发,使得开放手术取石已不再作为结石病治疗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预先知道结石的成分,无疑对治疗具有先导性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可靠的辅助检查手段能够很精确的判断体内结石的成分。CT在诊断结石的准确性上比静脉肾盂造影和B超都高,尤其是在判断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上。除此之外,利用CT还可以大致判断体内结石的成分,它不仅能够区分大多数单一成分的结石,还能够判断混合型结石的组成成分。成分不同,结石内部结构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差异。针对不同成分的结石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不仅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治疗效率,还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痛苦。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及率逐年提高,深入挖掘CT的应用就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何江郭德荣
关键词:尿路结石
特发性男性不育DYS1基因微缺失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Y染色体长臂Yq11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的关系以及DYS1基因微缺失患者睾丸病理类型和性激素水平变化。方法病例组:60例临床诊断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的患者;对照组:80例已生育的健康男性。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PCR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睾丸病理学检查采用组织活检、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清性激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结果病例组有8例患者出现DYS1基因微缺失,缺失率为13.33%(8/60),对照组无DYS1基因微缺失,两组DYS1基因的缺失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发病有关联(OR=26.07)。DYS1微缺失的患者睾丸病理均表现不同程度的生精细胞减少,其中3例生精细胞极少;DYS1微缺失的患者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也低于特发性男性不育组总体水平(P<0.05)。结论DYS1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男性不育有关联,DYS1微缺失患者睾丸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生精障碍,血清T水平低下。
王卫国鹿占鹏杜敬民庞亚彤郭德荣
关键词:特发性男性不育睾丸活检性激素
斯帕丰对预防95例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疗效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斯帕丰预防前列腺摘除术后不稳定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在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静脉滴注斯帕丰注射液80mg+生理盐水500ml镇痛,并与同期行定量肌肉注射镇痛(度冷丁75mg+山莨菪碱10mg)的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95例中术后72h内出现不稳定膀胱2例,膀胱冲洗液转清时间12~24h,平均20h;对照组66例中出现不稳定膀胱18例,冲洗液转清时间36~72h,平均52h。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帕丰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预防及治疗不稳定膀胱有较好疗效,可常规使用。
郑巍桂西青詹鸣郭德荣李怀富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摘除术不稳定膀胱
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的睾丸活检病理研究
2003年
王卫国郭德荣胡贵祥
关键词:男性不育无精子症少精子症睾丸活检
膀胱出口梗阻平滑肌细胞分子蛋白变化的研究进展
2006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BPH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膀胱流出道梗阻(BOO),BOO引起膀胱逼尿肌功能的异常。而结构改变是功能变化的基础,本文对膀胱出口梗阻平滑肌细胞分子蛋白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理解膀胱功能变化的分子结构基础。
刘菲郭德荣
关键词:膀胱颈梗阻蛋白质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